課題: 身體的防禦機制
1. 特異性與非特異性防禦機制之間有甚麼關係?
2. 第一道防線的目的是甚麼? 使用這方式有甚麼優點及限制。
3. 為何病原體會經眼睛表面、鼻孔、口腔等進入人體,而一般來說無法經皮膚進入?
4. 皮膚是身體第一道防線,但皮膚由死細胞組成,對微生物來說仍是食物,那皮膚有甚麼特性可減少微生物滋生?
5. 基本上,皮膚可阻隔病毒入侵及滋生。為甚麼?
6. 如微生物於皮膚表面滋生的話,試估計對人體有甚麼影響? 有甚麼病原體例子?
7. 呼吸道內壁會分泌黏液阻隔病原體,那為何這過程不屬於化學屏障?
8. 某些人體內缺乏足夠血小板,試估計對這人的影響。日常生活中這些人應注意甚麼事情?
9. 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但同時會吞噬病原體的毒素,試估計對吞噬細胞的影響。
10. 傷口發炎,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試加以評論。
11. 發炎時傷口會出現以下徴狀,試加以解釋其成因:
(1) 變紅
(2) 發熱
(3) 產生痛楚
(4) 腫脹
12. 傷口發炎時,你覺得應採用熱敷抑或冷敷? 試加以解釋。
13. 完整的皮膚(即沒有傷口),可阻隔病原體入侵。表皮是死細胞,病毒必須寄生於活細胞上,但有些微生物是腐生的,那表皮如何阻隔?
14. 比較B淋巴細胞與T淋巴細胞。
15. 淋巴細胞是如何到達有病原體的位置的?
16. 比較自體抗原與外來抗原。
17. 如我們的身體錯誤把自體抗原當作外來抗原,會發生甚麼問題?
18. 為甚麼身體的淋巴細胞不會對自體抗原起反應?
19. 懷孕中母親體內胎兒應屬外來個體,試估計為何母親的免疫反應不會作出反應?
20. 比較抗原及抗體。
21. 為甚麼抗原一般是大型的蛋白質分子? 而不是糖或脂質等分子?
22. 記憶細胞其實不是記認病原體,你同意嗎? 試加以解釋。
23. 為何免疫反應不一定每次皆能對付相同的病原體(例如感冒病毒)?
24. 病毒真正能影響人體的是內含的遺傳物質,有人建議使用清潔劑破壞病毒內的遺傳物質。試評論這做法?
25. 抗體呈Y形,你覺得這個形狀跟直線形比較,有甚麼優點?
26. 抗體如何對付病原體的機制,大概同學也可自行猜估到的。有甚麼策略?
27. 為何處身相同環境,有人感染疾病,有人又不會。試加以解釋。
28. 抗體的體積遠較病原體細小,那如何對付病原體?
29. 為何接受器官移植後,身體會排斥? 醫生可如何處理這一現象?
30. 理論上,可如何改良外來的器官,使身體不會對外來器官產生排斥現象?
31. 愛滋病病毒會侵襲人體的T輔助淋巴細胞。試說明這會如何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機制。
32. 愛滋病病毒殺死T輔助淋巴細胞,那人體還有沒有可能引發免疫反應對抗病毒?試加以解釋。
33. 接種牛痘疫苗可預防天花。試說明其運作原理。
34. 人工主動免疫與人工被動免疫分別有甚麼優點及其限制。
35. 如某人患冠狀病毒引致的疾病,理論上,痊癒的人體內必定含有相應的抗體。那為何不使用痊癒的人的血清注射入病人體內,用作治療方法?
36. 疫苗可以注射、口服或噴霧方式進入人體。試比較這幾種方式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