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見錯誤
1. 紅血細胞呈雙凹圓盤狀,從而容納更多血紅蛋白,以攜載更多氧。
答: 非
解: 紅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才呈雙凹圓盤狀,但既然是凹了,也沒有增加多少空間容納更多血紅蛋白。但呈雙凹圓盤狀,紅血細胞的表面積會增加,氣體進出紅血細胞的擴散速率也會增加,因此才能攜帶更多氧。
2. 動脈的管壁較厚,並必然運送含氧血及沒有瓣膜。
答: 非
解: 動脈的管壁較厚是一定的。但卻不一定運送含氧血及沒有瓣膜。肺動脈及臍動動含缺氧血。肺動脈及大動脈的底部有瓣膜,以免當心室舒張時血壓下降至較肺動脈低時血液會回流至心室內。
3. 大動脈壁的肌肉收縮把血液往前推。
答: 非
解: 也是最常見誤解。於動脈內把血液往前推靠的是心臟的泵壓及動脈彈性組織的回衝,而不是動脈壁的肌肉收縮。動脈壁的肌肉收縮或舒張可調節動脈的管腔大小,從而控制血流的多少。留意,由於人體於一定時間內的血液總量是固定的,因此通往某些器官的動脈收縮的話,血液流至這器官的量便會減少,但流至其他器官的血量便會增加的。
4. 靜脈血壓較低的唯一原因,是靜脈中的血液並不直接受心的泵壓運動所影響。
答: 非
解: 靜脈的血液仍是直接受心泵壓影響的,正是因為距離最遠,因此泵壓產生的力也減弱許多,導致靜脈的血壓是最低的。但留意,血壓最低不代表靜脈內的血液速度也最慢,血液流動速率受多個因素影響,其中可能最影響的是靜脈附近的骨骼肌收縮,擠壓靜脈,使靜脈內的血液流速加快。
5. 靜脈的血壓最低,因此血流速率也最慢。
答: 非
解: 靜脈的血液仍是直接受心泵壓影響的,正是因為距離最遠,因此泵壓產生的力也減弱許多,導致靜脈的血壓是最低的。但留意,血壓最低不代表靜脈內的血液速度也最慢,血液流動速率受多個因素影響,其中可能最影響的是靜脈附近的骨骼肌收縮,擠壓靜脈,使靜脈內的血液流速加快。
6. 當左心室收縮時,半月瓣及二尖瓣會同時開啟。
答: 非
解: 左心室收縮時,血液會流向大動脈底部的半月瓣及左心房的二尖瓣位置。但正常而言,半月瓣會因此而開啟,使血液流出左心室至大動脈。但二尖瓣則會關閉,防止血液倒流回左心房。
7. 心腱索控制心瓣膜的開合。
答: 非
解: 心腱索祇是拉緊二尖瓣及三尖瓣,功能像雨傘的傘骨,防止二尖瓣及三尖瓣向外翻而已。正常來說,血液的方向會使瓣膜自然地開合的。
8. 左心室的厚壁有助承受較高血壓,以便把血液輸送至身體各部分。
答: 非
解: 左心室的厚壁屬肌肉,較厚的肌肉可產生較大的力,使血液能輸送至身體各部分。留意,右心室的壁較薄,即是肌肉較少,右心室壁產生的力祇需要把血液輸送至附近的肺部而已,不需要這麼強力,太強力的話,反而會血液流速太快,減低氣體交換的效率。
9. 心的泵壓運動有助淋巴微管內的液體流動。
答: 非
解: 心的泵壓產生的力並不能達至淋巴管內,淋巴管內的淋巴流動主要依靠的機制跟靜脈內血液流動是一樣的。靠的是附近骨骼肌的收縮及內裡的瓣膜。
10. 淋巴不含白血細胞,因為白血細胞體積太大,無法穿過微血管壁。
答: 非
解: 淋巴是位於淋巴管內的液體的名稱。淋巴是含有白血細胞的。白血細胞有多種,淋巴細胞體積太大,無法穿過微血管壁; 吞噬細胞體積較淋巴細胞更大,但吞噬細胞可變形,可穿過微血管壁的小孔擠出至組織液,然後以相同方式進入淋巴管。
11. 血壓導致組織液積聚,迫使組織液返回微血管。
答: 非
解: 血壓會導致組織液形成,因為血液離開微血管依靠的主要是流體靜壓。但組織液回流返回微血管則無法依靠流體靜壓(因已沒有了),靠的是主要是滲透作用。組織液積聚的話,主要的原因是滲透的速率減弱了,例如血漿蛋白濃度太低(嚴重缺乏蛋白質的話),便會出現組織液積聚,出現水腫現象。
12. 擴散促使淋巴的形成。
答: 非
解: 淋巴是位於淋巴管內液體的名稱。淋巴的成份跟組織液幾乎是一樣的,因為組織液進入淋巴微管後便稱為淋巴了。淋巴的形成跟組織液回流微血管的方法是差不多,主要依靠的是滲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