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24) 非傳染病和疾病的預防
1. 香港人的致死疾病前三位是惡性腫瘤、肺炎及心臟病,而全球則是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呼吸道疾病。估計是甚麼原因產生這差異?
2. 甚麼因素會影響某個地區的致死原因前三位? 試列出兩個因素並各舉出相應的疾病類別。
3. 年紀大時,腫瘤在體內很常見。但腫瘤不一定會致死,試估計甚麼情況下腫瘤會危害身體?
4. 癌細胞祇是一些不受控制地不斷進行分裂的細胞,那為何會影響人體健康?
5. 癌症不一定是絶症。那甚麼情況下可治療好癌症? 試舉一例子說明。
6. 全身的細胞本來便不斷更新,但正常來說不會過量分裂(雖然機制不明),但有時難免出錯。試根據這資料,估計最易出現癌症的細胞是甚麼? 最不易的又是甚麼? 為甚麼?
7. 子宮頸癌不是主要致死的癌病,但卻可能是宣傳最多,教育人要預防的癌病。為甚麼?
8. 任何資源也是有限的。你覺得政府應把資源投放在甚麼疾病的預防及治療上。試說明你的選擇。
9. 使用傳統的方法治療癌症,皆有一些限制。試分別說明其限制。並根據這些資料,估計醫生於甚麼情況下會停止進行治療?
10. 即使是末期癌症階段,也有人可以奇蹟痊癒。試估計其原因。
11. 標靶治療的原理是甚麼? 為其麼副作用較少?
12. 吸煙會致癌,主要是甚麼位置的癌症,這些位置有甚麼共同點?
13. 家族有患某一種癌病的歷史,但不代表個人一定會發生。試舉出一些後天可改變的例子。
14. 試說明冠心病發病的致死原因。基於這原因,試提出一些預防冠心病發的方法。
15. 平時健康的人,試估計運動期間心臟猝死的原因。根據這原因,提出一些預防心臟猝死的方法。
16. 糖尿病會導致以下徴狀,試說明其原因:
(1) 體重下降
(2) 尿液內含有葡萄糖
(3) 尿頻
17. 患糖尿病的人,運動時有機會出現血糖過低的情況。試加以說明。
18. 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患者,體內仍可產生胰島素。那為何有時仍以注射胰島素來降低血糖水平。
19. 糖尿病的病情可控制。試提出其中三項方法,並加以說明。
20. 根據已知的認識,運動為何能減低患心臟病及糖尿病的機會?
21. 運動其實不一定能促進健康。試舉出兩個例子,說明運動可能使身體更差的例子。
22. 轉食蛋白質,是其中一個控制血糖的方法。試說明其背後原理,並估計可能有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