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常見錯誤
1. 細胞的DNA含量於間期沒有變化。
答: 非
解: DNA的複製是於間期進行的,準確說法是,DNA複製於間期尾因此間期時DNA的含量會有變化。
2. 細胞於間期時,不會合成蛋白質和形成新的細胞器。
答: 非
解: 剛剛相反,新的細胞器是於間期時進行的。細胞分裂階段,祇進行核分裂及胞質分裂。新細胞形成後,子細胞內,除了細胞核的數量跟母細胞一樣之外,其他細胞器的數量都較母細胞,要於間期時重新形成才回復原來數量。
3. 核膜在間期時分解。
答: 非
解: 純定義。核膜開始分解時的階段稱為前期。間期時DNA複制,並開始變成染色體。
4. 只有當細胞處於有絲分裂的後期時,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才會分離。
答: 非
解: 純定義,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於中期時便開始分離,於後期時差不多已移至兩極位置。於末期時已形成新的細胞核。
5. 三倍體西瓜沒有產生果核的原因,是其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
答: 非
解: 有絲分裂時所有染色體也排列在赤道位置,因此無論是單倍體、雙倍體或三倍體的細胞也可有效進行有絲分裂的。但於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會配對於赤道位置,如是三倍體的話,同源染色體的三個成員便無法平均地分配給兩個子細胞,因此無法有效進行減數分裂,也就無法形成果核。
6. 在前期II,姊妹染色單體進行配對。
答: 非
解: 既然說的是前期II,進行的便是減數細胞分裂。於減數細胞分裂中,進行配對的是同源染色體兩個成員,而不是姊妹染色單體,而且是在前期I發生的。姊妹染色單體指的是一條已複製DNA的染色體的兩個成員。
7. 染色體複製於間期時發生。
答: 非
解: 染色體由DNA及蛋白質而成,已纏繞成很粗可見的模樣,因此不可能是染色體複製。複製的是DNA,於間期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