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常見錯誤
1. 運動神經元必須與中間神經元連接,並接收來自中間神經元的神經脈衝。
答: 非
解: 不一定。運動神經元可與感覺神經元直接連接,而不需要中間神經元的。退避反射涉及的反射弧便是一個例子。不過,絶大多數運動神經元皆與中間神經元連接的。
2. 大腦皮層的皺縮增加腦部的表面積,藉以促進物質交換或提升神經脈衝的傳遞速度。
答: 非
解: 大腦皮層的皺縮會增加腦部皮層的表面積,但好處是可容納更多神經元,而不是促進物質交換。
3. 呼吸運動只由延腦控制。
答: 非
解: 日常經驗也可知,呼吸運動可主動控制,既然可主動控制,即是由大腦控制。延腦負責呼吸、心跳等反射動作。但呼吸運動同時也受大腦影響,不過如兩者有衝突的話,延腦最終會取得決定權,因此人不能夠主動閉氣而最終斷氣的。
4. 瞳孔於強光下收縮並不屬於反射動作。
答: 非
解: 這屬於反射動作,是自動進行的。不過亦留意,收縮這詞一般祇用於肌肉,瞳孔應說縮小,而不是收縮。
5. 瞳孔反射的效應器是瞳孔。
答: 非
解: 瞳孔祇是一個孔洞,不可能是效應器。一般而言,效應器是腺體或肌肉,影響瞳孔大小的是虹膜,虹膜由肌肉組成。
6. 胰並非效應器,因為它不參與任何反射動作。
答: 非
解: 胰是效應器,但也是協調器。血糖過低或過高,會被胰探測到,胰然後釋出胰島素或高血糖素調節血糖水平。血糖調節可視為體內的反射動作。
7. 所有隨意動作的神經途徑都涉及感受器和感覺神經元。
答: 非
解: 隨意動作的定義是涉及大腦的動作,涉及大腦的動作便不一定涉及感受器。所有反射動作的神經途徑才一定涉及感受器和感覺神經元。
8. 退避反射較隨意動作快。
答: 非
解: 應是反射動作較隨意動作快,而不是退避反射,不適當的比較。
9. 一個人是有意識地進行隨意動作,但對反射動作無意識。
答: 非
解: 反射動作不一定無意識,祇是作出反應不涉及大腦而已。例如退避反射,人還是知道的,祇是無法控制。部份反射動作則是無意識的,例如瞳孔的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