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於DSE獲取理想的成績(起碼4級吧),必須完成及熟悉所有DSE的題目。所謂完成及熟悉所有DSE題目,指的應是於應考校內模擬試前(或最遲考DSE前)完成所有DSE題目。
留意,所謂熟悉,要能做到隨時考核任何一屆的題目,皆能準確作答起碼90%以上的分數才算。剩餘的10%分數是假設同學不小心答錯,而不是不懂作答。
不要看輕以上練習所花的時間,以每份卷需要3小時30分鐘計算,每周做一份卷1A或1B或卷II的話,即使由中五暑假七月中開始到應考校內模擬試的日子,大概也祇有約24周,根本不足以完成11年的題目的。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同學未及於應考DSE前完成及熟悉所有題目的。一般來說有以下原因:
(1) 覺得未温習好所有課題,因此覺得做DSE試題的成績也很差,不做也罷。
(2) 不想浪費DSE的試題,認為應留待最後做才可以準確估算自己的成績。
針對以上兩點,有以下說明:
任何學生皆不可能於温習好才做練習的! 事實上,我們便是靠做練習來知道自己不熟的學習範圍,然後針對性地温習。任何的學科學習皆有一些相對重要的內容的,單憑温習教科書或參考書,同學根本便掌握不到甚麼是重點的考核內容。祇有使用真正DSE的歷屆試題才能清楚較常考核的內容。
學生要清楚,做DSE歷屆試題的目的是甚麼? 是:
(1) 掌握大概的學習重點。(所以即使未温習完成也應開始做DSE卷)
(2) 掌握考生一般常犯的錯誤。(這些常見的錯誤是會不斷重複考核的)
(3) 習慣跨課題來思考題目的答案。(尤其是應用題,許多學生作答了一些根本不在課程範圍內的所謂答案)
以上三個目的,皆不可能祇透過温習各課題而達到的!
留意,做DSE卷的目的不是用來估算自己的成績的,單憑一兩年的成績,根本便不可能準確。要估算成績,問問任教的老師便可以了。反而,如已熟悉所有歷屆題目的話,幾可肯定,已起碼取4級或以上了。好好地花時間掌握所有題目的答案還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