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細胞膜的成分,跟物質進出細胞膜有甚麼關係?
2. 細胞膜是否必須要由脂溶性分子(或非水溶性)組成? 試加以解釋。
3. 病毒表面最外層由蛋白質組成,這些蛋白質是否水溶性的?
4. 你認為為甚麼細胞膜由雙層磷脂分子組成,而不是單層?
5. 人體的骨骼主要由磷及鈣元素組成,但一般來說我們祇提及進食時要注意吸收鈣質,而沒提及磷,為甚麼?
6. 實際上,現代人的飲食有可能缺乏磷質的。試估計可能出現的原因。
7. 磷脂分子之間並沒有緊密連接,這特性有甚麼重要性?
8. 流動鑲嵌模型中,「流動」指的是甚麼? 「鑲嵌」指的又是甚麼?
9. 磷脂跟甘油三脂於構造上及特性上有甚麼分別?
10.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多少種功能?
11. 細胞膜上負責運送物質進出的蛋白質是哪些?
12. 通道蛋白跟載體蛋白於運送物質進出細胞膜的分子及特性,有甚麼差異?
13. 甚麼性質的物質可輕易穿越磷脂分子層?
14. 脂溶性(或非極性)抑或水溶性(或極性)分子,較易進出細胞膜?試加以解釋。
15. 試舉例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有甚麼功能?
16. 試舉例細胞膜上的抗原蛋白,有甚麼功能?
17. 細胞膜的構造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很大關係。試舉出其中兩項關係。
18. 溫度如何影響細胞膜的透性?
19. 有機溶劑如何影響細胞膜的透性?
20. 酒精可殺菌,背後的原理是甚麼?
21. 但同時,與細菌比較,酒精更影響人體細胞。試加以解釋。
22. 紅菜頭(甜菜根)的細胞內含有紅色的色素。加熱時,紅色的色素會釋出至周圍的溶液中。試加以解釋。
23. 物質穿越細胞膜的過程,基本上有4種方式。哪些需要消耗能量的?
24. 擴散跟滲透,有甚麼關係?
25. 滲透作用可否於細胞外進行?
26. 溫度如何影響擴散速率? 試加以解釋。
27. 如垂直於置一透析管,管內是糖溶液,管外是蒸餾水。經過一段時間後,水分會否仍會不斷進入透析管內? 為甚麼?
28. 根據滲透的原理,試估計為甚麼蜜糖不容易變壞(即滋生大量微生物)。
29. 但實際上,曝露於空氣一段時間後,蜜糖表面仍會滋生微生物的。為甚麼?
30. 地球上有些環境,食物不容易腐敗。是甚麼環境? 為甚麼?
31. 甚麼分子祇藉擴散作用進出人體的細胞? 為何不需要藉借助主動轉運?
32. 落大雨後,水浸農田,大部分蔬菜會死亡。試估計其原因。(留意,不是因為水多)
33. 有些本來是陸生的植物,用泥土種植的,但都可以改成水栽。但需要特別加入甚麼於水中才能成功?
34. 用鹽來保存食物的背後原理是甚麼?
35. 主動轉運,是否一定要活細胞才能進行? 試加以解釋。
36. 施加人工肥料時,濃度太高及濃度太低都是不適宜的。試加以解釋。
37. 進食時如同時飲用大量水分,吸收營養的速率會有甚麼影響? 試加以解釋。
38. 飲用中藥時,添加太少或太多水分都是不適宜的。試加以解釋。
39. 身體吸收葡萄糖時,除了利用擴散作用之外,亦會消耗能量,進行主動轉運吸收,這樣做有甚麼好處?
40. 於紅樹木的沼澤環境,海水的鹽份濃度遠較植物根部細胞高,絶大部分植物皆無法生存。試加以解釋。
41. 但有些植物,仍然能生存於沼澤環境。試估計是如何做到的?
42. 糖尿病患者,血液內的血糖水平遠高於正常人,這狀況對患者身體有甚麼影響?
43. 如把馬鈴薯煮熟後,滲透作用會停止。但通道蛋白本來不是可讓水分自由進出的嗎? 試加以解釋熟馬鈴薯無法再讓水分進出細胞膜的原因。
44. 正常來說,人體血液內的水勢不會有太多變化。如有較大變化的話,試估計對紅血細胞的影響。
45. 細胞內水勢變化,同時亦會影響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速率。試加以解釋。
46. 人體的呼吸作用的過程,大部分發生於被膜包圍的線粒體內進行。試估計這樣做有甚麼好處?
47. 於植物細胞內,液泡的其中一個功能是用以調節細胞質的水勢。試估計是如何做到的? 這樣做又有甚麼好處?
48. 如細胞外水勢太高的話,例如置身淡水中,變形蟲是單細胞生物,無法避免水分不斷進入細胞內。試估計淡水的變形蟲如何解決這問題?
49. 置於於淡水的藻類或植物細胞,卻沒有變形蟲面對的問題。為甚麼?
50. 植物根部吸收礦物質,是否一定要藉主動轉運? 試加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