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描述
不同科目都有一些專科要求的描述方式,DSE生物科也不例外。有些描述方式於日常使用時,或於其他科目答題時可能會接受,但於DSE生物科則不接受。
留意,即使是生物科,不同時候的評分準則也有一些不同,有時會寬鬆些,可接受不夠準確的答法,但有時則很緊。因此,學習時應以最高準則的答法記誦。
以下的皆屬於不夠準確的描述的例子,於DSE時一般不會給予分數! 試試修改以下以下的寫法。
1. 染色體複製。
2. 花粉粒是配子。
3. 遇強光時,瞳孔會收縮。
4. 細胞會進行有絲分裂,產生2個子細胞。
5. 鹽水會由濃度較低的位置滲透向濃度較高的位置。
更多的例子,請按此參考。
建議答法:
1. 染色體複製。
應是: DNA複製。
解: 染色體是DNA與蛋白質不斷纏繞後形成的可見構造,不可能於染色體階段才進行複製的。DNA複製於間期進行,有絲分裂開始時,已形成染色體。
2. 花粉粒是配子。
應是: 花粉粒是配子的載體,而不是配子。
解: 配子指的是會互相相遇進行受精子的構造,例如精子會游向卵子位置,並與卵子結合,因此精子及卵子皆是配子。但花粉粒並不會移向子房內的胚珠位置,而是落於柱頭上時,發育出花粉管,內含雄配子,沿著花柱延伸至子房位置,把雄配子傳送至子房內,與胚珠結合。
3. 遇強光時,瞳孔會收縮(contract)。
應是: 遇強光時,瞳孔會縮小(constrict)。
解: 於生物科,對「收縮」這詞彙有嚴格的使用場境,「收縮」這詞彙祇應用於肌肉,祇有肌肉才可收縮。瞳孔縮小,依靠的是虹膜環狀肌收縮。但瞳孔祇是一個孔,不可以使用「收縮」。
4. 細胞會進行有絲分裂,產生2個子細胞。
應是: 細胞會進行細胞有絲分裂,產生2個子細胞。
解: 產生子細胞,其實涉及3個過程,分別是間期(主要進行DNA複製)、有絲分裂(形成2個核)及胞質分裂(分開兩個核,最終形成2個子細胞)。有絲分裂(mitosis)祗是其中一個階段。因為有些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後,未必會繼續進行胞質分裂(例如肌肉細胞),最終一個細胞內有多個細胞核。
5. 鹽水會由濃度較低的位置滲透向濃度較高的位置。
應是: 水會由濃度較低的位置滲透向濃度較高的位置。
或 水會由水勢較高的位置向水勢較低的位置產生淨流動。
解: 日常生活使用時,許多時會說溶液由一方滲透至另一方,因為日常的物品,一般並不能祇容許水分子進出。但在生物科,滲透指的祇是水(一定是水)出入細胞膜的過程,而不會指溶於水的其他物質。因為水出入細胞膜是透過特殊的通道蛋白的,其他溶於水的物質一般無法透過這種通道蛋白進出細胞膜,而是透過其他載體蛋白的。而滲透亦一定是指淨流動,因為無論兩邊水勢是否相同,水分子其實仍然會出出入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