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類題目,同學最常犯的錯誤是背誦課本,而不是根據考題提供的圖作答。
因此,如題目有相關附圖的話,作答時宜注意以下各項
1. 小心使用顏色及大小等描述,因許多時圖中並無法顯示這兩項特徴。
2. 不要列出一些內部構造或生理特徵。
3. 不要用「表面積大」這些字眼,這不是直接可觀察的特徵,應用「凹凸不平」或「多皺褶」取代。
特別一提以下功能: 進行物質交換
這個功能於生物體內多個不同位置也存在,例如:
(1)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2) 消化道內的吸收作用(雖然沒有交換)
(3) 腎元內腎小球過濾液的形成(也沒有交換)
(4) 胎盤內母體與胎兒的物質交換
(5) 植物於根部吸水(沒有交換)
(6) ………
以上過程皆涉及物質要由一方流至另一方,基本的條件也是差不多的。包括:
1. 薄
2. 有水膜
3. 有不同方式令表面積增加(構造名稱不同,但作用一樣)
4. 有豐富運輸媒介(血液)
5. 有可能有額外動力促使速率增加(例如有較多線粒體、壓力較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