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生物科考卷內祗有約3成的題目是依靠直接背誦知識的。有約3至4成題目是需要根據已知知識推論出來的。
當然,由於有些本來是靠推論而來的內容,由於出現的頻率較高(例如比較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許多教科書內已有建議答案。但仍有許多應用題是無法一一列於教科書內,因此同學需要鍛練如何應用已知知識回答相關的問題。
要回答這類進階的推論題目,必須先清楚這些題目究竟是關於哪一課題、哪一學習內容的,如無法知悉的話,幾乎肯定會作答錯誤。
例如,要回答以下這題目: 為何即使不密封,蜜糖表面不易於短時間內滋生微生物?
這課題涉及以下2項知識:
1. 微生物滋生一般需要甚麼條件? 是水及合適溫度。
2. 水勢的認識。
蜜糖內的糖濃度非常高,水勢會很低,較微生物細胞內更低,因此即使微生物落在蜜糖表面,也因細胞內水勢相對高而向外流失水分,導致微生物無法生長。(但留意,即使失水,微生物也不易死亡,祇是不會生長而已)。
當然,以上題目涉及起碼兩個學習範疇,其他日常的應用題也一樣可能涉及不同的課題,這類題目的難度相對較高,DSE考卷內不會有許多這類的題目(否則許多學生便祇能取得很低的分數),大部分題目都是涉及一個或兩個課題的。
因此,這部分按不同課題列出相關的進階問題,同學回答時便可較易找出相關的學習內容。不過,要有效地回答這類問題,先熟悉這些課題的學習目標及基本的認知才成。
這部分的問題刻意不列出建議答案,避免同學把這些問題的建議答案也背誦下來。請記住,同學要掌握的不是這些問題的建議答案,而是掌握如何找尋這些題目答案背後所需的能力。如能知道這些題目關於哪一學習內容的話,可以肯定,同學的答案已基本上是正確的。如真的不確定,可向同學或老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