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一)

"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一)

(減緩武漢病毒疫情的攀升)


"印光大師"開示:


甚矣,

世人"習為殘忍",

事事

"殺生為禮",

"不知其非"也。


一切衆生,

與"我"

同生於天地之間,

同賦"血肉之身",

同稟"知覺之性",

同知"趨吉避凶",

同知"貪生怕死"。


*********************

而況

佛經常言,

一切衆生,

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皆於

無量劫來,

彼此"互為"

父母兄弟妻子眷屬。

*********************


何得

"我欲"

報恩報德,祈福祈壽,

祭天地神祇,

以及

祖宗昭穆,

奉養父母,

宴會賓朋,

或為

悅我口腹,資我身體,

一一悉以

"殺諸物命",

以期

攄我之誠,悅我之心,

(攄:表示之意)


******************

不念

彼等"受諸極苦",

負"宿世"

互為親屬之大恩也。

******************


天地

"好生為德",

儒者

"胞與為懷",


何竟不生

惻隱"愛物"之仁心,

以致習成

弱肉強食之"暴行"耶。

(接續二)


南無阿彌陀佛!

"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二)

(減緩武漢病毒疫情的攀升)


"印光大師"開示:


"愛物"者方能仁民,

"仁民"者必須愛物,

倘於

"異類之物",

尚不忍戕,

決不致

反忍戕乎

同類之人民。


若以

"戕物"為故常,

必至

殺人盈城盈野,

不唯不生憐憫,

反以為

悅樂快意,

良以

"殺習一長",

"仁心便喪"矣。


至於

祭天地聖人,

豈無

黍稷蔬果,以將其誠,

何得

特取於"殺物命"乎。


吾人

生於天地之間,

"受其覆載",

固宜

"積德行仁",

以補

天地化育之"缺"。


若論報恩,

粉身碎骨,

不能報其萬一,


***************

"腥臊臭穢"

之牛羊豬等"肉",

便能報乎。

***************


天帝天人,清淨香潔,

豈復

歆饗此

"汙濁臭穢"之氣味乎。


殆以

"己貪圖口腹之心",

測度天地之心,

又以

水陸神祇"待天地",

"誣衊瀆汙"

於天地也甚矣。


聖人

以"仁民愛物"為懷,

豈願由"汙衊自己",

令"數萬生靈",

"同登死地"乎。

(接續三)


南無阿彌陀佛!

"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三)

(減緩武漢病毒疫情的攀升)


"印光大師"開示:


若夫

祭祀祖宗,

固宜

以黍稷蔬果致敬,

"何可特殺",

買之屠者乎。


古人祭先,

尚求

仁者之粟,

今為盡我

"追遠之誠",

"令彼物類",

悉受

"殺身臠割之慘"。

(切成一塊一塊的肉)


不但

失吾"惻隱之仁",

亦復

大失"敬祖之道",

以殺為敬,是為大逆。


況祖宗

既非

斷惑證真之聖人,

當必

輪迴於六道三途,

不為作福,令其超昇,

已失

為人後者之道,


*****************

何可

"恣意殺生",

以作

"落井下石"之事乎。

*****************


至於

奉養父母,

"蔬食"豈無甘旨之味,

必須肉食,

以陷

吾親於

生生世世"被殺",

以償受

吾孝養之"怨債"乎。


使不知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之事理,尚有可原(推本考原)。


"人畜循環,報應昭著",

"事迹"散於

二十四史,及諸載籍,


********************

猶復

"固執陋習,不肯改革",

必期於

吾與吾親,同受此報,

其人謂

非"喪心病狂",

"砒霜鴆毒"奉親,

期享長壽安樂乎,

"哀哉"。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等事迹,諸史中甚多。


略知大概,

當看

"欲海回狂",

第四十三四五三頁,

形滅神存類之六問答,

自可略知。

(接續四)


南無阿彌陀佛!

"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四)

(減緩武漢病毒疫情的攀升)


"印光大師"開示:


所云

宴會賓朋,

原為

暢敘衷懷,疏通情素,

何可

"殺生慘事",

"佐此清筵"乎。


*****************

"彼物"

與吾及吾友,

非有"殺父之怨",

何得

"以彼之肉",

"列我之筵",

以作

"賓客歡娛"之助乎。

*****************


一思其

"前後因果",

縱食

"不能下咽"矣。


世人

娶妻生子,

原為

繼續祖脈,

是為最吉祥事,

若用"肉食",

"凶"孰甚焉。


我欲

夫妻偕老,子孫蕃衍,

"令彼物類",

受"離羣之悲",

受"刀砧之慘",

清夜自思,安乎否耶。


人每遇

祝壽娶妻生子等吉事,

或無意中,

談及死喪等字,

主人便不歡悅,

設有

破壞器具等事,

便謂不祥。


"殺諸生命",

臠割烹炮,以至嚼食,

反以為樂、為禮、為吉慶,

"誠何心哉",

習慣而弗思耳。

(弗:作"不"解)

(亦作以習慣而不知其非耳)


若論自奉,

"更不宜殺",

當思

吾生世間,

有何功德,及於民物,

有何福澤,及於祖宗父母。


今承

祖宗父母之蔭,席豐履厚,

不極力為善,

以崇

吾祖宗父母之福。


而復

恣意"殺生食肉",

豈但不利於己,

亦將

累及祖宗父母矣。


"肉皆含毒",

殺時"恨心"所結,


*******************

食肉之人,多生瘡病,

瘟疫流行,每多傳染,

吃素之人,絕少此患。

*******************


凡欲

解脫"怨業",

攝衛身體者,

不可不知也。

(接續五)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