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大悲心願(三)

印光大師的

"大悲心願"

(八)

''心經'',

發揮三世諸佛

所證之"菩提涅槃",

一切衆生

本具之"真如佛性",

十方如來"度生之要道",

凡百行人"作佛之良謨"。


文簡而義豐,詞約而理著。

普令上中下根,

同得一超直入如來地,

於諸經中,最為第一。


雖只二百六十字,

而六百卷

大般若甚深義理,

包括罄盡。


良以

如來智慧,自在無礙,

隨彼當機,廣略適宜。


廣之,則罄海墨而莫盡,

略之,則覓一字而叵得,

令彼聞者,各得實益。


*******************

末世衆生,根機陋劣,

常持此經,依之修習,

自可空五蘊,

而證

諸法實相,

離顛倒

而得究竟涅槃。

*******************


*******************

所願見聞受持者,

同以甚深觀智,

照見蘊空,

親證

此不生不滅之心體,

度一切苦厄。

*******************


*******************

心之本體,如太虛空,

無相無形,非空非有,

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居生死而不垢,

證涅槃而不淨。

生相尚無,滅從何有。

能悟此理,堪名佛子。

*******************

雖然,談何容易,

汝且

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迨至華開見佛,

證無生忍時,

始為

分證此

"不生不滅之心體"。


從兹進修,

直至

三惑淨盡,二死永亡,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時,

方為

究竟證此

"不生不滅之心體"。


(文鈔續/四O五頁)


(九)

"華嚴"妙典,

理事圓融,

理由事顯,事因理成,

理事各臻其極,

圓證"毗盧法身"。


以故

如來初成正覺,

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如來自證法門"諸因果法"。


*********************

因果,即事。

如來自證之法,

即一真法界,

寂照圓融,不生不滅,

非有非空之真如佛性也。

*********************


此之佛性,

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佛以究竟證故,

常享

常、樂、我、淨、

之"法樂"。


衆生以徹底迷故,

恆受生死輪迴之"妄苦"。


(文鈔續編/403頁)


衆生之心,與佛無二。

其不能作佛,常作衆生者,

以其自無慧力,不能覺悟,

又無

善知識為之開導。


*******************

由是

以本具佛性之妙心,

作起惑造業之根本。

致令

長劫輪迴,了無出期,

可不哀哉。

*******************


故我世尊,

初成正覺,升忉利天,

為母說法。

欲令

一切衆生,

悉皆圖報父母之恩,

特為

表彰地藏菩薩

往劫因救母故,

廣發菩提之誓願,

以做

未來衆生

"得出苦海"之舟航。


(文鈔續編/407頁)


一切衆生,

具有佛性常光。


舉凡

明暗通塞遠近,

悉皆徹照無遺。


不假日月燈明,

方能有見也。


無奈衆生

迷昧本性,背覺合塵。

致佛性常光。

變作煩惱無明。


不但

暗塞遠處不能見,

即近在目前,

若無日月燈光,

雖泰山亦不能見,

況其他乎。


由是

"輪迴生死苦海",

如盲無導,了無出期。


(文鈔菁華1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