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苦空無常無我

苦空無常無我

============


苦:

短暫的人生。

有三苦八苦和無量諸苦。


八苦:

生老病死四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陰熾盛苦等八苦。


五陰的作用"熾盛",

蓋覆了"真性",

(自性,本心)

死了之後,復須再生,

是為五陰熾盛苦。


空:

緣起性空。

乃大乘法印。


緣起(因緣生法)

是說

世間諸法

衆緣和合而生起。


性空(緣生無性)

是說

衆緣和合

生起的諸法,

其性本空,

沒有真實的自體。

當處出生,當處滅盡;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諸法:

指一切的人事物。


無常:

諸行無常。

乃大乘法印。


是說

世間一切的人事物

都是變化不停的,

生滅不斷的,

沒有常住不變的個體。


生住異滅、

剎那相續、

遷流不斷。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無我:

諸法無我。

乃大乘法印。

明白

四大五蘊假合的色身,

沒有

真實不變的我體可得。


法印者,

一切法

皆可以此義,印定之之謂。


不生不滅、不去不來等句,

莫非法印。

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

皆是對待之事相,非法印也。


法印者,

乃佛法的印契。

有三法印與四法印,

這些法印是佛法的準則,

不合於法印者,即非佛法。


四法印:

小乘的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三法印,

加上大乘的諸法實相印,

(諸法實相即緣起性空)

合稱為四法印。


三因三果:

即業因果報,

三種的業因與三種的果報。


(一)異熟因異熟果:

是說

今世所作的善惡業因,

要到

來世才生苦樂的果報。


(二)福因福果:

是說

若有

布施持戒忍辱等的業因,

則於

現在世或是未來世

必得自在的果報。


(三)智因智果:

是說

若有

修習般若智慧的業因,

一定可以獲得

證悟三乘或佛果。


三因佛性:


(一)正因佛性:

衆生本來

就有的真性(自性)。


(二)了因佛性:

明白真正的道理的意思。

(即般若智慧)


(三)緣因佛性:

修種種真實的功德的意思。

(即自性性徳)

(如世人拜佛念經布施供養等)

四念住:

三十七助道品前四品,

為修道的重要資糧。


身念住:觀身不淨。

受念住:觀受是苦。

心念住:觀心無常。

法念住:觀法無我。


此四念住的四種觀念,

都是

以智慧為體,

以觀慧的力量,

把攀緣心(妄想)

安住在覺性上,

使之

覺而不迷,

正而不邪。

淨而不染。

''印光大師"云:


人苦

在日日煩惱中,

尚不知是煩惱,

若知是煩惱,

則煩惱便消滅矣。


譬如

竊賊認做家人,

則所有家財悉被彼竊。

若知是賊,彼即逃去。


金不煉不純,

刀不磨不利。


不於煩惱中經歷過,

一遇煩惱之境,

便令心神失所。


能識得彼無什勢力,

其發生勞擾心神者,

"皆吾自取"。


經云:

若知我空,誰受謗者。

今例之云,

若知無我,煩惱何生。

汝之所譬,甚有道理。


古云:

萬境本閒,唯心自鬧,

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文鈔三編/2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