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爲何不忍吃食動物身軀

爲何不忍

"吃食動物身軀"

*******************

歡迎轉傳,功德無量。

消除災病,罪滅福增。

自願吃素,前世修慧。

勸人吃素,今世修福。

*******************

"印光大師"開示:


一切衆生,一念心性,

三世諸佛,了無二致。


但以

迷而未悟,

長劫輪迴

六道之中,永無底止。


則人天善道,

校三途惡道,

苦樂懸殊。


皆隨

善惡業力,常相輪轉。


善道不足恃,

"惡道"誠可怖。


可不

培植善因,妄造惡業。

恃己之強,陵彼之弱。


水陸空行一切衆生,

"殺而食之"乎。


在昔

佛教未來,

儒宗聖人,

皆以

世間倫常設教。


吾人本具佛,

六道輪迴,升沈轉變。


夫斷惑證真,

超凡入聖之若理若事,

皆未發明,

故"不禁殺"。


然其

"不忍之心",

"彰明較著",

垂訓於世。


書之鳥獸魚鱉咸若。

論語之

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孟子

見其生,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禮之諸侯

無故不殺牛,

大夫

無故不殺羊,

無故不殺犬豕,

庶人

無故不食珍。

珍即"肉"也。


足知

殺生一事,

儒宗

亦非不戒。

以教道從權,

姑未永斷耳。


夫有故而殺。

其殺者固少。


無故不食肉,

其食肉者,

年無幾日矣。


後世

教道衰替,習為殘忍,

遂以

"肉食"為家常茶飯。


只圖悅口。

不一

省其"物類之苦",

可不哀哉。


及至

佛教東來,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迷之

生死輪迴,了無已時。

悟之

徹證涅槃。


永劫常住

實理實事,究竟闡明。


方知

"紜紜異類",

皆是

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不但

不敢殺而食之,

又思

令其各得其所。


由是

聖君賢相,哲士鴻儒,

多皆

仰遵佛訓,俯培己仁。


或茹素而斷葷,

或戒殺而放生。


嘉言懿行,載諸史冊。

亦企

後人同修慈心。


愍彼物類,同具佛性。

惡業因緣,墮於畜道。


我今"幸生人道",

不加憐恤,恣意殺害。

難免

來生後世,怨怨相報。


楞嚴經云,

殺彼身命,或食其肉。

經微塵劫,相食相誅,

猶如輪轉,互為高下,

無有休息。


奢摩他,及佛出世,

不可停寢。


奢摩他道,殊不易得。

如來出世,亦不易逢。


敢不

近法先賢,遠遵佛教。


推吾"惡死之心",

拯彼"待烹之輩"。


以祈

消除宿業,培植善根。


永斷

殺害之"因",

同證

長壽之"果"哉。


(文鈔八六五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