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怡君(咬人貓)
圖 / 蚊子、鍬形蟲、木玫瑰、橡實、橘貓、黃槿、咬人貓
活動時間 / 2025.05.27
活動地點 / 照門國小
在校園裡「把環境打掃乾淨」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也確實有助於我們的健康。不過,當我們把這個邏輯直接套用在校園的草地上,似乎就不是這樣了~
當我們把草地上的落葉清除,環境看起來是乾淨了,但也讓原本的自然循環被打斷。因為沒有落葉的保護,土壤容易在雨後被沖刷、踩踏,變得乾硬不透水。而那些我們辛苦掃起來的落葉與枯枝,最後還得花錢運到焚化爐處理,耗費資源、增加碳排。
因此,我們在校園裡開始推動「落葉膠囊」的行動——讓落葉回到土地,成為土壤的養分,創造一個有機鬆軟、能讓小生物棲息的環境,也讓土地不再乾硬難排水。
這個實驗我們選在照門國小教室後方的一塊空地進行。那裡有一棵美麗的孔雀豆樹,小朋友很喜歡在樹下撿拾鮮紅的種子,常常在這裡遊戲。
第一次場勘時,正逢一場大雨過後,樹下積水嚴重,泥濘不堪~跟老師確認之後,我們選擇這個場域實驗。
在上個月的活動中,我們帶著孩子們一起製作了「落葉膠囊」,並鼓勵他們觀察樹下的空間—會有誰來拜訪、路過,甚至居住呢?帶著這份好奇,我們今天決定來「開箱」看看,這段時間究竟有哪些小生命前來?
當我們再次來到孔雀豆樹下,驚喜地發現,上次種下的三葉埔姜——原本只是一節帶有芽點的小枝節,現在已經慢慢長出了翠綠的葉子,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與堅韌。
接著,我們小心地打開了落葉膠囊——就在那一瞬間,各種小動物紛紛現身,孩子們驚呼聲連連,興奮地尖叫著發現了一個又一個新朋友!
為了讓大家可以更近距離觀察這些小生物,我們準備了簡單的觀察盒,讓大家看個清楚—小朋友紛紛說出他們知道的蟲名—蜈蚣、鼠婦、馬陸…..意外地發現大家知道得還不少?!有些膽子比較大的孩子,甚至讓小昆蟲爬上自己的手臂,深刻地感受那微微的癢感與小蟲們飛快的反應力,完全投入與蟲蟲們的互動~這次發現的生物總計有:馬陸、蚯蚓、蜈蚣、蜚蠊、鼠婦、蟎、貓蛛、銀腹蜘蛛、壁虎、食蚜蠅、白蟻(較少)、步行蟲….等,數量雖然不多,但總算有了新生命出現了!
▲圖說1:落葉膠囊開箱中!等等會發現甚麼呢?好期待啊~
▲圖說2:仔細觀察膠囊中的住客,到底有誰呢?
▲圖說3:完全不怕蟲的小孩,馬陸在他手上變成小寵物了~
實際看過這些土壤中的小生物以後,我們回到教室中,讓鍬形蟲老師為我們解說什麼是昆蟲?土壤中有哪些常見的昆蟲?他們的作用是甚麼?.....並帶領我們動手製作「獨角仙」~
這個「獨角仙」看似簡單,但材料取得不容易—要大小適中,還講究自然彎曲角度~藉由荒野老師上天下地收集的樹枝材料,讓每個小朋友都有作品可以帶回家~
而我們藉由簡單的製作過程,仔細觀察「獨角仙」的身體構造,認識牠的頭、胸、腹三個部位,並思考牠那神奇的犄角是從哪裡延伸出來?
透過動手做、近距離觀察與討論,孩子們不僅對獨角仙的身體構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從中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與奧秘~期待這樣趣味的自然觀察與手作課程,能激發孩子們關心環境的動力,從中獲得與自然互動的喜悅~
▲圖說4:雖然沒看到鼠婦,但鍬形蟲老師帶來模型玩具,好逼真啊~
▲圖說5:透過觀察標本,利用天然小樹枝讓獨角仙再現~
▲圖說6:獨角仙冰箱貼特寫~
▲圖說7:結束之後,大家都有一隻雄壯威武的獨角仙冰箱貼
▲圖說8:這次參加者是照門國小1-2年級小朋友,完工後大合照~
▲圖說9:看到落葉膠囊被持續使用者,參加志工伙伴都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