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般的战争:汉尼拔血战古罗马
公元前255年,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了,战争对罗马和迦太基人民心灵的伤害比人力、物力的损失更严重。两国人民深深地陷入互相仇视中而不能自拔。两国关系中,虽也偶尔出现宽容和和解的声音,主调却一直是互相敌视、不共戴天、不消灭对方决不罢休的呐喊。
对于双方来说,停战不过是为了喘息一下,为了恢复和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开战,彻底打败并毁灭对方。很快,第二次布匿战争(也称“汉尼拔战争”)爆发了。
一、 仇恨
人类历史中充满仇恨和报复。中国春秋战国时,就有许多这样的仇恨和报复。吴国和越国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生动的一例。不过,和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仇恨和报复相比,春秋时的中国人要善良和宽容得多。不管是迦太基人还是罗马人,他们都不只把仇恨时刻放在心上,还把这种仇恨传给下一代。
迦太基的著名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就是这样一个迦太基人,他自己极端仇恨罗马,他让他只有1l岁的儿子汉尼拔发誓: “永远敌视罗马。”汉尼拔后来把摧毁罗马作为他最大的、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能说和这从小就培养起来的仇恨情绪无关。
罗马人的这种仇恨情绪比之迦太基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几代罗马人都对迦太基心怀忌妒、恐惧和仇恨的情绪。比汉尼拔还要小七八岁的卡图就是有这种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不管内容是什么,最后总要歇斯底里地高喊一声: “一定要毁灭迦太基!”
二、汉尼拔的崛起
仇恨可使人丧失理智。按理说,有了第一次布匿赶争的教训,双方都不应再挑起战端,引发新的大战。正在仇恨情绪的支配下,当然,贪婪、谋利的因素也在走作用,不管是罗马还是迦太基都在做再打一次大仗的准备。
迦太基丢掉了西西里,撒丁尼亚和科西嘉三个重要岛屿,便把恢复霸权的希望放在西班牙。西班牙银矿丰富,迦太基曾在这里经营了近两百年,占有西班牙沿海地区。不过,第一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人也几乎丧失了在西班牙的全部领土,只有卡迪斯和直布罗陀海峡还控制在他们手中。战后,迦太基人又忙于镇压雇佣兵叛乱,无暇顾及西班牙,叛乱平息后,迦太基人便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经营西班牙上了。
西班牙不仅有迦太基人经商必需的银矿,而且可以为迦太基提供重要的兵源。西班牙土著居民强悍而又吃苦耐劳,正是迦太基重新建立一支和罗马对抗的军队所需要的。
迦太基历史上最有才能的家族——巴尔克斯家族被委派来完成这项对迦太基复兴具有重大意义的经营和治理西班牙的任务。巴尔克斯家族不仅在国内地位显赫,任职西班牙后,在西班牙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半独立的统治者世袭制度。
第一个任职西班牙的巴尔克斯家族的人是哈米尔卡尔-巴尔卡。他是第一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方面的英雄,他的顽强奋战,虽没能改变战争最终结局,却推迟了自己一方的失败。在镇压雇佣兵叛乱中,他也起了关键的作用。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尔奉命率军渡海侵入西班牙,重新夺取这里的领土和资源,以补偿在西西里等岛的损失。
他在西班牙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和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边远到以法奇角和内奥角,几乎抵达海滨。他在阿克拉列伊斯建立了港口和首府白海角。他所占领的领土已超过了迦太基人过去所占领的地方。
他还雇佣当地的土著西班牙入组成了一支迦太基历史上曾拥有的最好的军队,战士都配有精炼而成的有名的凯尔特剑,铸造这些剑的原料来自本地矿场。矿场的一部分收入上缴迦太基政府,以便堵住政府中政敌的口,使他们不干涉他在西班牙的行动。
可是,正在他的事业顺利进展,准备大展宏图时,他却在公元前228年冬在和伊伯利亚人作战时落水溺死了。他的职位,被他的女婿哈兹德鲁珀尔继承。哈兹德鲁珀尔继承他岳父的事业,加强备战,进一步扩大迦太基的领土。他建立了一座定名为新迦太基(迦太基哥诺瓦的新城)作首府。
新城建立在一个半岛上,既控制着世界上最好的港湾之一,又有一个环礁湖可使它免遭内地侵犯,新城还有一条溪谷,为通向由其城市居民开采的丰富银矿提供了一个入口通道。北部领土被一直推进埃布罗河河岸。他还积极向西班牙腹地扩张。
不幸的是,公元前221年,哈兹德鲁珀尔意外地打猎时被他手下的奴隶杀死。他的内弟,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儿子汉尼拔(公元前247—183)接替他继任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
汉尼拔是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他继任时年仅26岁。他体格健壮、精力旺盛、老练成熟、意志坚强,受过良好的军事训练和外交训练。他10岁时就被他父亲带到西班牙,从小随父征战,培养了他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精神。
他对罗马怀着狂热的仇恨。他少年时,曾在他父亲要求下,跪在神坛前宣誓: “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不可调和的敌人。”
少年时的誓言成了他一生奋斗目标和动力。他继任驻西班牙迦太基军队统帅后,酝酿了一个宏伟的具有无比胆略的计划:迫使罗马人首先向迦太基开战,然后率军袭击罗马本土,在意大利摧毁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