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返回首页 返回《名画、雕刻溯源》
大卫这一英雄题材曾为历代大师所用:多纳太罗雕过符合《圣经》传说的少年大卫,委罗基奥也创造过身披铠甲的武士大卫,他们都是凯旋的胜利者。唯有米开朗琪罗,既超越圣经中文字记载,也超越了先辈大师们的模式,他塑造的大卫,是个成熟的年轻人,靠他那颗伟大的心和那双强有力的手,面对哥利亚那样身穿一千磅胸甲的巨人而毫无畏惧,才能赤手空拳打死闯入羊群的狮子和熊。
米开朗琪罗心目中的大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勇气和正义的化身,同时,也是保卫祖国、治理城市的象征。他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标志,它标志着人类觉醒。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选择决战前的瞬间,以全裸体站立姿式,重心落在一只脚上,显得轻松自然,表现出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胸有成竹,具有决战决胜的精神,身体呈正面而头部转侧,可见他怒目直视前方,有一种准备迎接战斗之势,这种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专注形成对比,更显得蕴含无穷的内在力量,由于它是裸体,更具有超越一切的广泛的社会意义,人们视它为保卫祖国,高度警惕,时刻准备战胜一切侵犯之敌的保护神。
链接:返回首页 返回《名画、雕刻溯源》
来自《 圣经》传说中的大卫的这一形象,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家经常表现的题材。传说古 代犹太人的国王大卫,在少年时就以甩石绝技击杀了巨人歌利亚,因而闻名,多纳太罗 的这一《大卫》,正是表现少年大卫杀死巨人后,用脚踩在巨人首级上,流露出胜利者 的喜悦和自豪的情景。大卫的形象,不仅人体比例正确,而且体态优美,线条流畅,表 现了多纳太罗塑造人体的高度技巧。
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希律王在位时,非利士人兴兵入侵,有个武士叫哥利亚,手持巨戟,以色列人不敢迎战。少年大卫听说哥利亚如此飞扬拔扈,坚决要求希律王同意他出阵杀死哥利亚以雪以色列人的耻辱。大卫出阵后,用甩石机击中哥利亚的头。被击昏的巨人倒地,大卫机敏地拔出利剑割下哥利亚的头。《大卫》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符合古典艺术的理想标准;它的姿态遵守“重心转移”的造型规律,显得放松而自然。这种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认识,正是文艺复兴的根本精神。
多纳太罗(1386-1466年)是文艺复兴初斯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现实 主义美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青铜雕刻《大卫》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文化复兴时期 第一个全裸的人体雕刻,它标志着希腊、罗马的人体美术传统又得到了恢复。
链接:返回首页 返回《名画、雕刻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