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显著意义。其机制可能与癌灶的肝段内微转移有关。对于肝胆管结石病,切除病变肝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清除含有结石、狭窄、扩张胆管的病灶,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手段。解剖性肝段切除重点是肝段的解剖分界。以前的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向支配该肝段的门静脉支内注射美蓝使该肝段范围内的肝组织染色,从而定出界限。这种方法在实施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即难以清楚地标出肝段的界限。原因是肝段的血管支配不完全是单一门静脉支,有时同时会有两支,甚至更多分支支配。另外从邻近的肝段有时也会有交通支相互沟通。西南肝胆外科医院最近采用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 首先分离肝门部的门静脉结构,根据需要切除的肝段位置,再进行两步法定位。当肿瘤在右肝时,可经肝门部阻断右前支或右后支,以明确肝右前叶或右后叶的分界。对于Ⅴ、Ⅷ段的分界,可在超声引导下对门静脉供应支做美蓝注射,观察着色肝组织加以界定。当着色不明显时,可根据超声观察到的门静脉分支走行和支配范围来进行粗略评估,大部分情况下分界线均靠近中线附近。Ⅵ、Ⅶ段的分界线也可按照类似的方法来界定。而Ⅵ段的范围有时无需在断肝前确定,在断肝过程中当切断主要的门静脉供应支后,其界限会清晰地显现出来。Ⅳ段的界限是以半肝分界线和镰状韧带为标志。Ⅱ、Ⅲ段分界大致在肝左外叶的中线附近。
【手术步骤】
(1)切口的选择可用左肋缘下切口或反L型切口,进腹后常规进行腹腔 内探查,并用术中超声明确肿瘤所在的肝段及是否有肝内的转移灶。游离肝周韧带使需切除的肝段暴露在切口下。
(2)明确肝段的分界:首先分离肝门部的门静脉结构,根据需要切除的肝段位置,再进行两步法定位。
(3)用Tissuelink进行切肝,逐步断开肝组织,结扎较大的血管,注意勿损伤非切除肝段的血管支。断肝时断面的走向不能过分偏斜以免误伤胆管或血管。
术前诊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
术后诊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
手术方式:右肝V、Ⅷ段切除术
手术时间:2006.11.7
术前MRCP影像:Ⅴ、Ⅷ段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叶萎缩
打开腹腔,见病变肝脏Ⅴ、Ⅷ段萎缩
术前MRCP影像:右前叶肝管扩张、内有结石影
前入路,用Tissuelink沿解剖分段投影切开肝脏
术前CT影像:病变位于右前叶
Ⅴ、Ⅷ段切除后,胆管切开,探查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