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水中也會受到浮力作用嗎?!
人體的密度略小於水,吸口氣,肺部充滿空氣仰漂就可浮在水面,不動稍加吐氣就會沈入水中,而我們頭的體積約有五公升,因此在水中若把頭抬出水面就會少了五公斤的浮力,等於負著五公斤重的鉛塊,當然會沈下去。另東西掉入水中想下潛拾取,一般人都會深呼吸,將肺充滿空氣再潛下去,問題是,人的肺換氣吞吐量約三至四公升,吸氣後,至少增加三至四公斤的浮力,等於抱了個氣球往下潛,水性不好,下潛時若感覺到胸中難過尚不知及時吐氣稍作調節的人,結果是,想不被浮起來也難。
如何讓自己浮起來?
再看看棲水性動物,河馬或鱷魚在水裡的姿勢,也許您就可以體會到,若要輕鬆浮在水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擴胸肺吸氣,身體儘量沒入水中,只露出口鼻。
因此在游泳踩水、仰飄、水母飄,救生帶人(雙手托臂﹑托顎﹑抓髮﹑抓腕﹑乏泳)時,情況許可的話,身體宜儘量沒入水中,充分利用水的浮力以節省體力,進而可增加在水中自己或救人的存活率。
當然聰明的方式是利用簡單的浮具,救生圈、魚雷浮標等,以增加本身的浮力,更聰明的方式則是坐在船上讓船將自已浮起,連衣服都不用沾溼。
如何利用浮力來游泳?
浮力的原理運用在蝶、仰、蛙、自游泳比賽上,其要領在於換氣宜迅速,讓胸中常保有充足的空氣,以利用水產生的浮力增加您露出水面上的體積,減少身體向前衝,在水中所產生的阻力,另在蝶泳的運用上,雙手向前伸、壓水,頭部、胸部同時往下壓時,需稍微讓身體飄一下,好處是,身體的慣性會將您往前帶,其二是,水所產生的浮力會將您的上半身往上推,減小手划水將上半身帶出水面呼吸所需的分力,手的力量幾乎可全部往後划水,加上腰部小輻的擺動,帶領雙腿像海豚的尾鰭一樣省力而有效的打水,如此的蝶泳游起來,將會是流暢而優雅,因此有人說,當您的蝶式,游起來像捷泳,技巧就差不多了,原因就在於此。然而,要游好蝶泳,身體良好的協調性,加上有力的腹肌、背肌之配合是少不了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