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芎為低海拔山區及部落常見的多功能植物,在原住民族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嫩葉可搗碎取汁外敷,具止血、消炎效果,常用於治療刀傷與外傷。九芎木材堅硬耐用,是建材與圍籬的首選,也常用於護坡與水土保持,樹幹打樁後能快速發芽生根,穩定土壤。此外,九芎為傳統重要燃料,燃燒無異味且火力持久,是族人喜愛的柴薪與「情柴」的代表。
大飛揚草全株富含白色乳汁,又稱乳仔草,是原住民族常見的藥用植物,其生命力極強,全年可見於住家附近、路旁、溝邊等地。族人吃了不潔的食物時,常以生食嫩葉的方式,可以快速舒緩腹瀉、腸胃不適等症狀;另外,其亦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效,是產後婦女的保健藥草。大飛揚草的方便性,體現了土地藥房的智慧,當今的菲律賓,已經將大飛揚草視為治療登革熱的民間用藥,常以煮湯劑飲用,並發展出膠囊型產品。
大葉田香喜芡歡生長於水稻田的田埂邊溝渠或濕地的水岸,採摘時就會聞到植株散發出類似八角與茴香的清甜芳香。阿美族就是利用這股清香做為茶飲或做為釀製糯米酒的酒麴,以增添酒釀風味。在過去以耕牛為主要獸力來源源的年代,也用於餵食中暑牛隻,助其恢復體力。現代亦被開發為貝果、滷味、果凍、防蚊液等創新產品。然而,因殺草劑使用與濕地逐漸變少,致使數量逐漸減少,這個重要的物種亟需保護與復育。
小金英又名兔兒草,在台灣許多原住民族群都會將其煮成茶飲,用以清熱解暑、調節身體機能,常在勞動或炎熱時飲用以維持身體平衡,如果與咸豐草等植物搭配時,更能發揮協同效果。族人亦也常將帶著花苞的嫩葉作為食材直接清燙、水煮或炒食,作為日常膳食的一部分。此植物葉細長,黃花盛開時呈叢生狀,是台灣野兔的重要食草,當然也是獵人觀察野兔出沒佈下陷阱的主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