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文健站位在於射馬干山山腳下-Kasavakan卑南族部落,站內長者目前有41位,其中有幾位是居住在部落的漢人。
隨者時代的進步,部落原有的傳統植物種植手法漸漸被取而代之,農藥的使用更是發揮到一個淋漓盡致,在為害的農藥使用下,破壞的不僅僅是只有土壤,對人體本身更是極大的傷害。
本站參與了台東縣政府原民處辦理的「傳統食物醫療保健計劃」,其目的找回從前祖先所留下來有關食療食用及共耕共享的美德之外,還希望能夠將自然農法帶入部落,推廣善待土地、善待自己,用雙手的概念啟動長者對古老種植工法的記憶,並復育在地傳統原生物種,慢慢地找回部落將要遺失的美好味道。
謝玗庭 / 計畫負責人
施松妤 / 照服員
陳美娟 / 照服員
林汶倩 / 照服員
曾志璿 / 照服員
三月 部落傳統辛香料調查、長者家中菜園植物調查、小米疏苗、種植酪梨、種植紅花風鈴木(美化)、種植變葉木(美化)、採收青蔥、整理共耕園植物、環境
採收所有kenaw整理後曝曬、搭建三角豆棚、小米第二次疏苗
四月 採收熟成蒜頭整理曝曬、整理周圍雜草、種植山柚、調查部落藥用植物(降血壓相關植物)、種植花豆、丹蔘、當歸,青蔥採收完畢、網套包小米穗、種植
香豆
五月 網套包小米穗、將篩乾的kenaw處理,酥炸成油蔥酥, 部分販售部落草地便當。
六月 開始煮降壓養身茶(開站的每個早上準備)、小米收割、整理、採收苧麻(預留根部)、回憶以前抽絲的記憶
七月 種植馬鈴薯、收成niwas及青蔥,整理共耕園、施肥
八月 共耕園環境大整理(疫情反覆關站)
九月 整理共耕園、sangliw奶酥DIY課程,分工合作採集準備成果展之食材、食農聯合成果展、部落走動式可食用植物課程、部落街道可食用植物介紹課程
十月 種植區翻土整地、打溝、土地營樣補給(原土混合培養土)、種植青蔥、kenaw、糯米椒、大陸妹、羅美、香菜、絲瓜、百香果、萵苣、種植金錢薄荷、茵
陳蒿、白鶴靈芝(降壓茶材料)
十一月 種植蘆筍、油菜、搭建瓜棚、瓜棚搭建完成、補種大陸妹、六角藤編盤課程
調查記錄完成部落早期常用辛香料。
種植美化環境植物,提升心情及視覺紓壓。
資材室工具添購完畢。
完成搭建豆棚,並種植完成,成熟後除了本站長者享用外,也分享給部落其他長者。
6月開始烹煮降壓茶提供給長者喝,並觀察紀錄長者血壓情形,飲用兩個月後長者血壓有得到改善。
完成4位照服員及4位志工走讀式認識部落可食用植物,並與長者在課堂上分享。
生態廁所搭建完成。
kinaveras(糯米蒸飯+萊豆)
香豆飯
破布子
荖葉冷筍
味增醃肉
花生拌過貓
蒸南瓜撒白芝麻(裹焦糖)
洛神花蜜餞
沙梨蜜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