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湖部落位於長濱鄉內,省道台 11 縣 92.5 公里處,背山面海,社區居民阿美族佔 98%、閩南及其他人 2%,設藉人口數約 450 人,實際居住人口數約 200 人。目前仍然保有傳統阿美族文化,如傳統社會組織(頭目、青年幹部、婦女幹部、年齡階級)、母語文化、豐年祭等等傳統行為奉行如儀。 當地阿美族人稱南竹湖部落的傳統地名為 Pakara’ac(譯︰巴卡拉阿茲),據部落耆老所述,上山採集食物時,在溪流發現罕有的白螃蟹,族語稱為「Kara'acay」,加上部落第一位頭目的名字「Kacaw Alac」,因此將部落命名「Pakara`ac」巴卡拉阿茲。
南竹湖部落文化健康站設立於 109 年,服務部落內 55 歲以上亞健康的原住民長者;部落長者早年皆以務農為業,經過歷代的文化傳承及實作經驗累積出龐大的野菜文化知識,但現今大多長者多因身體機能退化、四肢關節活動不易,難再以傳統彎腰的方式耕作因此逐漸拒絕從事農務種植的活動,加上時代的更迭年輕一代大多選擇出外從事製造業、服務業等工作,部落長者也因多改以耕作經濟作物為主,使得傳統藥草知識、各式野菜辨識能力、食用烹飪方式無法傳承,藉由本計畫讓長者找回自身拿手絕活,甚至找出部落綠手指園藝達人一同參與,並以「老幼共學」方式將珍貴的野菜文化知識傳承至下一代。
Panay劉秀蘭 / 南竹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暨文健站負責人
Panay王凱麗 / 照護服務員
Sra劉佳雯 / 照護服務員
Panay林嘉蕙 / 照護服務員
Piyaw嚴子怡 / 暑期工讀生
南竹湖社區發展協會、南竹湖家政班、林景水頭目、王美惠頭目夫人
在地講師:黃貴忠、郭鳳珍、袁圓如
南竹湖文健站長者:胡興造、莊加走、周秋美、林霞月、李聰明、林靜江、莊碧蘭、莊碧珠、林香春、周鳳貴、王秋霞、王秋桂、郭秀玉、周寶連、王元貴、蔡蔚辰、莊啟貴、周淑女、章萬福、陳麗朱、周秋美、周寶金、王健勇、王憲德、邱錦源、莊寶生、蔡信福、李復妹、胡梅香、王阿歷、陳賢文、莊添明、周春榮、江珍珠、莊基海
三月 田間管理(除草、育苗)。研發健康茶飲:白鶴靈芝、苦瓜葉、薄荷、香蘭、仙草、積雪草、牛筋草。傳統酒釀製作。跨部落交流
四月 田間管理(育苗、架設爬藤架)。傳統草藥知識交流。純露製作(左手香、廣藿香)。研發健康茶飲:白鶴靈芝、薄荷、積雪草、牛筋草、仙草。老幼共學─
傳統酒釀製作。左手香膏製作。廚工交流
五月 老幼共學─野菜教學。老幼共學成果展香蘭茶分享。衛生所營養學課程。研發健康茶飲:薄荷、牛筋草、白鶴靈芝、桑葉、葉下珠、香蘭、皇宮菜、龍葵
海草麻糬製作。月桃蜜醬製作。傳統草藥知識交流。田間管理
六月 傳統草藥知識交流。田間管理。傳統鹼粽製作。研發健康茶飲:魚腥草、雷公根、薄荷、雞屎藤。草藥足浴體驗。菜園蔬果綠拿鐵體驗
七月 左手香純露製作
八月 毛柿乾製作。香包製作(大葉田香、薄荷、白鶴靈芝、廣藿香、芳香萬壽菊)。左手香防蚊液製作
九月 研發健康茶飲:魚腥草、馬蹄金、兔兒草、白鶴靈芝、刺蔥、大飛揚草。毛柿乾製作。養生茶凍製作。食療成果展
十月 田間管理。荖葉創新吃法體驗。老幼共學─Sapo’o 結石纍纍祝福,部落走踏果樹介紹。參與112年度傳統醫療知識復振影像競賽─朱槿/扶桑花。長者菜園
營養膳食健康煮。
藉由田間管理助於維持長者身體的活力與靈活性,且過程中長者彼此互動及接觸大自然,有助於減少孤獨感和抑鬱情緒,提升心理健康。
經過草藥知識分享課程,長者陸續分享家中的草藥如香蘭葉、魚腥草、薄荷、飛揚草、桑葉、仙草等,共同討論研發健康茶飲,並在享用之後給予口感回饋,鼓勵長者飲用青草茶。
安排老幼共學課程,由長者教導幼兒園的孩子傳統酒釀製作、野菜知識、部落果樹,將珍貴的野菜文化知識傳承至下一代。
養生茶凍製作,因長期提供茶飲給長者享用已覺得稀鬆平常,為提升長者之新鮮度及手部運動,進行茶凍製作教學,讓長者學習新事物。
草藥茶、草藥茶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