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東縣卑南鄉的下賓朗部落,是卑南族八社十部落之一,部落族名”Pinaseki”,意為「上坡地」,族人自日治時期以來便定居於此。在下賓朗部落內,有間在地深耕六十多年的比那斯基長老教會, 2018年開放剛修繕完成的教會空間,設置了「賓朗文化健康站」(隸屬社團法人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一起陪伴部落長者,練習把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賓朗文健站目前服務的長輩約有25名,以卑南族人居多,也有部份排灣族、阿美族及漢族的長輩們,多元而美好!四年來,部落長輩們在文健站中緊密的「在一起」——一起生活、聊天、工作、吃飯、分享、彼此關懷,共同營造「當我們老在一起」的美好老年生活;也漸漸打破對於「老」的想像與框架,彼此激盪出不少新亮點,像是「部落下午茶」、「傳統食療」、「夢幻木工」「獵人高手」、「部落就是美術館」等特色常態活動。
從蘊釀中的「十二籃‧姆姆的野菜花園」、「姆姆的廚房」也在逐步展開中,新的可能性,更是讓長輩們充滿期待!因著賓朗文健站的「在這裡」,我們期許,在這裡繼續為在地老部落、老年人,書寫另一段老而彌新的精彩故事!
吳心怡 / 計畫負責人
陳秀月 / 照顧服務員
余多加 / 照顧服務員
【志工】
曾梅綠、曾詠舜、曾金上、曾天福、曾明輝、余登明、林兆斌。
三月 烹飪1:料理當季食材-醃芥菜;課程2:菜園除草;食療計畫共識會議;課程3:菜園除草
四月 課程1:採集木薯;啟動記者會;課程2:菜園除草;烹飪3:料理蔥蛋餅
五月 課程1:菜園除草;課程2:菜園除草;烹飪3:料理當季食材與保存-桂竹筍
六月 菜園割草;菜園採收玉米分送給長者
七月 菜園收成花生;食農實際場勘
八月 試做南瓜芋泥養生包子;搬運石頭到菜園(規劃走道);志工訓練-長者健康吃211法則;走道圍石頭;搭建印加果棚架區/竹子、紅磚、肥料等資材進貨。
九月 課程1:田間樂憶起童玩-葉子蚱蜢;烹飪2:製作南瓜芋泥養生包子;搭架瓜果棚架;課程3:左手香植物應用/扦插/酒精萃取;課程4.5-部落地圖
課程6+7:寶特瓶植栽-小番茄
十月 課程1:香茅草的應用與酒精萃取;課程2:酒精萃取左手香製作驅蟲液;課程3:獵人文化-傳統技巧捕獲獵物方式;課程4:族語聊天室-傳統嫁娶食材
「姆姆的食譜」:傳統食用植物認識、應用,傳統料理方式實作及記錄。
研發在地食材營養餐盤,設計成為高齡者適用食譜。
姆姆的野菜花園課程:長者前往田間除草、種菜、整理圍籬、種植區塊分隔以及瓜果棚架搭設、左手香驅蟲液、香茅空間淨化噴霧。
當季食材料理:桂竹筍、高麗菜、金針花、花生、玉米、南瓜、芋頭、地瓜等。
保種及育苗:樹豆(uma’i)、黑寶玉米(kadumu)、原生種皇帝豆(kakitan)、假川牛膝(kuliyaesaw)、白花草(lizilizingan)、小金櫻(amaama’an)、紫背菜(kamusur)、小米(dawa)、山柚(‘alidengadeng)、刺蔥(tana’)、咸豐草(lrawsiws)、山棕(’atamur)、左手香(takulikulis)、紅香茅(kusui)、破布子(‘alrulrang)、野苦瓜(la’ula’usan)、紫蘇(rukudtr)等等。
1. 南瓜芋泥包子
2. 苦菜煮茶(防疫茶)
3. 刺蔥煮茶茶
4. 月子雞湯藥包升級版
5. 專屬長者營養菜單
6. 農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