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東縣卑南鄉的下賓朗部落,是卑南族八社十部落之一,部落族名”Pinaseki”,意為「上坡地」,族人自日治時期以來便定居於此。在下賓朗部落內,有間在地深耕六十多年的比那斯基長老教會, 2018年開放剛修繕完成的教會空間,設置了「賓朗文化健康站」(隸屬社團法人台東縣原住民族全人發展關懷協會),一起陪伴部落長者,練習把老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賓朗文健站目前服務的長輩約有25名,以卑南族人居多,也有部份排灣族、阿美族及漢族的長輩們,多元而美好!四年來,部落長輩們在文健站中緊密的「在一起」——一起生活、聊天、工作、吃飯、分享、彼此關懷,共同營造「當我們老在一起」的美好老年生活;也漸漸打破對於「老」的想像與框架,彼此激盪出不少新亮點,像是「部落下午茶」、「傳統食療」、「夢幻木工」「獵人高手」、「部落就是美術館」等特色常態活動。
從蘊釀中的「十二籃‧姆姆的野菜花園」、「姆姆的廚房」也在逐步展開中,新的可能性,更是讓長輩們充滿期待!因著賓朗文健站的「在這裡」,我們期許,在這裡繼續為在地老部落、老年人,書寫另一段老而彌新的精彩故事!
吳心怡 / 計畫負責人
陳秀月 / 照顧服務員
余多加 / 照顧服務員
曾以琳 / 照顧服務員
李嘉文 / 照顧服務員
【志工】
曾梅綠、羅貴女、曾金上、曾天福、曾明輝、余登明、孫志平、王淑貞、林健康。
三月 四季料理探討、食農辦桌菜、 食療獨門料理
四月 菜園搭印加果網架、食療植物田調(高血壓篇)
五月 菜園割草、
六月 菜園鋪紅磚(東大學生協助)、認識早期酒麴植物、菜園酒麴整地、鋪抑草席、菜園酒麴搭棚架
七月 酒麴、菜園圍籬鋼筋定位
八月 菜園割草
九月 繪製食農成果展便當盒、111年原住民社會福利聯合成果展、菜園割草
十月 台東改良場研究員參訪
我的獨門料理:藉由姆姆的食譜傳統料理方法實作,讓食材變的創新,長者拿出記憶中最特別的料理,並分享特別食材與烹飪技巧,且辦理試吃大會。
製作卑南族酒麴:與部落藥草達人連結,利用卑南族傳統四種草藥,如雞母株、野菊、艾那香、七里香,製作酒麴以及酒釀。
紅磚鋪設:與東大育銓教授及台東大學學生資源連結,協助共耕園的工寮前鋪設紅磚廣場。
當季食材料理:金針花、花生、玉米、芋頭、地瓜、佛手瓜等入菜供午餐料理食用。
保種及育苗:雞母株、野菊、艾那香、七里香、杉澤蘭、九層塔、假川牛膝草、紅梗九層塔等等。
長者認領共耕分區:將分區種植果樹、蔬菜、香草植物以及其他具傳統藥草,適度動手栽培蔬菜、草花及養護植栽,可強化肢體,伴隨著植物成長,可獲得精神依託療癒身心,使綠地兼顧「美觀」與「種植可食植栽」的效益。
木鱉果糯米飯
椒鹽波羅蜜籽小魚乾
月桃五花醃肉
波羅蜜甜不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