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週】感受:給一個家鄉的任務
一個關於台南400的重要任務
2024年台南400是為了慶祝台南市建城400周年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和慶典。台南市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背景。2024年台南400慶祝活動中有許多亮點,其中歷史文化展覽展示了台南的歷史發展、重要人物和文化遺產;傳統節慶和表演重現傳統的民俗活動和節慶;藝術和創意市集結合現代創意和傳統手工藝,展示當地藝術家的作品;歷史景點巡遊組織歷史景點活動,帶著大家走過台南重要的歷史地標和景點;學術研討會和講座邀請歷史學家、文化專家和學者探討台南的歷史和未來發展與美食饗宴美食著稱的台南,舉辦大型美食節,展示台南特色小吃和料理。
通過許多活動傳承台南的文化遺產,並融合現代創意,展示城市的多元魅力,鼓勵市民參與慶典活動;增強對台南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台南,促進當地觀光和經濟發展。
臺南400周年的慶祝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也是一次全面展示台南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機會。無論是本地居民還是遊客,都可以通過這些活動深入了解和體驗台南的獨特魅力。
我們樹林里的寶安宮被推選為「臺南祀–百平安集章處,一定會有很多人到我們寶安宮來參觀和集章,這幾年學校與寶安宮共同合作,發現原來我們的寶安宮有許多珍貴的文物資產,非常值得介紹大家來參觀,但是我們社區的寶安宮的介紹文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文宣,不只老舊,也無法展現出社區保安宮的豐富性與獨特性,所以這學期我們的任務~為寶安宮設計新的介紹文宣。
【3~5週】想像:尋找解決辦法~我們的摺頁是什麼樣子
不一樣摺頁有不一樣的摺法
摺頁對小朋友來說並不陌生,許多活動參加前的介紹都是用摺頁呈現的,只是摺頁裡面到底有哪些資訊,小朋友一時之間也無法完整說出,我們先從很多蒐集的摺頁中去認識摺頁的內容,不過我們要為寶安宮設計的摺頁內容應該要有什麼資料呢?
摺頁有很多不同的版面設計,有單面3格、單面4格、單面12格和單面14格,小朋友們覺得很新奇,打開的摺頁很大張,原來這些摺頁的摺法有一定的規則,大夥兒花了一陣子時間才找到摺頁的摺法與順序,不同的摺頁也有不同的摺法,但是最上面的那一頁一定是摺頁的標題及封面。小孩們的心很大,因為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想要放進去文宣中,所以我們決定做最大的~7X12。
這些摺頁要放什麼?
再看了許多地方的摺頁之後,並沒有出現老師擔心的「不知道放什麼」,小孩們其實很有想法,在經過上學期大量進行文字紀錄之後,對社區的文化也了解了不少。老師提醒不是把一堆東西放進去就是好,主軸是「寶安宮的文宣」那應該就放針對寶安宮介紹的資訊,來個頭腦風暴,小朋友一邊參考各式摺頁一邊拋出很多想法:我們將想法加以分類,把內容接近的放在一起,無法分類的的就先放一邊。
判斷內容的重要性,小朋友給了這些資訊不同的篇幅,越重要的頁數就越多,但是這麼多的頁數,覺得都可以出一本書了,我們只有2個小孩,一下子無法整理那麼多資訊,在老師提醒之後,先畫個模擬頁面,我們一起把頁數先排入定位再來取捨,討論難免有紛爭,要說服同學同意自己的排法,我們又多花了2堂課的時間。
實踐的流程
大略排好了摺頁各標題的位置,接下來如何做呢?我們一起討論往後開始實踐的流程:
1.找資料:找網站上寶安宮的資料,這些資料這兩年的畢業的學長姐們已經將網站建置了許多資訊,接手的學長們也陸續增加許多新的資料,我們的摺頁主要是簡單介紹,所以網站上的資料需要選擇。
2.查資訊:許多文宣都有介紹在地的美食與休閒娛樂,我們也安排了,覺得這樣的安排會有比較多人利用我們的文宣了解更多社區附近的資訊。
3.拍美照:文宣上的照片圖片都設計得很漂亮,老師認為這是這次課程最難的部分,幸好現在有免費的設計平台可以操作,小孩們雖然不熟,但是我們經歷一學期的小記者,大部分的文書處理都難不倒我們。只是大量拍照的部分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這次要出外景,把寶安宮拍得很漂亮。
4.文宣設計:我們決定利用大家有點熟又有點不熟的設計平台:Canva,小朋友們寒暑假的營隊有操作一些時候,簡單的文書處理也難不倒這些前小記者,小朋友覺得可行性非常高。
【6~9週】實踐:資料蒐集與第一次拍攝
資料蒐集
兩個小朋友不需要分組,直接用熟悉的PPT開始張貼網站上自己想先貼的主題的資料,「我做裡面的藝術家」、「那我做寶安宮由來」口頭說說就算是討論了,做完再做下一個。
因網站來源很單純,就是學長姐們整理的網站,裡頭的照片都是學校主任及老師拍攝,小朋友利用PPT做每一頁的分類與文字、圖片蒐集,一方面也幫助他們安排相關資訊所需要拍攝的照片。
老師強調:這些照片雖然是同校的老師和學長姐們拍的,但是仍然不是我們自己的,不能直接當做摺頁中的照片,鼓勵自己拍攝才是較好的方法,不過多欣賞別人拍攝的構圖與好作品,自己也可以學習很多,從模仿開始,再產生自己的想法,我們先求有再求好。
第一次拍攝
利用前兩週蒐集了大略的資訊,我們出發到寶安宮,這次的目的,就是看看資料蒐集中寶安宮的藝術品,我們一起近距離接觸大師們的工藝巨作,小朋友發現這些廟宇的藝術家真的很厲害,能把硬梆梆的石頭刻得栩栩如生,還有很多層次,門神的彩繪細緻,還用金素描了邊,我們一起體驗站在各個角度看門神,發現門神都好像在看自己,十分有趣。
小朋友的身高不夠高,拍攝的角度時常是由下而上,看起來也有某種可愛的趣味,這一次的探訪,我們走進了寶安宮原本都沒上去過的地方,在寶安宮裡面的阿姨也對我們很好,不會因為我們是小朋友,就拒絕我們的拍攝,反而幫我們把樓上的門都開好,讓我們可以順利到頂樓去,這一次的拍攝活動,小朋友覺得很新鮮,感覺我們真的是很厲害的攝影師,我們也將拍到的照片帶回學校處理,統一儲存在資料空間中。
分享資料及報告
拍攝完的隔週,我們來個小發表,除了將之前小朋友整理的關於寶安宮的資料進行分享,也分享自己上週所拍攝的精彩照片,有一部分的照片是模糊的,我們一起討論造成照片失焦與歪斜的原因,老師提醒小朋友,在上次的拍攝過程中,老師的觀察發現小朋友時常會因為發現了想拍攝的事物,便很開心的急促按下鏡頭,這樣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拍照晃動,或是鏡頭中的物品位置不再希望的位置上,這樣沒有經過思考的拍攝方式,很可能產生許多自己不滿意的照片,甚至有可能必須重拍。
老師分享自己的經驗,看到想拍的事物,可以先用一點時間觀察,思考自己想要這個主角在照片中的位置,再進行拍攝,所拍攝出來的照片,我們能直接看到,也可以在同一個事務上多用不同的角度拍攝,在選擇自己較滿意的照片。而容易歪斜的部分也是可以在拍攝時思考與調整,雖然我們可以再拍攝完之後用軟體進行調整,但是總希望一開始就能夠拍攝好,就能夠省去許多修改的時間。
【10~15週】實踐:第二次拍攝與設計平台學習
學習專業的拍攝技巧
社區大學的「台江1號攝影社」每年在三、四月期間,都會我們學校免費幫畢業生拍攝畢業照片,他們拍攝的照片,既活潑又有趣,往往收到畢業生學長姐的喜愛,今年搭著這個順風車,我們厚著臉皮,拜託這些叔叔阿姨陪我們到保安宮去,教我們拍照,想不到這些叔叔阿姨不是不願意幫忙,只是全都是上班期間請假前來擔任志工,還趕著回去上班,小朋友們有點失望,想不到拍攝畢業生的過程很順利,拍攝作業提早完成,阿姨們告訴我們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到寶安宮陪我們拍照。
攝影師阿姨說:「小朋友拍攝的角度本來就很特別,拍得開心就好,把想拍的拍下來,就能夠拍攝出自己想要的照片。」儘管如此,這些叔叔阿姨們還是很有耐心的一對一指導,帶著我們兩個小朋友到寶安宮去,並且教大家用非常有趣的姿勢,讓小朋友由非常低的地方拍攝、或由黑暗的地方往亮的地方拍攝,透過物品往遠方拍攝,拍攝很近的物體,拍攝很高的物體… …等,短短的上午時光,小朋友學到非常非常多的技巧,連老師都受用無窮。
發現這些專業的攝影師, 十分平易近人,面對了兩個活潑、到處亂跑的小小孩,仍然10分的有耐心重複的講解,這次的拍攝活動,我們收集到了許多特別的照片,我們覺得或許以後可以用在特別的地方。
正式設計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