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社區新聞影片

感受:發現問題

感受:來為樹林拍一部片吧!

  來為樹林拍一部片吧!現在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我們需要樹林國小的小朋友以自媒體的形式行銷樹林。

  這是老師在這學期的第一堂課給孩子們的挑戰,小朋友需要找一個專家訪問,盡可能的了解影片中需要傳達的訊息,並在這學期短短的40堂課中完成影片拍攝的任務,並滿足委托者的需求。

  小朋友在團體討論之中,先提出可能符合需求的委托者,並列出各自符合的原因,提出並加以紀錄之後,小朋友決定訪問雖然剛到學校,但卻因為對文史的熱愛與了解,在短時間內已經熟悉樹林里許多故事的姜主任。認為姜主任時常利用上班之前的時間走訪樹林裡各個角落,他所發現的一定很多,加上上學期小朋友們訪問的就是里長和易霖老師,因此姜主任變成了此次邀請訪問的對象。一向和藹可親的姜主任,一如既往的答應小朋友的邀約,成了此次家鄉影片的受訪者。

以單一景點或一日遊介紹影片為方向

  由與姜主任的訪談當中,姜主任給了大家明確的方向,可以介紹樹林裡特別的景點,讓來往的觀光客可以藉由影片更認識樹林里,可以從食衣住行方向著手。另一方面,也可以規劃樹林一日或半日遊的行程,帶著觀光客走訪樹林社區,樹林里有幾間民宿,如果搭配景點、美食、DIY、住宿,說不定可以為社區帶來觀光人潮。

想像蒐集資訊

先從簡單的單一地點介紹吧!

  有了方向,加上四年級製作家鄉地圖時,小朋友們對家鄉的景點特別熟悉,要找出想介紹的點一點都不難,只是大家人手不足,對影片拍攝及剪輯也沒有什麼概念,大家決定先上網搜尋,利用關鍵字「景點介紹」、「旅遊介紹」、「一日遊」,找出人氣較高的影片來進行觀看,小朋友發現,許多Youtuber影片都拍攝得很好,呈現出來的風景無論是照片或影片都非常賞心悅目,小朋友覺得「拍的技術好」是大部分優質旅遊影片必備的;還有流暢的說明可以讓觀眾對社區景點更了解,沒有聲音說明或只有文字說明的影片都有一些無趣,就算拍得很好也容易讓人失去興趣;另外片長太長看到一半也會想跳到別的影片去,老師覺得小朋友的發現的確是現在的觀眾的感覺,現在是短影音流行的時代,大家對長片的忍耐度越來越低,建議介紹景點的影片不要超過5分鐘,再加上大家剛開始學,拍得影片長度越長在剪輯時會非常辛苦,因此便想到新聞報導符合了短影音、有旁白,網路還有許多可以參考的資源,如果可以加上拍攝訪問者談論的畫面,整個影片便更完整了。

觀看以學生為主角的介紹影片

觀看、學習拍攝鏡頭

觀看人氣高的旅遊介紹片

學習內容的介紹

提出拍攝內容與影片方式

實踐製作一則介紹家鄉的新聞報導

腳本、景點拍攝、訪問、配音、剪輯

  小朋友們先各自選定首要拍攝的一個地點,並決定訪問的人員,進行邀請。因為學校的課程安排在週一上午,得先確定受訪者的時間能否配合,大家沒有經驗,覺得應該要一邊觀摩一邊學習,由大家一起到社區實地輪流拍攝,一邊問老師拍攝可行的方式,大家認為班上人少,一起合作一定比單打獨鬥好

  雖然課程時間有限,但我們仍應該先有個計劃,加上每一個景點所要表達的內容都不同,先將拍攝的計畫腳本做大略的紀錄是必要的,這樣才可以避免「做白工」。

有文、有訪問、有聲音

  在搜尋過不同的影片類型後,大家討論並提出不同的影片類型需要注意的內容和重點,加以分類及歸納,決定用「新聞報導」的方式,來呈現介紹樹林里影片的方式,「如果每一個製作出來的影片都像新聞一樣,感覺很專業。」觀察新聞報導發現,新聞有一定的規則:

1.先是記者報導:報導大略說明新聞內容(呈現記者影像或現場影像)。

2.呈現現況:拍攝現場影像或訪問當事者、相關者。

3.結論:對現況做結論。(下評論或是針對前面的現象及訪問說法進行總結)

  

  找出影片的規則之後,我們開始先挑出想拍攝的影片內容,也開始著手寫腳本

腳本、景點拍攝、訪問、配音、剪輯

  就這樣,寫腳本與討論修正又花了大家2星期的時間,終於可以出發拍攝了!小朋友雖然在3、4年級拍過照片、進行過訪問影片拍攝或在家玩過簡單的影音拍攝,但要依據腳本拍攝影像及訪問內容、錄製配音、進行剪輯並產出,仍然是一個大工程,班級人數不多,我們一車便可以在社區移動,在等待訪問者能接受訪問的這兩個星期,我們也在社區中取景。不過其間也遇到了一些狀況,例如拍攝鎮煞塔時,因為目標物只有一個,小朋友架好攝影機後,大概就只花10秒鐘開機對著鎮煞塔拍攝,便認為拍攝結束,因為外出拍攝時間得來不易,老師只得拿出大家預先完成的腳本,與孩子們一起在現場鑑識腳本與影像的適切性。

  先讓負責錄製鎮煞塔報導的孩子在現場唸出腳本中要出現的聲音內容,來進行計時,大約30秒,而孩子們拍攝的影片內容才12秒,明顯長度不夠,老師提出影片時間長度應該要比聲音的時間長度長,才能在聲音說明中有足夠的畫面呈現,加上中段的訪問者如果一直呈現受訪者說話的頭像,時間一長也讓人覺得無聊,中間穿插現場影片能在受訪者說到重點時有圖呈現真相。老師建議回想大家在教室中一起觀看拍攝技巧的學習影片,目標物本身與所在環境也要多用不同角度的拍攝方式來進行拍攝,於是我們都用了至少3個鏡位拍攝同一的地方(大景、中景、特寫、由上至下、由下至上)。

拍攝、訪問、錄製聲音花了大家4-5個星期,加上扣除週一放假的日子,時間過得比大家預想得還快,拍攝、訪問與錄音才剛完成卻已經過了全學期2/3的時間,剪輯的大工程卻才要開始。

實踐:找尋解決方法 

影片的大魔王:剪輯

  晴:「影片剪輯真的好難!」晴所負責的影片是洋香瓜田的介紹,受訪者斷斷續續的與小朋友及老師一問一答,有時說的話並不完整,受訪影片中也充斥著班上同學與老師問問題的聲音,不似里長每次受訪都能一氣呵成,不需要小朋友們引導提問,剪輯十分輕鬆。晴發現如果把大家問問題的聲音剪掉,只留洋香瓜主人潘先生的聲音,句子都是破碎的,語意不全,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提出學習需求,需要幫忙引導「剪輯受訪者的受訪內容,讓影片能呈現受訪者的想法。」老師提出訪問當時大家其實都在現場,先確定受訪者表達的內容,在從影音中找出首訪者句子表達較完整的一段,不完整的部分能否加以排列讓語意較清楚?重要的地方是要注意前後一致,不要因為調整後而使得語意不同被誤會了才好。其他還有不足的地方,則由旁白錄製來補充。

  除此之外影片剪輯軟體不同軌道造成剪輯邏輯混亂,影片與圖片跳動、聲音、影像無法出現、等種種狀況,都花了許多時間克服,看似短短的2分鐘左右短影音,對孩子們來說真的很難。紛紛找時間進行「加班」及個別找老師解決疑難雜症。

分享:影片分享、團體討論、影片修正

個人影片分享分享及建議修正

個人影音分享及建議修正

分享製作一則介紹家鄉的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