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觀光客了解樹林里?

來自里長與學校的委託   四年級彈性~創意市集

探求與感受~發現問題

提出委託「來自台積電志工的委託」

  樹林社區是七股區的一個小社區,里長在這幾年申請了社區總體營造的案子,打造社區特色,不過孩子對於社區特色並不是非常清楚,我們希望透過社區訪談,讓孩子了解社區特色,用自己的力量為社區盡一份力,或許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幫社區完成一份社區特色地圖,讓來訪的遊客可以更認識樹林社區。

  暑假需要長時間居住在樹林國小的服務志工,有很多空餘的時間可以到社區去,但是樹林里這個小社區,所靠的都是小朋友或老師口耳相傳的景點,志工們十分陌生, Google 地圖也無法完全顯示巷弄間的地名與路名,甚至地址也不連號。

  先前有志工到我們學校,校長在與這些志工互動中,介紹了好多樹林社區的特色,深深感覺志工們並不是很清楚,私下問了幾位志工,他們都提到想去樹林社區看看,但是不知道那些特色景點在哪裡?

學校提出老師的煩惱:

樹林國小的小朋友有沒有什麼辦法來協助社區,讓來這裡玩的觀光客更了解樹林里?

課程目標:透過訪談,了解社區特色。透過資訊科技的協助,知道社區特色的位置並清楚標示出來。

發展初步蒐集資料構想

  面對「來自台積電志工的委託」,孩子們儘管是在地的孩子,第一個反應仍是「我們樹林里有什麼特色及景點,我們自己也不太清楚......」擔心自己沒有能力完成委託。幸好班上時常是領頭羊的晴提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我們應該先自己去社區了解看看。」真是一個好方法,只有對自己的家鄉夠了解,才能以在地人的角度,告訴客人樹林里的好。於是我們開始討論該怎麼開始。

  三年級有過訪問經驗,孩子對訪問不陌生,他們覺得應該去訪問對樹林里很熟悉的人,例如:里長(里長是孩子們認為一定能給他們答案的人)、樹子腳食堂的老闆(很好奇他雀屏中選的原因,原來是因為晴覺得他年紀很大,好像在樹林很久了,應該懂很多。)

  決定了方向,我們開始著手訪問事宜,我們需要得到那些資訊?怎麼樣的問題可以得到我們的答案?先該訪問誰?

   因為是孩子的第一次訪問(上學期原本要訪問洋香瓜農民,但是被拒絕了,後來又逢疫情停課,課程中斷了),我建議他們可以找配合度應該比較高的學校老師或校長先進行第一次訪談,也可以藉此累積經驗,孩子們決定先連絡委託人之一的易霖老師,敲好訪談時間之後,開始訪談的準備工作。

1.擬定問題並將題目電子化:

  我們用便利貼將自己想問的問題寫下來,再進行分類,看看大家的問題有沒有跟主題相關,完成後各自平均分配,將題目進行打字建檔。

2.當天工作分配:

  訪問當天的工作分配原本孩子們想到的是用筆記本記錄下來(應該跟之前的經驗有關),然而班上的這三個孩子用文字記錄的能力有限,他們自己也知道要在當下把聽到的話記錄下來是有難度的,因此提出錄音的建議,認為我們學校的平板他們是較習慣錄影的,加上錄影可以把當天全部的狀況都記錄下來,之後再回來整理也會比較輕鬆,我們紛紛表示贊同,畢竟我們班只有3個人呀!得好好節省人力,於是一個負責攝影、一個負責拍照記錄當天大家的工作狀況,一個則負責訪問。

3.提出學習需求:為了完成(訪問)工作,我們需要學什麼?

  孩子們就著當天要做的三個工作(攝影、照相、訪問)提出他們的想法,說大家都沒有錄影過,必須要學習怎麼使用錄影機。說拍攝的照片和影片容易搖晃,我們要學會怎麼不搖晃,最好是有固定的架子,老師回應:「你說的應該是腳架對吧?」辰說:「就是這樣。擔心面對訪問的人會不知道要怎麼說才有禮貌,所以認為「學習怎麼訪問才有禮貌很重要。,而且請大家不要在訪問時吵吵鬧鬧,這樣會聽不清楚(老師我聽了覺得好開心,這其實也是禮貌的環節之一呀!)於是我們在訪問前需要學習如何有禮貌的訪問、如何使用錄影機並上腳架以及如何把畫面拍好。老師說:「那我們要怎麼學?」晴:「當然是你來教我們。」師:「你確定我可以?還是有更適合的人選?」良:「我們知道你會,你就可以了。」將決定權交給孩子對習慣給予的老師來說。其實挺新鮮的,感謝你們認為我還可以。

我們一起學習了:

1.如何架腳架與確認水平、如何把攝影機安裝到腳架上面與注意事項,攝影機的開啟、錄影、畫面安排等等。

2.有禮貌地邀請人員接受訪問。

3.如何拍出清楚的照片。

之後我們邀請了第一個委託人:易霖老師。

孩子們表示,邀請易霖老師接受訪問時非常緊張,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訪問,擔任訪問者,負責問出大家設計的問題,擔任攝影紀錄,而負責將大家工作的現況記錄下來。訪問結束之後,大家一起觀看訪問影片,將記錄補足,並檢討可以改進的部分,讓下一次訪問里長時的訪問工作能更順利。

第一次訪問紀錄:

  易霖老師表示小朋友想在地圖上加入美食介紹是不錯的想法,所以可以接下去進行。不過對於美食的定位是地方特產還是點心商店要定位清楚,而對於這次訪問的表現,易霖老師給予很大的肯定,覺得孩子們能各自分工作好自己分配好的訪問工作,訪問現場大家都相互合作,彼此配合,是很好的,不過會建議訪問者的聲量應該在大一些,這樣受訪者才能清楚聽到聲音。

我們將老師給我們的意見記錄下來,下次訪問里長時進行修正。

次訪問紀錄:

  原本班上的兩個小朋友都想製作關於美食的地圖介紹,無奈訪問的兩個對象都表示樹林里的飲食店真的很少,具有特色的虱目魚料理是特定時候招待來賓才會準備,也不是隨時就能品嘗到,如果放在美食地圖中,觀光客想品嘗時就得失望了。

  里長鼓勵小朋友可以自己想辦法去找答案,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盡管遇到困難,小朋友們仍不願輕易放棄,原本想構想好的計劃,既然里長鼓勵大家發展,那麼小朋友們便憑自己的努力去尋找。

  在回學校的路上,我們踏查樹林社區,果然地圖上的許多點都不是學生們熟悉的,回程的路上,我們去了常喝豆漿的「早點遇見你」早餐店調查,試探性地訪問老闆,希望老闆能介紹自己店裡的招牌美食,小朋友們也可以試吃看看值不值得推薦,老闆表示店裡的招牌是「刈包」,裏頭的滷肉都是自己滷的,肥而不膩;而每天喝的豆漿,都是當天現磨現煮,很營養。我們當場便點來試吃。起司蛋餅對小朋友很有吸引力,主動要求加入試吃的品項中,端上桌果然賣相十足,刈包香氣四溢,咬下去充滿肉汁、豆漿香濃順口、蛋餅金黃酥脆,直接成了小朋友登陸美食地圖上的第一號店。

  後來才發現老闆竟然是樹林國小的校友,是小朋友們的學長,老闆看到自己的學弟妹走訪社區,開心地大方請客,讓大家吃了一頓「霸王餐」,小朋友比老闆更開心!。

  老師說明了先前學長姐是參考社區原本的舊地圖並結合Google地圖一起畫出的,他們除了將繪製的社區景點標註在地圖上之外,還發現了舊地圖的錯誤,並且將錯誤部分更正。  

  孩子讚嘆學長姐畫得真好,自己好像還需要努力,老師提醒學長姊的作品是在一直與同學討論與重複修正下越來越進步,才有最後完美的作品。不過發現先前的社區地圖的圖示比例有點奇怪,有些明明實際很小的物體,在地圖上卻顯得很大,例如鎮煞塔的大小竟然比寶安宮還高,覺得應該要調小一點點,其他還有幾個圖示覺得方向或位置。

  班上的孩子也想要再次確認學長姐們繪製的地圖正確性,除了再次與小朋友一起確認樹林里的Google地圖之外,決定利用空拍機的空拍圖來確認道路方向與建築物位置,並將上屆的學長姐來不及加入的邊界地標加上,所以除了加入美食介紹,相信完成後的社區地圖會更加正確。

老師提出:飛機上空之後,大家打算要在那裡拍照呢?小朋友開始研究學長姐的地圖,在空中拍照要有一個可以找的地方,那麼大家拍出來的位置才會接近,所以我們開始幫地圖找位置,最後決定在接近地圖中央的「樹林橋」進行空拍,感覺可以把學長們繪製的地圖全部拍下來。

空拍體驗一:

  空拍練習是孩子既期待又緊張的活動,班上的辰曾經接觸過空拍機,對操作有經驗。而晴是個勇敢的小朋友,是操作體驗第一個舉手自願嘗試的孩子,在教過基礎的操作技巧與安全提醒之後,晴操作的空拍機緩緩上空,我們沿著預定的大路往前飛,到達原先討論的中心點「樹林橋」後,緩緩上升,希望把樹林里的主要道路記錄下來,帶回去和學長姐的地圖比對。結果這時才發現我們的空拍機竟然只能上升到30公尺,能看到的道路很有限,而且主要道路的另一邊完全飛不過去,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儘管出現了這些小插曲,每一個孩子還是一一體驗了空拍活動,晴說他的心臟一直蹦蹦跳,拿著遙控器其實很緊張,不過會想要再挑戰一次,想飛高一點,看看樹林社區到底長什麼樣子。

尋找原因:

  為什麼空拍機會只能飛30公尺的高度?為什麼道路的另一邊會飛不過去?這些問題對剛接觸空拍的孩子太過困難,因此老師帶著孩子一起找答案。

  限制飛行高的的原因很簡單,學生在操作時手機畫面便不斷地跳出「更新的APP需要登入,未登入只能飛行30公尺的高度」,這個答案孩子們自己早就發現了,果然老師登入帳號之後,在下次飛行就順利可以飛到法定的120公尺高空了。而飛不過去另一邊的問題就比較複雜,這次先前沒有遇過的狀況,飛上空的無人機就好像是失控一般,無法控制,一定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改變了。

  所以老師帶著孩子搜尋可能的原因:

1.空拍機沒有故障,在其他地方飛行可以正常操作,只有在學校飛行時才有有這樣的狀況,因此合理判斷應該是空域的設定有所改變。

2.空域設定隸屬於民航局,所以老師用關鍵字「民航局and空域and禁飛」查詢,搜尋到民航局的空域查詢,發現社區有一個紅色禁飛區,就在春園農場附近,而學校的後面就是春園農場,也就是主要道路的另一邊,難怪空拍機飛不過去了,也表示以後要到社區的寶安宮空拍,可能沒辦法了。

空拍體驗二:

  於是隔週,老師先登入空拍APP,我們順利升空,因為原本想從空中拍的樹林社區道路,礙於禁飛區無法進入,幸好升上120公尺的高空之後,可以從中鳥瞰樹林社區,道路十分清楚。因此成功地拍到以樹林橋為中心的社區空照片。

  我們把這張花了好多的時間才得到的照片放到電腦上,小朋友發現我們拍的空拍照和學長們畫的地圖方向與角度還是不同,沒有辦法比較,所以老師將照片和地圖放到電子白板的軟體,讓孩子可以旋轉與縮放,找到可以比較的位置。

  可是我們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困難,拍攝的照片與學長姊的地圖放到電腦上之後,會相互遮蓋,看不到該怎麼比較?雖然找到了可以旋轉的方法,該怎麼讓其中一張變透明?或許我們該放到PPT上,因為我們知道PPT可以修改透明度,也可以旋轉。就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晴提出:「這個(白板軟體)可以畫畫嗎?」說得好!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好點子!把位置畫下來!

  因此大家開始合作把馬路描繪下來,由辰來把描好的馬路旋轉到跟地圖相同的角度,然後明顯又讓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良:「少了一條大馬路!」這個發現讓大家覺得辛苦了那麼久,瞬間覺得有意義了!因為大家一開始只是想到可能有一些建築的位置或大小需要調整,想不到大家會找到這麼明顯的問題,孩子和老師都好開心!這真的是進行探究過程讓人最開心的事了!我們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事情,而且這感覺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事實上除了馬路數量,角度也需要微調,不過我們也很佩服學長姐,地圖的正確性已經很高了!我們不需要做太大的改變,接下來就是加緊腳步繪製,把我們要新加入的美食地圖圖示放到地圖上正確的地方去。

  因為先前吃了老闆的早餐,大家對計畫早已更確定了方向。無論如何就是要製作家鄉的美食地圖,把這些好滋味大大推廣!訪問里長得到的資料實在太少,於是大家各自回去問家人,並分配詢問學校老師,希望獲得更多的資訊。看來孩子們仍然決定努力挖出樹林的美食介紹給大家。

  在各自回家尋求資源後,晴提出家人推薦寶貝熊便利商店附近的「樹子脚食堂」的餐點很好吃,自己也吃過店裡的炒飯和鍋燒意麵,百吃不膩,認為很值得推薦。晴另外補充:學校的姜主任也很推薦食堂裡的XO醬炒飯,如果有來訪客人,他都會訂XO醬炒飯請客人吃,人人都誇讚呢!班上同學聽了垂涎三尺,不過這麼好吃的店,除了晴之外,其他的同學都沒有吃過,沒有想法也無法想像,所以我們特地拜託姜主任幫我們訂購他推薦的XO醬炒飯,讓大家可以品嘗品嘗。

  在嘗過美味的XO醬炒飯之後,大家認為「樹子脚食堂」很值得放在我們的美食地圖上,由辰來負責這部分的工作。

  晴又提出:想起前陣子參加祖孫週活動,全校到春園農場參加活動,到了中午整個園區香氣四溢,園區一整排的不鏽鋼桶正烤著大量的烤雞,許多大人都前往購買,晴說很久以前他們家也曾經跟爸爸的朋友來過春園農場,他們在春園農場開心的玩了一整天,中午就是吃烤雞和烤肉,非常好吃,建議春園農場也可以加入美食地圖的介紹點,良和辰則是很羨慕晴可以吃過春園農場的烤雞,因為當天活動空氣中瀰漫滿滿香氣,真的太香了!只是春園農場的烤雞詢問之下價格不是我們能負擔得起,所以只能從網路照片介紹,再請晴多說一些自己的感覺,這部分地圖的製作工作,由良來負責。

提出學習需求:

  到底完成家鄉地圖,孩子們需要哪些協助呢?老師詢問學生想用什麼方法來做,良提出覺得學長姊的畫地圖的方法好像很簡單,提議想學習學長姐用的方式,其他的孩子沒有特別的想法,但覺得良的提議很好,也想學習之前的學長姐究竟是怎麼完成?有了學習需求,於是學習就開始了。

1. 簡易PPT繪圖:上一屆的學長姐學習的是PPT繪圖,老師用了大家認識的線條也簡單的卡通人物,讓小朋友嘗試用PowerPoint來畫圖,利用簡單的插入圖形、繪製曲線與直線線條、填色技巧、合併、群組功能,畫出簡單的卡通圖案。

2.八位元畫家APP:現在正流行馬賽克式的圖案,老師介紹另一套簡單的繪圖軟體,可以畫出馬賽克圖式的效果,也讓同學嘗試利用IPad的APP工作,體會Pad不只用來看影片、操作學習平台,還有很多好用的功能性的APP可以做很多事。

3.Sketchbook App:晴在繪圖過程中,卡通人物使用PPT畫得非常好,可是正式繪製美食圖示時卻一直遇到困難,感覺很挫折,試著轉換成八位元畫家還是同樣的問題,畫了3個星期,總覺得畫不好,因此老師再讓晴嘗試第三種方式,讓晴利用Sketchbook直接用手繪製 ,一開始晴仍然畫得很不好,老師發現是因為晴總是很急,沒辦法好好跟著線條畫,因此線條處理不好,圖示就顯得不夠精美,老師提醒晴需要更細心

  圖示的繪製遠比我們預計的時間還久,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孩子們仍在摸索怎麼把圖示畫得像一些,良畫的烤雞全是咖啡色,老師指導他用陰影及漸層來變化,外圍的線條用寶藍色也有點奇怪,建議他直接選取圖片上的顏色來調正;辰畫的炒飯進度非常緩慢,必須大量的米飯讓辰陷入困境,老師提醒他善用複製功能,可以複製出大量的東西,這解決了辰必需重複繪製的問題,省了許多時間,只是一顆一顆米粒排得好整齊,就好像是編辮子一樣,良看了也覺得太整齊了,老師要辰再看看原本拍攝的照片,思考如何修正,還建議利用「旋轉」的功能,可以讓米粒往不同的方向。可是晴一直卡著,只好單獨找老師,讓老師能陪著她繪圖。

歷程整理

  課程進到中後,一方面課程進行的方向已底定,孩子們也開始自己與同學共識過程後的實踐,老師提醒學生一邊進行家鄉地圖的圖示說明與標示,另一方面也開始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好在發表時,讓參加者明白我們是如何提出想法並一步一步完成,因為是同組合作,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歷程雖有相似但也未必相同,從中讓孩子可以自己反芻經歷過的學習,我們曾經遇過什麼問題與困難?我們想出了什麼方法?怎麼尋求幫助?怎麼找出解決方法等等,讓孩子慢慢記錄下來。雖然對他們來說紀錄與反思是困難的,所以老師與孩子一一對談,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時老師也幫忙記錄下來。

  反思的過程是辛苦的,學生喜歡在創作的過程中接受挑戰,接受建議與修正,對於自己想達到的目標也有想法,但是回顧與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耗了好多時間,他們並不想做,表達得草率或是不想回想,這讓我覺得很可惜,這讓老師學到,對於年紀較小的學生,必須思考如何立即性與快速的紀錄方式,那些深刻的想法與反省稍縱即逝,我想之後的課程我會用更多影音紀錄的方式幫助孩子立即記錄他們的歷程。

循環修正與完成

  作品修正與歷程記錄花了我們不少時間,慶幸在期中我們便共同討論,預定好了成果完成與發表時間,並一直朝目標努力。在小校與孩子一起進行探究課程,小組就是全班,學生需要在學習中一邊想辦法一邊尋找資源,因為本身的學習先備經驗是薄弱的,往往老師也必須是成員之一,在參與小組的過程中提問、試探與引導,維持孩子的動機並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方向。

  課間分享、相互建議與修正,循環了2次後定稿,孩子們經過討論依想進行的方向排列先後順序,依序分工,除了在社區地圖中增加了孩子們推薦的美食店,並修正了部分社區中的路與方向標,確認社區地圖方位,也更貼近實際社區的樣子。

成果報告與歷程分享

  回顧自己一整個學期的努力,藉由表達讓別人明白自己的想法,除了成果,我們加入孩子歷程記了的分享,這次的表達與上學年相較,表達得更清晰了,也接受自己「必須」並且「可以做到」站在大家面前表達與報告,讓孩子把在大家面前說話成為日常。

  在彈性課中,應用所學與尋找方法的能力是遠比知識學習重要的,沒有絕對的方式,過程中也可以轉向或修改,每一個歷程都是學習,反而是過程比結果重要了,尤其對中年級的學生而言,辛苦了一整個學期,完成了自己預定的目標就很厲害,由探究的過程中去明白實事求是的去解決一個問題,不是自己認知完成即可,而是在過程中不斷表達想法、實踐與聽取意見,成為一個能吸收、反思並具有判斷力且能表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