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社區家鄉地圖

感受:發現問題

訪問姜主任

  這次的訪問對象,需要對社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前幾年的學長姐參考文化局繪製的社區地圖,以在地人的觀點,將適合觀光客到此一遊的地點、美食加入到社區地圖當中,並發現地圖上的道路、位置跟實際有些許的不同,因此重新確定方位及道路,也將部分建築加以校正。感覺已經十分完整的地圖,我們還能做什麼?或許有別的地圖需要我們的協助?在思考訪問對象時,學生們提到應該要對家鄉有足夠的了解,而且對於家鄉地圖能給予大家想法及意見,討論中提到了里長、姜主任、易霖老師3個人選,大家在上學期訪問過里長,里長對社區的了解度是無庸置疑的,只是大家一致認為里長真的很忙,或許大家真的很需要他解答時再去問他會比較好;小朋友們不確定易霖老師對社區是否了解,再加上每次學生到社區探訪、認識社區時,總是看到姜主任帶領解說,看他熟門熟路,對家鄉位置十分了解,還能隨時補充故事,訪問姜主任一定是不錯的選擇。

想像:蒐集資訊

確定地圖繪製的方向

  從訪問中主任建議小朋友可以從幾個方向出發:

1.增加原有地圖中的新地點:去年的學長姐增加了社區美食,建議如果要推廣觀光,住宿也是一個重點,附近也新開了一個可以釣魚的休閒魚場,還有寶安宮公園附近新設的體健場及農場,這些都可以加進去。

2.延伸之前農漁產品手冊,小朋友們可以把社區中的農漁產地進行標示並將可購買伴手禮的地方標示出來。

看起來能夠增加的地點還是很多的,今年我們班上的學生人數較多,大家投票過後決定這兩個方向同步進行,小朋友也發現依照文化局的地圖繪製的社區地圖,在繪製農地時,可能有許多地方需要修改,決定如果製作的時間充足,要將地圖好好重畫更新。

實踐:

蒐集資料去

  樹林里雖然是小朋友每天都會經過的地方,然而急忙地上下學生活,孩子們並沒有過多的心思去注意道路周遭的風景,我們讓孩子在到校的路上進行拍照,將自己所要畫的景點拍攝下來,再試著練習畫畫看,從拍攝的照片畫成圖片,複雜的線條如何要如何取捨,才能畫出既好看又相似的圖呢?一開始小朋友繪圖線條總是無法掌握,電繪和手繪不同,需要和資訊工具花很多時間相處,才能摸索出隨心所欲的方法,看似簡單的外框線,也花了學生很久的時間才能拉的與照片相近,可說十分需要耐心,也考驗學生的細心度,學生在過程中會與夥伴相互詢問,有些學生找到了訣竅,也樂於告訴同學新發現,彼此教學相長。

階段性觀摩與問題解決

  繪圖大約花了學生幾週的時間,每隔一段時間大家便一起在討論桌前,分享彼此的進度,一方面相互欣賞,也學習彼此的方法,有些人可以畫得很仔細,便分享如何放大和拉好線條,而有一些孩子的配色很有想法,他們也提出如何找出合適的顏色,而遇到困難的孩子在這些時候則提出自己的作品很難處理的地方,請大家一起來幫忙解決。在成品尚未完成前,階段性的相互觀摩讓彼此的繪圖技巧進步得很快,有些孩子畫出了心得,願意挑戰畫空拍的社區路線圖,也有孩子畫了2張以上的社區景點。

新任務~找尋神秘的五營

  社區新景點與農特產標示告一個段落,距離學期結束尚有幾週,擔任重責大的瑀仍在辛苦畫著大地圖,然而經過長時間的繪圖,孩子們對自己漸漸具體化的成品越來越有信心,但也因為精細的工作顯得疲乏,姜主任提議另一個需要四年級學生們放在地圖上的標示———守護社區信仰中心寶安宮的「五營」。這些地方連老師都沒過,總是聽著耆老說著五營,但具體位置其實大家都沒正式走過,班上的12個孩子也只有2個聽過關於五營的傳說,大家決定走訪社區,找找就在自己所住的家鄉中,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的五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