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秀梅老師

班上有3個特殊需求學生,閱讀、認字完全不行,2個家庭功能失衡學生(一個完全沒上到、一個時常請假),有一定要陪伴才要做的(軒、瑜、旻)。

有任務一出就做完的、只在乎攻城掠地、不在乎學校獎勵(宥、崧、原), 上課的引導課程學習難以顯現,因為每一次都是還沒上課就都全做完了,任務一出就秒做完。

改變原本上課以難文為主的方式,大量用孩子喜歡的文章當作課程內容,如:公車旅遊文本搭配台南公車遊戲、yubike 文本認識腳踏車的結構,空氣鳳梨一起來學簡易的空鳳吊飾,

跑酷文本搭配全國跑酷競賽與電影與電視劇中的跑酷比較(高度安全防護下才能進行的運動)

面對需陪伴的孩子:除上課時間,開放其他時間到資訊教室,孩子都是想去的(因為是午睡時間)

面對特殊需求學生,鼓勵但不強求完成度(沒意義)與正確率(只是變向促使孩子違反自主學習),

而時常不在校的孩子因總是缺課,他們到校時也是其他各科老師想約的常客,能課餘陪伴的時間也極少。只能於課餘遇到時,鼓勵多多自學。

面對求快亂猜的孩子,使用柔情攻勢:一起約定很小很慢的目標:正確率一起來減C升B,努力讓自己由20%到30%,或由30%到40%,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年級這批孩子很特別,兩個月轉進了6個孩子,成長率100%,正因為如此,全班長時間處在「必須一直相互適應的狀態」,原本的孩子對轉學生的陌生、轉學生在教室中的浮動、焦躁、衝突,在在考驗孩子與老師的應變力,於是首要3任務就是穩定全班,讓班上同學能靜下來願意閱讀;讓轉學生學會使用載具,能隨時進入學習狀態,卻又要能遵守規範;先提高學生動機,讓完成度提升由獎勵增加成就感,讓班上進入隨時都在做品學堂的狀態,相互提升。因此在課堂上開放讓孩子選文機率增加,降低課堂引導題型的難度,讓孩子有成就感。

  另外發現幾個孩子十分優秀,不只閱讀理解力好,完成度也不用讓老師擔心,在課堂解題上很容易成為孩子解題的參考,幫助孩子完成挑戰,而不比較、無競爭關係;無小幫手關係是促成願意相互分享的原因,願意把最優秀的自己跟同學分享,享受自己獨特的想法被看到的成就感。

  快速通關下課去,互動平台中收到的教師回覆視同完成任務,任務全部完成完成後開心下課去,有典範支持不擔心,把完成任務當作習慣,全班都能一起完成任務。 


現況:M字化兩極的

1.前1/3十分優秀

2.後2/3放棄(動機低、文化刺激少)

3.成員組成複雜(缺課、一半是這學期轉學生、特殊需求)

策略:

•加強獎勵宣導。

•優秀學生是穩定的,先引發所有學生動機為優先。→題型難易度降低,增加學生成就。

•讓學生忙碌,期限內完成、下課前總確認。

•轉學生對PaGamO有基礎,感受到品學堂不同級別的虛寶。

閱讀引導參考模式(一):

1.問不懂:針對學生應該不懂但是可以快速查到的答案優先。如單辭讀音、字義、找文章位置。

2. 善用科技平台互動功能,給任務、提供對照、學生互傳。

3.由簡至難:前3題易,後1題難,提升優秀孩子興趣。

閱讀引導參考模式(二):

1. 指導解題策略:部分題型給提示,引導畫線、優質解題典範(誇答不誇人)、善用Google大神、善用載具功能。

2.上課有意無意的任務獎勵確認。(你收到了嗎?要記得換喔!)


學期實施後的進展

1.完成度提高、大部分學生引發興趣,漸漸不用提醒。

2.前1/3正確率大提升,破70%,欣慰呀!

3.下學期會先維持原策略。

學生喜歡的文本:大象表演-馬戲團的悲歌、咬人的貓

  學期剛開始,大部分的學生尚在收心當中,選擇這一篇「大象表演」是因為孩子們喜歡馬戲團,而這一篇文章闡述著馬戲團中厲害的動物表演背後極不人道的訓練過程,文章內容不難,學生也很有興趣,但是文章內容孩子半信半疑,我們便一起從新聞及國語日報中,找到更多關於馬戲團訓練動物的報導及文章,發現資訊很多,也發現很多先進國家紛紛開始訂定保護動物禁止動物表演的相關法令,這些消息使孩子有了不同的思維,在期待欣賞馬戲團之際,想想背後的辛酸歷程,或許其實有更多的表演跟馬戲團一樣的精采。

  咬人貓的開頭用有趣的寫法引起小朋友的興趣:恭喜你被貓咬了!豬籠草科這一類吃肉肉的植物本來就是小朋友很有興趣的話題,尋找一些網路資源,讓學生延伸閱讀,學生就能學得很好。

  學生喜歡的文本很適合用來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答題動機,混合在課堂中可以增加課堂中的樂趣。

大象悲歌!大象的血淚表演 不為人知的揭殘內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pdf

翻譯文學:愛的教育-小小愛國者、非洲足球先生

  關於翻譯文學,許多的名詞不是學生的生活經驗中會有的,如這篇文章中的西班牙巴塞隆納港、熱那亞、義大利、瑞士、帕多瓦......還有屬於翻譯文學的特別語句結構等,因此儘管只是簡單的名詞,不影響閱讀內容,仍然會發現國際議題或翻譯文學時常是學生比較弱的地方,他們也大多排斥把文章看完。

  面對類似的文本,我們會先讓學生提出他們不懂的語詞,提出不懂、查詢、團討理解,或是老師提問、查詢、團討理解,先解決不懂的詞,再重新閱讀,通常孩子們能讀完一次完整的文章,文義就都懂了。

  小小愛國者者篇文章內涵前段在描述主角的成長過程中是如何艱辛與貧困,來映襯出儘管如此艱辛,面對自己的國家受到侮辱時,寧願飽受飢餓與貧窮也要堅守住對祖國的愛國情操。

  而非洲足球先生這篇文章更是敘述以足球員的身分阻止了國家內戰的英勇事蹟,儘管文本難度頗高,但是讀完之後讓人熱血沸騰,十分值得敬佩

生活中常見的閱讀文本~各種說明書:來聽北投說故事、校園團體訂票

   生活中常見的說明書類文本被認為是生活中應該要有的基本能力,往往習慣看說明書的人在處理生活上操作較能快速上手,像是吹風機、衣服洗滌說明、電器使用說明、商店優惠、遊覽地區導覽、地圖閱讀......等等,真的是時時刻刻都會遇到,平常大人總是代為閱讀了這些說明(有一部分大人甚至也不閱讀),小朋友們習慣直接聽大人講解,或是先試了不會再說,如此可能使得錯誤發生,如電器故障、衣物縮水或是金錢損失,這些閱讀的能力的確就是閱讀素養能力最日常也最有功能性的發揮,很生活化也很有用處,在這些文本中除了幫助閱讀者功能性的使用,也需要用到許多跨域的能力,發現數學也是生活上時常會遇到的挑戰,從結合生活情境的提問讓學生思考如何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解決問題,全班可以一起討論,就不再執著於是哪一個單元或是有沒有教過了。社會課程中的每個地方歷史、自然科中的化學物理反應,都可能在說明書中出現,覺得這些遠比課本中的歸納與結果說明實際許多,十分有趣。

古文白話本:莊子:外篇秋水、雜篇外物,閱微草堂筆記:鬼與酒

  古文白話本有一部分的學生很喜歡閱讀,猜想可能是因為這些文本有別於學生時常接觸的寓言故事或西方童話,以古代的東方為背景,帶著神祕的色彩,大多帶點鬼怪、謀略或隱喻,原想著想找出這些白話本的原文,讓孩子們進行對照閱讀,但是最後總是做罷,一來是因為課堂時間有限,二來則更擔心壞了學生胃口,或許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讀到了原文,會驚喜於自己原來對文章有印象,讓艱澀的古文閱讀不至於產生太多排斥感,其實只是寫法不同,古文與白話之間沒有無法跨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