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黃昏的台北橋〉 李玉花
台北橋小綠人燈下流瀉的機車,像瞬間破碎的拼圖,在眼前飛逝而過,片刻模糊、卻又抓不住。
數十年來,我也是台北橋上拼圖的過客。年輕時買下市場攤位,賣刈包和淡水阿婆魚丸。當年關渡橋尚未建造,卻執意想賣淡水魚丸湯。補貨必須仰賴台北橋,趁著午休時間,騎車一趟來回耗掉2小時。每天以大骨熬煮成湯頭,魚丸湯加些芹菜珠,弟弟自磨的胡椒粉,適量香油,有時客人要求加料酸菜,更是絶配的回憶。
原本三重好吃的刈包皮、饅頭、包子,因擴廠搬到新莊,每天晚上得開車經重新橋去補貨。刈包皮有冷凍跟現做,當然現做Q軟好吃,内餡好的花生粉,會引誘饕客聞香而至,更少不了香菜做配角。
八里黑毛猪三層肉,優質醬油,葱、畺、蒜、酒、油葱頭爆香、冰糖、五香少許、滷到肉質入口既化,香氣瀰漫,刈包它就是一道能當主食或點心的佳餚,鄰居常隔著厨房窗户説,好香喔!
刈包内的靈魂「酸菜」,先用大桶清洗多次,否則吃到沙粒,「ㄎㄎㄎ」可會倒盡味口。炒、滷都要有技巧,餡料老公親自掌厨堅持他的sop,炒酸菜要保留酸味,微甜香脆適中。有客人還專來買炒好的酸菜,回家配飯或佐麵。
每到下午學生下課下班,生意好時、時間拉長。某天兒子放學返家來電說,「媽媽我肚子好餓,捨不得在外面買東西吃,進廚房摸電鍋是冷的,」我一聽到「電鍋是冷的,」內心一陣不捨,忘了家有正在成長的孩子,隨後忍痛捨棄生意,時間留給家庭是另一種所得。
少了做生意的喧騰,多了時間漫慢悠遊,黄昏走堤防運動,不經意漫步台北橋,仰望紅透半邊天,路過好奇駐足觀看,層次不一的火燒雲,帶出好長好長一條層次分明彩帶。如模特兒在天空幻化羽衣,時而火红、粉紅。上下或左右偶有片片烏雲游移,不遠處,又飄來雪白雲朶清明磊落,擾擾嚷嚷中,各自撿拾人生碎片,台北橋上望遠求近,有佛照耀,黄昏離黎明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