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顏艾琳 老師
合作單位:三重東區圖書館「人人三重」寫作班
基督教芥菜種會社區力點線面《公民記者培訓課》
那時居民最怕颱風,聽媽說有一次颱風夜,雨越下越大水都漲到床鋪,半夜趕快到附近有「半樓仔」的人家敲門,到上面躲雨等水退才下來。過後,媽媽一再感謝,那戶人家只說同樣都是「出外人」,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我的隔壁常是一攤賣竹筍的老板,來自陽明山,因缺少水份和泥土掩蓋,竹筍常帶苦味。只要出來擺攤,他就叫賣「ㄇㄞ苦ㄟ竹筍」。某天有位女客人靠近問,老板你不是説你的竹筍不苦嗎?昨天買回去煮,我老公説湯很苦。老板回答説;我沒騙妳呀!有跟妳説;「賣苦ㄟ竹筍啊!」站在後面女客人的老公聽了,對他老婆説「傻瓜。」
為了找到家鄉味的韭菜,她跑了好幾家菜攤才買到。因為講究食材、用量實在、口味道地…她的韭菜盒深受歡迎,半天就能售罄,賣個一百多個不是問題。但,在夜市討生活,畢竟得看老天臉色,隨著外送、網路購物興起,夜市人潮也迅速減少,剛好2019年龍門路有家麵店想頂讓,曙萍鼓勵她創業,這家店在許多人的幫忙下誕生了。
年節做到熬夜是無可避免,但是早上都爬不起來,兄弟姊妹是兩個房間排排睡,父親不打女孩,哥哥們賴床總要等他掃把頭揮起來才迅速從隔壁翻過隔板到女生房間睡眼惺忪、踉蹌開溜
一瓶難求的養樂多,按訂户數領貨,某天在配送的路上,有位太太叫住我,説要買養樂多,我報以微笑説抱歉,公司目前嚴重缺貨、除了基本訂户,其他一瓶都沒得賣,她回頭指著我貨架,那不是還有2瓶嗎?我解釋那已破損,可拿回公司換良品,沒料到那位太太堅持以原價買,我因感動她的誠懇,低於原價賣她,雖虧錢可也培養出交心的友情。
由於乾麵和湯的組合既美味又平價,藍領白領都愛來這用餐。甚至不辭千里,專程來吃的亦有之。而工業區早先產業尚未外移前,半夜凌晨常有貨運司機南來北往送貨,也因此大胖從凌晨四點天未亮開始營業,擄獲了駕駛們的心。
因為新冠病毒本土案例的失控,政府宣布第三級防疫規範,關閉了許多公共空間,甚至停止社區大學及餐廳內用等,突如其來的多項限制,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及收入,常日書坊也是受害之一,於7月底結束營業。其實茜茜在去年就懷二胎,四月中生下了逃逸線書室這間小分店,經濟拮据的情況下,老大常日書坊不幸夭折,命運的捉弄,真是讓人措手不及
在熟客中有一對老夫妻,他們的女兒結婚後搬到台中,但只要回三重就會跟爸媽來快樂屋用餐,有一陣子爸爸沒來,只有媽媽來買,某天陳志瑋從那位女兒口中得知,原來是爸爸過世了。「讓我感觸很深,那位爸爸人很好,每次都很熱情跟我打招呼。」陳志瑋說雖然如此,這一家人還是繼續來用餐,而且每次都開心的跟他說:「你看我又來了!」
多年的耕耘造就了一塊福田,自從2010年起,房東不再收取房租,包括教室、餐廳、辦公室等將近300坪的空間,就為了支持他們的志業發展。余素華表示:「房東了解我們在做的事,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所以給我們免房租,真的幫了很大的忙!更讓我們可以安身立命,從事教育志業的傳承。」
感謝本次作者群:黃金華、李玉花、徐正雄、劉淑嬌、趙奕瑋、蔡育琳、汪逸嵐 (隨意排列)
其他學員課程作品: 刊登於社區力點線面 / 主編吳素華
張蔭淥:我雖黑卻秀美 雙和在地母親河──瓦磘溝
林慧雯:撫遠街—被遺忘的邊陲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