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的軌跡
文 / 李玉花
民國58年初剛搬到三重,處處可見休耕的農田,當時的三和路四段尾,銜接仁愛街至溪尾街,這段尚未造路,雜草比人高。
落腳分子尾街、溪尾街、銜接竹林寺圳溝的下游,颱風一來、每逢大雨必淹,甚至大水數天末退的困境,某次颱風雨後,德林寺前圳溝水淹路面,有位女外務朋友,騎脚踏車滿載貨物,誤判路况直接騎進圳溝,腳踏車躺平溝底,人與貨物載浮載沈,所幸水不深、經路人緊急救援,得以平安。
那年颱風又來,風大雨大加上石門水庫洩洪,水深差三階梯就上二樓,孩子坐在陽台踼水,滑得笑聲綿綿,大人煩惱沒水沒電,無法抽地下水,只能至樓頂接雨水洗衣煮飯,巷口的圳溝把水吃飽吃滿,道路如溪流。儲糧用盡,雜貨店的民生用品也被大家搬光,有錢買不到東西,但是夫家姑姑八口來訪,而我一家老小幾近斷糧,老公到樓頂拆下鷹架綁成竹排後,以繩索綁住、直接從上面往下推,衝擊力大、還把陽台欄杆撞凹,冒險擺渡到西門町某某影業公司求救,老董娘得知後發起愛心,到成都路媽祖廟,請善心人士協助,數人開小遊艇到數百户社區--美美新村--逐戶送飯團、飲水。以繩索傳遞二樓鄰居。老公在遊艇上當嚮導跟幫忙分送物資,有些鄰居認出他來,感激地跟他打招呼。
挨過數十載風吹雨灌的苦日子,卻也深刻記住風雨過後,家家齊心協力,將屋裡泥沙淤水奮力往外推洗的情景。雖然每逢水災必有損失財物,當看到大家拿著水桶、掃把清洗街道時,表現出民眾對生命的韌性。
這十餘年來不再淹水,已成新北一顆發亮的新星,路通、公車、捷運處處通達,不再是50年前剛搬來,要到西門町,一小時一班公車,挺著肚子帶一對兒女、走四五十分鐘路程。才到達「台北客運公車站」是歌林公司的前身,也就是現在的首都客運,後來工商業發逹、湧入中南部移民潮,人口漸漸密集。
建商大量建構房屋,有了大台北客運264,三重客運多線道營運、首都客運39路公車,當時三和路4段尾到溪尾街,中間的仁愛街段尚未開發前,公車直走碧華街,車庫和終站設在仁華里、里長服務處前後空地,站名美美新村。
70時年代常聽人説--三重埔大學--這個文雅又好聽的三重埔大學,其實在美美新村、終站就看得到的大肥池,專門提供種植疏果、秀英花、黄枝花、茉莉花極具三重經濟價值的香花有機肥料,爾後十大建設,香花漸漸被工業取代,碧華街上的三重埔大學也除役了,只呈現2囗大約長寬十尺、七尺寬,深度因已停用,幾次淹水早已淤泥滿佈,不知深幾許。
碧華街頭,即是惡臭聞名三蘆的牛皮工廠,染織工廠佔地很廣,每天數十個工人,把取下來的生牛皮,浸泡消毒、染整、曬乾,沒有環保意識下,搞得惡水處處,早期居民應該記憶深刻,走經此處必是掩鼻快步通過,政府提倡工業改革,皮革廠遷移,除去雜草爛泥,仁愛街未段、埋涵管銜接下水道,道路鋪設完成,公車改道走仁愛街,建商各自蓋起幸福藝術華廈、金亞殿堂聳立天際,還給居民一個清新美好的居所。
三重地名有的因早期地形而命名,或是紀念先民農業開墾,以原籍貫有關命名,後來更為取其華麗好聽:早期友人問起住哪裡?都習慣稱分子尾,其實是分子尾街,後來有了碧華國中,碧華國小的啓用,改為碧華街。
永安北路硬是把三重、蘆洲一分為二的圳溝,下水道銜接至蘆洲永安南路,道路鋪成,一段鄰徐匯中學捷運一號出口,二段緊臨徐匯中學、捷運站二號,出口徐匯廣場、左邊雙號是蘆洲的疆界點,右邊單號通美美新村,三度更名永安北路二段,處於三重的邊陲。
徐匯廣場越過永安北路左轉,經過華南銀行,往前望去顯眼的招牌,短短500公尺的碧華布街,(布燈)高高站路邊招搖,布街早期專做紡織、染整工廠庫存碎布,也有永樂市場打下來退時的庫存,老闆賺了錢開始進整匹布,貨物齊全、物美價廉慢慢做出口碑,布街都是透天厝、樓上住家,生意鼎盛時,甚至將二樓牆壁打通、裝設鐵門,貨車直接停靠店門口,布匹從二樓丢進貨車或吊上、省去人工體力,就在家庭與生意双顧下,外銷南非、東南亞、印尼國家達到巔峰,〈港澳〉也成了中國第三地轉運站。」
過了全盛300家的年代,現在僅存一半商家,大部份已傳承第二代,年青創新,藝改文創產業,以布DIY教學,如銀冠布行以客家花布為特色,做成新娘創意的帶路雞,宜佳的布巾加一條帶子,輕巧方便攜帶、隨時可變成環保購物袋,多元的姑嫂玩,內有創意手作包,各種針線、鈕扣材料,真善美彩繪教學、嘉虹的電繡加工,東村建設公司更隱身其中。13年來籌備布街促進會,每年舉辦萬聖節親子童玩,布搞怪的創藝種子,創造出碧華布街布牛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