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嗇宮正殿一覽,邱胤翔/攝
自古以來,先民面臨無法解釋之災禍時,總會尋求宗教、神靈作為精神上慰藉與依託,古時,神農氏嚐百草、教導群眾耕種技藝,不論於農於醫皆貢獻頗豐,在其逝世後仍為人們所感念,甚至建廟祭祀之,自古以往,先民總是不忘在收成前後辦節慶、備牲禮、行祭祀,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久而久之,這些活動亦不知不覺間,成為地方的文化與習俗,甚至有了不同的表現形式。
位於新北市三重區五谷王北街的先嗇宮又名「五谷王廟」,可說是三重最著名、最古老的廟宇,今日若觀察其週邊的校園、公園、街區等名稱,舉凡興穀國小、神農百草公園、五谷王南、北街等,皆可發現其名稱皆與農有關,其故事與背景可謂大有來頭的呢!
先嗇宮銅鐘上刻有捐贈者姓名
邱胤翔/攝
早年新莊因港口便利,成為北部較早移民開墾、聚落群居之處,然而因為人口愈趨飽和,過剩的人口逐漸向未開發且多為沼澤地的三重埔邁進,三重埔之「埔」為沙洲平原之意,若依開墾順序來看,分別為頭重埔、二重埔、三重埔,當然,隨著開墾工作如火如荼進行,不少與之相關的地名、聚落、信仰、祭祀圈等亦漸漸形成。
三重有規模之開墾多始於乾隆年間,乾隆10年(1745年)李姓先民由福建至二重埔開墾,為求五穀豐登、開墾順利,群眾遂由福建恭請神農大帝神像來祀,而後建廟於新莊區大漢溪畔交界(約於今日金陵女中後),後又屢遭大漢溪水患沖毀,改遷至五穀(谷)王村,日治時期五谷王王廟改名為先嗇宮,「先嗇」之名來自八蜡的農業神,位居首位,便是廟中所奉祀的神農氏。
先嗇宮自有清一代興築、搬遷、整修、重建至今,已有將近300年之歷史,宮內從原先主祀神農大帝,至今,所祀之神祇亦隨著不同歷史背景、環境、民眾需求而有所增加,如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保生大帝、太上老君、三官大帝、盤古大帝、伏羲大帝、軒轅黃帝、延平郡王、文昌帝君、註生娘娘、月老神君、農稷帝君、玄女娘娘等……。
先嗇宮Q版神農大帝,邱胤翔/攝
前往先嗇宮參觀或聽聞神農大帝之故事,大家一定抱持著些許疑惑,為何會有諸多不同版本的神農大帝呢?皮膚色、紅色、綠色、黑色等不同顏色的背後又有何種故事呢?
首先,膚色為年輕時的神農大帝,膚色與大眾無異。
紅色膚色則有兩說,其一,相傳神農大帝孜孜不倦的教導群眾農耕技巧、發明農具,亦親自下田耕種,經年累月被太陽曝曬而使其膚色成紅色,另一說則為農耕器具發明後豐衣足食、吃飽喝足,因此呈現容光煥發之面貌。
綠色膚色,亦有兩說,其一為神農嚐百草,毒素初於身體內呈現,漸漸使膚色轉變為綠色,第二說則為其早年食草木、禽獸之肉,長年營養不良而呈現綠色的容貌。
黑色膚色,對於黑色膚色之說,普遍皆認為神農大帝親嚐百草,最終導致晚年積毒已深,故膚色呈現黑色之容貌。
不論膚色之變化、各說法背後之故事,神農氏嚐百草、造農具之貢獻以及成為祭祀神祇所衍伸出之種種節日與慶典皆是在地數代人們的記憶中
先嗇宮重修紀念碑,邱胤翔/攝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每逢水、旱災時則被呼做兇年,民不聊生,而三重之產業直至日治末、戰後初期仍以農業為主,供需鄰近城市甘蔗、蔬果、稻米之所需,然而,由於三重地勢低窪,逢雨必淹,導致水患頻傳,農作物因而時有歉收之記載,因此對於祈求風調雨順、大豐收之寄託與依歸更顯得必要,除了維持神農祭祀信仰外,年年神農氏之誕辰亦有蔚為壯觀的「大拜拜」,因當時三重普遍人家多以務農為主,因此在大拜拜時全家老少一起出動共向盛舉,號稱一天吃掉一條橋呢!。
然而,三重大拜拜隨時代之變遷、農業轉工、商業之發展、政策實施等因素而逐漸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大環境政策下的國防、反共、戰事等等,使政府鼓勵樽節開銷,每逢大拜拜時仍不忘招集地方鄰里、頭人,希望其勸導、節制開銷,甚至禁止公務員宴客,繼之,由於法規、地緣、地價等考量,1950年代後各式工廠三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使農業用地、務農人口漸漸減少,最後,若以民間層面來看,每每大拜拜透過招會仔招標,得標者負責出資宴請,然而所需之龐大之費用亦有不少得標者透過借錢、貸款籌措,使其澎湃而不漏氣,久而久之,亦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因此,綜合種種原因,大拜拜漸漸地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但也在地方耆老、居民記憶中留下不可抹滅的深刻回憶。
引用資料:
台北縣三重市公所編,《戀戀三重埔系列七三重寺廟文史》(新北市:新北市三重區公所,2017)。
【跨年比不上,舉債都要辦】瘋狂的年代,熱鬧的拜拜-三重耆老訪談紀錄之一(2018.01.12)。https://twttsanchong.blogspot.com/2018/01/blog-post_12.html
撰寫人簡介:
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
是金門人也是三重人
喜歡四處拍照旅遊、探索地方風情、深入了解歷史人文之美
大學時曾與團隊製作「我的坑道神遊記」獲第九屆國際華文暨教育盃電子書創作大賽–大專組第三名
研究所任職吳三連史料基金會–史料彙整與加值服務(2020.10~2021.11)、科技部計畫研究助理(2018~2022)
現職為三重社區大學學務專員&專案課程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