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品味
Good Taste
Good Taste
人與豬、馬、牛、羊不同的地方,在於人的生活除了講究三餐溫飽以外,還講究生活的品味。例如,有人以遊山玩水、蒔花植草作為人生的品味;有人以讀書寫作、作育英才為他的生活品味。宋代林逋隱居西湖孤山,以種梅養鶴自娛,人稱「梅妻鶴子」;唐朝的大梅山法常禪師,以草衣木食為生活,他們都樹立了隱士高逸的生活品味。
生活美學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也是生活品味的展現。雖然每個人選擇的內容和展現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一種價值,而價值的高低和社經地位並不成正比,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感受力和經驗。美學的內涵在於創意,在於啟發,在於包容和人性的顯現。而美學的形式在於秩序,在於規律,在於和諧,在於張力。生活美學是一種美感的生活享受,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享受生活,如果人活得很沒趣,活得沒有品質,便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現代社會上有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單調,原因就是他不重視生活的藝術,所以人生能多講究一點生活的品味與藝術,日子才會過得多釆多姿,生活才有意義。人因為美而活著,美學彰顯個人的品味和風格,在食衣住行育樂中,處處可以展現我們的美學素養。不用深奧的哲學理論,只要我們隨時用心去感受,美學自然存在生活之中。
培養生活品味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可以從學生時代就開始累積。例如:多接觸音樂、閱讀文學、欣賞繪畫、參與藝文活動...等,都是培養美學素養的好方法;或是藉由旅行探索世界、觀察自然風景與人文環境,也能拓展心胸與眼界。甚至由一個整齊乾淨的書桌、一本書上寫下的心得、一場與師長的深度對話...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都是提升個人美學素養的起點。當你願意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培養興趣、細細體會生活的美,未來也更容易成為一個具有品味、能享受人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