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湯問》
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語譯
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欣賞彈琴。伯牙彈琴,內心嚮往登臨高山。鐘子期讚歎道:「好極了,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樣!」伯牙又轉而心向滔滔流水,鐘子期又喝彩道:「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像長江大河一樣!」凡是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的,鐘子期都能夠從琴聲中聽出來。
問題
1.伯牙善於什麼?鍾子期善於什麼?
2.生活中發掘你的知音是不可多得的福氣,你有這種朋友嗎?
2.鍾子期死後,為什麼伯牙把琴摔壞,終生不再彈琴?
反思
原形容樂曲的高妙,春秋時楚國的伯牙善於彈琴,每回彈琴時,好友鍾子期都能聽出他琴音裡要表達的心意。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此生再也沒有人能這樣懂得他的音樂了,於是將琴摔壞,終生不再彈琴。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流傳後世甚廣,因此「知音」一詞就用來比喻知心的朋友。而文中「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二語,就被濃縮成「高山流水」,用來形容樂曲的高妙,後來也因這段故事,而用它來比喻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