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為胡蝶也。自喻適至與,不知周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語譯
從前莊周夢到自己變成蝴蝶,活脫脫就是一隻蝴蝶,還以為自己從來就是一隻蝴蝶,忘記了自己曾經是莊周。不久之後莊周醒來,發現自己又變回莊周,手足身體無一不是莊周。於是他就想:不知道是我莊周作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作夢變成莊周?
問題
1.假如你沉迷於網路世界每天只知道練功打怪,是否能體會到「莊周夢蝶」的感覺?
2.莊周夢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選擇。是否每個人都嚮往如此逍遙的境界?
3.作為主體的人究竟能不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
反思
莊子運用浪漫的想像力和美妙的文筆,通過對夢中變化為蝴蝶和夢醒後蝴蝶復化為己的事件來描述與探討,提出了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與虛幻和生死物化的觀點。雖然故事極其短小,但由於其滲透了莊子詩化哲學的精義,成為了莊子詩化哲學的代表。也由於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豐富的人生哲學思考,引發後世眾多文人騷客的共鳴,成為了他們經常吟詠的題目,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