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臉書舊文
易經真的是個很難懂的東西
不過假如要簡單的說,基本上它要說的應該也就是一種規律
自然界的規律
以人的觀點來看自然,幾乎所有的東西,時間空間,事件萬物,都是有規律的。有起有伏,有始有終。
其實也就是一個一個的圓。
只不過是大大小小的圓。
小至比原子還小,比霎那還快的圓。大至超過銀河系,長至億萬年的圓。
也就是陰陽相生相濟。
也就是成住壞空,大劫小劫,輪迴不斷。
而人生不過如蜉蝣,能掌握的,也只有那一些小小的圓。
即便是這樣,在人的意志中,要去理解所有現象不過就是一個圓,也有很大的困難。
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終,有聚便有散,有愛也就極可能轉為恨。
當年我開始行醫生涯的時候,接觸的病患中,有一些是即使我們盡了所有努力,仍然要看他們逝去的。尤其做的是頭頸部外科,有眼見荳蔻少女,言笑嫣然,經過疾病和醫療手段的摧殘,變為慘不忍睹,言笑困難,最後還是無法與天爭命。
我們知道醫療的限制。
我們也知道人有生必有死。
但年輕的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很多方法,以為自己刀法如神,可以與天爭命,我們把醫治病人放在第一位,以為自己可以搶到控制權。
但是我們並沒有。
也許到最後,你知道自己盡力了,但是盡力就是不夠。
你付出全力了,但是老天給你打了個叉。
年輕的時候,無法看透。有些逝去的人,是病人,也已慢慢變成朋友,或至少是相識的人。一開始有這樣的人逝去,總是無法自己。
有一些相處比較久的,到現在還會偶而映在腦海裡。
但是,馬上又會有新的病患,新的手術,新的事情要處理。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淡忘那些逝去的人。淡忘那些自然中的圓。
一直到哪天,你又再度被迫意識到那個成住壞空,那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就是圓。它沒有情分,沒有義理,沒有關說,就是那樣的圓。
後來從醫久了,慢慢的看山不是山了。也許世故了,也許隔離了,也許長出保護機制了。病人的逝去,慢慢地變成無法改變的結果,變成病歷上的記載,而不是刻在心頭的記載。
畢竟一個人的心頭,也經不起太多的刻痕。
再經過久一點的修練,也許能變成看山又是山,甚至山即是山又不是山了。可以悲憫人的逝去,但也理解這就是自然,這就是道。雲淡風輕和刻骨銘心,也許是可以共存的。
我有一些老師,可能有達到這樣的境界。
但,我還沒達到這個境界,就逃跑了。
不過我忘了,自然就是大大小小的圓,你到哪裡,圓就在哪裡。
也許沒有生死之分那麼重的圓。但是聚散,離合,來去,到處都有。
當教練,尤其是帶選手,我忽然發現,跟以前當醫者,好像也沒有兩樣。
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很多方法,我們用心在學生身上,我們以為自己可以幫助他們。
我們把幫學生成長放在第一位,想辦法告訴他們網球跟人生,盡力讓他們成為更好的球員,更好的人。
也許我們做到了一些,也許我們沒做到。
有時他們領悟了,他們進步了。
有時他們走開了,有別的更好的路。
感覺就跟治好了病人差不多高興。
但也有時,你想幫助的人其實並不領情。他們並不在乎你想要傳達的東西。搞不好,他們更不在乎你這個教練。
當然,我明瞭,付出並不代表有收穫。付出也並不是為了收穫,更不是為了別人的感謝。
但是,當你付出了努力之後,被你重視的對象打了個叉,或是根本就忽略你的存在。那個感覺,跟以前被老天打了個叉,其實也差不多。
跟當醫者時,你重視的病人逝去的時候。
好奇怪的,感覺是差不多的。
也許,當年我就應該要修練到老師的境界,山即是山而不是山的境界。
人生啊,逃到哪裡好像都一樣
我見圓而知其圓,知其圓而又無視其圓
繼續修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