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黯然也銷魂單戰八掌
第四招 乾坤大挪移
第四招 乾坤大挪移
2008 網球舊文
由之前高百分率網球的文章, 大致上對於整個單打戰術已經有一個瞭解...基本上就是從均勢中等待或製造機會, 然後攻擊...如果處在劣勢, 先求扳回均勢...
在高階的球員來說, 因為發球的威力都夠強, 因此, 基本上取得優勢的最佳手段就是透過自己的發球, 這也是最簡便的方法之一......
另一個就是透過接發球, 尤其是對方的二發...因為發球完畢時, 多半重心平衡回來較慢, 其實是處於較容易被攻擊的狀態, 所以如果能掌握對方的二發, 也可以在接發球就掌握優勢.......
高排名的職業球員, 基本上都有足夠威力的發球和接發球, 而且也有足夠的心理建設去在這兩者就搶先取得優勢, 而且, 在取得優勢之後, 他們也有足夠的武器去得分......
所以看高階的職業比賽, 一分多半在前幾球就能分出勝負...較少有底線僵持的情況, 但是, 這一些底線相持, 找機會進攻的球, 多半是一場比賽中, 尤其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中, 掌握勝負關鍵的球...
一般的球員, 發球優勢就沒有職業球員那麼明顯, 因此, 在底線來回對峙, 爭取機會的情況就更多了......
那麼, 底線相持球如何製造出機會攻擊?...或是逼迫對方產生失誤?...
最基本的方法, 如同之前文章說過, 採用高百分率的打法, 減少自己的失誤, 然後等待機會的出現再把握...或是對方耐不住而採用低百分率打法, 發生失誤...
這種是比較被動, 耐心等對方自己露出破綻的方法......
但是, 如果對方很穩定, 也和你一樣有耐心, 那麼不就打到天荒地老了???......
我記得多年前曾有一場大專杯單打比賽, 兩個橡皮糖對戰, 那一戰打到天昏地暗, 日月無光(因為時在打太久了, 一個球可以來回超過四五十球)...... 打到裁判脖子扭到, 後來決定轉行再也不當網球裁判......打到上了報紙, 說:" 本場比賽精彩不足, 但刺激有餘, 兩位球員韌性十足......" 等等......
所以, 這就是明教秘傳心法, 乾坤大挪移發揮威力的時候了......
乾坤大挪移最大的威力, 就在於製造對方的破綻......
就算對方招式完全沒有破綻可尋, 乾坤大挪移也可以在其中製造出破綻...
所以, 本招其實就是...在相持中逼對方出現破綻的方法...也就是說, 不是被動去等對方失誤, 而是主動在對方的防線中製造出機會的方法
前言說了這麼多, 其實在網球來說, 乾坤大挪移這招, 也可以很簡單的以一個字來說, 就是
變
主動不斷改變你的 pace
在相持球的過程中, 仍然保持 80% 高百分率球, 20% 低百分率球的分配, 但是, 在球與球的中間, 不要一成不變,例如對角就一直打同樣的落點, 同樣的旋轉和高度......
旋轉可以變: 大旋, 小旋, 上旋, 或下旋切球, 有時帶一點側旋...
落點可以變: 長角為基本, 但是也可以 3/4 場斜角, 發球線大角度, 中央, 甚至故意打的不長不短...
球路高低可以變: 高上旋, 或低上旋, 高高的漂浮切球, 或低平的切球.....
從最初階到高階球員, 這個原則一體適用......
這種不斷的主動變化, Federer 運用的最為明顯, 在他巔峰的時候, 幾乎沒有連續三個球會是一樣的 pace, 一樣的落點......Nadal 早期比較以不變應萬變, 以一個強上旋來對付所有來球, 但是在落點長短和角度上, 他也是力求變化, 這一年來球技越來越全面, 這種變化也更明顯...
這樣的主動變化, 會讓對方不容易輕鬆的打球, 跑位和判斷也容易出錯, 節奏也不容易掌握, 因此, 就算很穩定的對手, 這樣變來變去也容易逼迫他出現機會球, 或是出現失誤...
變化的方法, 大致有幾個方向:
一是左右方向的不停變化, 讓對方疲於奔命...
一是深淺和角度的變化, 讓對方腳步失準...
一是旋轉和球的路徑變化, 讓對方擊球點或時機掌握失準...
這些都可以依照你的程度和能力, 做適當的配合變化...
以下是幾個常用的套招範例, 可以作為參考:
一. 左右折返跑型:
這個說來簡單, 就是一球左, 一球右, 基本上是以底線長角為目標(如果你能穩定的打 3/4 場更好)...
不過, 這樣免不了要打不少低百分率的球...有時反而增加自己失誤的機會, 因此, 以下列情況施展為佳:
1. 對方腳步或體力差: 腳步差的對手, 光是左右跑就可以讓他喘或是亂掉的對手, 可以利用本招...體力差的對手, 這招用多了, 他可能會自動棄械投降...
2. 對方回球都偏中間的時候: 有些對手回球較中央, 容易運用此招...另外, 如果你的底線已經給對方有點壓力, 使得對方的回球都往中間來, 也就是說, 已然掌握了中場, 那麼可以運用本招......如果有 inside out 和 insidein 的正手, 這招的運用會更佳
3. 一般相持以高百分率球為主, 特別針對對方回過來的直線球, 打對角的大角度球
另外, 這招用一用, 也不要忘記不時打一個回馬槍, 讓對方的折返跑更加刺激...如果你一直一左一右的打, 那麼, 左左反而就是變化...
二. 前後失衡型:
就是以深球為主的相持球中, 故意出現一些短球...
當然, 如果你出現的是中央的軟軟短球, 那樣就不是求變化, 而是自己送給對方機會了......所以, 長短的變化, 一般需要加上角度...
也就是長角對抽中, 突然出現一個3/4 場或是發球線的較短大角度球......因為對方在習慣長角對抽, 不論是左右來回或是持續對角, 幾個球之後, 腳步會容易變成左右的跑動, 啟動的方向也容易習慣成左右的橫向...這種情況下, 突然一個較短, 角度較大的球, 很難會馬上反應, 變成向斜前方的腳步...
因此, 長球對抽後突然的角度短球, 會出現兩種狀況: 一是對方要突然轉變往斜前跑, 擊球點和時間會無法掌握好, 回球容易有機會...一是他往側邊跑仍然打的到球, 但是因為角度的關係, 他就已經離場很遠, 空出一大塊空場, 下一球根本回不來......最好的狀況是兩者兼具, 那麼下一球鐵定是你的機會...
這種方法尤其在面對站位很後方的底線防守球員,或是被你的球壓到後退站位的對手, 功效更大...
但是, 這招也有缺點, 如果這個球被對方跑到可以好好的打, 那麼他有更大的角度可以攻擊, 這時候有麻煩的反而是你...所以, 最好不要太快或太常使用, 如果可以底線對抽個幾球長球, 讓對方習慣後再用較好...
1. 正手對角長抽強上旋, 至少三球以上, 然後打一個大角度上旋......這樣其實只要調整你的球過網高度和角度即可, 同樣採取強上旋的打法, 只要你的正手上旋球夠紮實, 這樣變化不會太難
2. 反拍同樣對拉長球幾球之後, 打一個大角度上旋......因為一般人打反拍, 上旋沒有正拍那麼強(單雙反皆然), 因此, 要練好反拍強上旋大角度球的人, 較能運用本招......再不然, 單反以切球為主, 可以切長短球的人, 也可以在切幾個長球之後, 變一個低短的大角度球, 同樣有效
3. 反拍或你的正拍 inside out 和對方拉對角, 幾球之後, 可以變反拍切一個直線短球, 要是低平不會跳的短球...這球是個低百分率球, 角度也不大, 但是, 對於習慣在底線的對手, 或是正拍握拍較極端的對手(西方或超西方正手, 不容易處理低球), 這一球會有效果, 即使他打到也多半也只能挑起來, 造成下一球你的機會(對角長角)
4. 對於 NTRP 3.5 以下的球員, 也就是說即使你出現短球 對方也無法有效攻死你的時候, 故意長短混合也是很好的戰術......這時並不需要太要求角度, 只要在幾個長球後, 故意打個短球(當然不要太高), 那麼, 對方上來打也打不死你, 他如果不上網的話(這個階段的球員, 多半打完還會趕緊退回去), 下一球的對側長球通常就是致勝球......他如果上網的話, 下一球高吊球通常也是致勝球...
請記住, 這是低階的戰術, 同樣要在幾個長球之後實施, 而且自己要已經想好下一球要打哪裡(對側長球或高吊)
三. 混合旋轉型:通常是混合強上旋, 飄浮切球, 還有低平切球幾種球路, 讓對方節奏混亂......
切球的使用, 尤其是反手切球, 在這一招變得很重要......因為反手的威力畢竟不如正手, 要僅僅靠上旋的威力逼迫對手, 在反手側很困難...因此, 變化在反手側更為重要......
單反切球在球壇消失了一段時間, 再來也只有單反的球員會把反拍切球加入自己的武器庫, 例如 Federer, 但是, 近來越來越多的高階球員, 即使打的是雙反, 也會勤練單反切球, 並且臨場運用越來越多...例如 Murray就很明顯...
雙反的強上旋, 混合單反的切球, 如果切球又能變化深長的高飄切球, 深長低竄切球, 短低切球, 角度切球, 短球等等的變化, 就能讓對方的腳步和節奏都受到影響, 進而逼迫出機會球...
這種旋轉的變化, 如果加上前一項長短角度的變化, 效果更佳
基本配招例如:
1. 反手對角基本上旋長抽, 混合深長的飄浮切球, 及深長的低竄切球...落點不變, 以旋轉的變化為主
2. 深長球幾球之後, 變成一個短的角度低切球...這個球因為反手切長球和短球的動作幾乎一樣, 所以隱蔽性一般都很足夠, 突然的低短球, 對於雙反的對手, 尤其原本站位偏後方的對手, 效果更佳...
3. 類似前項第3點: 反拍對角深長切抽幾球後, 變直線低短切球...
這些變化的運用, 可以依照你本身的程度, 還有擅長的打法, 自行設計幾個招術組合, 然後, 平時就要練習, 把這樣的組合變化練習成自然, 比賽就可以視情況運用......
並不是在比賽的時候才隨意去邊想邊變, 那樣的話, 你變出來給對方的機會球, 可能會遠遠超過逼對方出現的機會球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