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網球舊文
打網球的基本是什麼?
答案可能有很多...
但是, 說 "揮拍擊球"(stroke) 應該是最基本的部份, 應該少有疑問...畢竟, 網球就是要用球拍, 把球還擊到對方的場子裡面去...
那麼, stroke 的基本是什麼?
答案又可能有很多...
但是, 說 "力量的運用" 是 stroke 的基本, 應該也少有疑問......畢竟, 不論是要求擊球的強度或是控制, 都要有適當的力量運用...
那麼......力量運用的基本是什麼?......
這就是本篇要討論的目標......
刀神這邊建立以來, 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其實就是在於力量的運用...
初學球友最常聽到的前輩建議, 可能就是:"要用腰力!!"......但是, 所謂的用腰力, 使用法門卻五花八門, 今天有個前輩這樣教...明天有個高手這樣調...常常讓新手們越打越疑惑, 不知如何是好......
我至少就聽說過好幾個說法(有的還是在球場上, 聽到旁邊有人大喇喇的在教新手說的..)......例如: 要手揮拍之後, 腰跟著轉出去, 才叫做用腰力......還有: 轉腰為主, 腰轉的時候, 手一起動, 腰手一起轉動擊球, 才叫做用腰力.......還有一些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只會自己比動作:"就像這樣啊!!!...就像這樣啊!!!...學我這樣揮啊!!........" (他也許揮的對, 也許揮不對...這種常見於選手轉職的教練, 也許自己打的很不錯, 但是, 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選手和教練基本上是不同的......)
哪一個說法對?...抱歉, 在我看來, 至少前兩者通通錯誤...這些用腰力的方法錯誤不說, 基本上, 所謂"用腰力"的說法就只對了一部份...
打網球的力量運用, 是要用 全身的力量 而不僅僅是腰力......
那麼, 怎麼用?
一. 力量的來源:
力量的來源, 當然是身體肌肉的收縮帶動身體各部份而來...在打網球來說, 依重要性可看成幾個部份:
1. 屈膝蹲低, 再伸直的力量(腿):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 loading, 要擊球前先屈膝蹲低, 再蹬地而起的力量...其來源是大腿肌肉的收縮, 但是, 也可以視為通過腳施力於地球, 而得到的反作用力
這個力量就是你要支撐體重, 作跳起動作等等, 同樣的力量, 非常的強大......
2. 腰的轉動(腰): 也就是所謂的 coiling & uncoiling......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份, 可以想成類似彈簧的樣子, 先把它擰緊, 會有更大的力量彈開......所以, 要擊球前, 腰和肩都要先往反方向作適度的旋轉( coiling), 之後在適當時機釋放( uncoiling), 會有更多的力量...
一般所說的"腰力", 指的大概約略是這個部份
3. 手臂手腕: 手臂, 手腕等等, 也都可以貢獻力量, 也是很多初學球友認為最重要的力量來源......但是, 與前面兩個主要力量來源比起來, 就算你的手臂像藍波一般粗, 有力的不得了, 還是比不上你的腿...
因此, 力量運用的好的人, 手臂的力量只佔所有的一小部份, 而這個部份多用在控制......
初學力量運用不佳, 尤其是沒有人教或是找到爛教練(台灣的爛教練真的還不少...), 只會用手臂的力量打球的人, 當然就會覺得用盡吃奶的力氣打球, 還比不上別人輕輕鬆鬆揮拍......
當你覺得你打球球拍重如泰山, 擊出的球卻輕如鵝毛...隔壁場的那個傢伙, 也許塊頭只有你一半大, 但是他揮舞球拍有如鵝毛, 打出來的球反而重如泰山......這並不是因為那位老兄有綠巨人 Hulk 的力量, 而是因為你自己不會運用力量的關係.....不用氣餒, 只要方法找對了, 你也可以作到!!!
當然, 力量光產生出來不見得有用...還要用到正確的地方......什麼地方?
當然是要想辦法把所有的力量傳遞到要打球的拍頭...
二. 力量的傳遞
這就要說到動力鍊(kinetic chain, 我之前都把它叫做動能鍊, 不過, 較正確翻譯應該是動力鍊)了...
動力鍊是什麼?
簡單的說, 人體各部份肢體, 是由一大堆的關節所連接而成, 因此, 幾乎人體所有的動作, 都需要不同的肢體及其間的關節, 正確的連動來完成...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 動作都無法順利做好, 任何一個關節的動作, 也會影響到別的關節......這種各部份肢體經過關節的連動, 進行動作, 就是動力鍊...
這其中牽涉到肌肉, 肌腱的運用, 還有關節的活動範圍, 限制等等...現代的生物力學, 尤其是各種運動的分析研究, 都會考慮如何建立一個最佳的動力鍊方式, 來最有效率的達到某些動作的功效...
剛剛提到網球擊球的力量來自全身各處, 所以, 在打網球的考慮, 就是如何經過整個身體動力鍊的傳動整合, 在力量損失最小的情況下, 把所有力量傳遞到需要的地方去...也就是, 把前面說的那些力量, 從腳蹬地開始產生的力量, 通通同時傳到拍頭...
很細節的部份, 在各別的打法中會有說明, 這邊就只討論幾個大原則:
1. 要依照順序:
傳動是一環傳給一環...一段肢體, 一個關節的依序傳下去, 無法跳過其中任何一個部份...
所以, 假設你要從腰傳到手, 就必須從腰 -> 軀幹 -> 肩 -> 大臂 -> 肘 -> 前臂 -> 腕 -> 手 ......如果其中任何一部份沒有加入, 力量就此流失, 動作也會變樣
2. 時機要正確:
傳遞的過程, 不能中斷, 不能暫停再開始......但是, 如果力量的傳遞要完整, 每一段也要有適當的時間差...
如果動作到某個關節就停止了, 力量一但消失, 就算再啟動也只有接下來後段的力量了...
不過, 要讓力量能損失最小的傳遞, 每一段之間, 要有適當的時間差...也就是說, 前一段動了, 下一段還沒動, 下一段要開始動之前, 前一段已經減速或接近停止, 這樣力量才能大部份傳遞到下一段去...
例如腰轉的同時, 軀幹跟著動, 但是肩關節和大臂(下一段)還沒開始動......瞬間之後, 腰開始減速到快要停下時, 肩關節啟動, 手臂才開始動, 這時力量已經傳到手臂.....
在力量較大的腿, 腰, 肩等等部位, 這個時機是很重要的......這個時間差, 有時只有數十分之一秒, 拿捏非常重要.....
3. SSC(stretch shortening cycle)的運用:
SSC的說明, 請見我另一篇文章...
簡單的說, 身體可以看成彈簧...各段之間也一樣, 前一段動的時候, 會讓後一段向相反方向拉緊, 下一瞬間會彈回, 這個彈回的力量, 如果可以整合同化到傳遞來的力量, 再傳往下一段, 那麼力量就會越來越大, 運用起來越輕鬆...
例如打正手拍(右手持拍者), 腰轉帶動軀體向左轉時, 手臂被慣性留在原地沒有動的話, 相對於軀體, 會往你要揮拍的反方向拉緊......下一瞬間, 由於 SSC的啟動, 手臂會向揮拍方向彈回, 此時再加上身體傳遞來的力量, 和你有意識的手臂發力, 時機抓的好, 三者可以通通合而為一, 繼續往下傳遞, 最後傳到球上......
這個大約就是力量運用的概念...
簡單的說, 就是腿發力(來源是蹬地的反作用力), 傳到胯腰, 腰轉軀幹動(加上 coil, uncoil的力量), 腰停(減速)傳到肩, 肩轉手臂動(加上手臂本身力量), 肩停(減速)傳到肘, 前臂, 腕, 手, 拍頭.....
這個是理想狀況, 也是應該想辦法達到的...一般來說, 如果能站好位置打的球(可以好好 loading), 或者發球, 應該都要能完全發動上述的力量...但是, 有些狀況下, 並不容許完整的發力, 這時候也可以從中段發力, 例如有些 running shot, 也許只有從腰, 甚至只有從肩來啟動發力, 但是, 基本的力量運用傳遞應該還是相同...
這個力量的發動及傳遞, 不僅僅適用於網球, 還有很多運動都很類似......棒球的打擊, 高爾夫球, 甚至武術等等.....在武術來說, 力量也源於腰腿, 如果只有靠手臂的蠻力猛打, 叫做笨力...從腰腿而來, 整合全身的力量, 發於一點, 才叫做 "勁", 發勁......
雖然細節有所不同, 但是網球最佳的力量運用, 也正如一種發勁
當然, 你也可以只用手臂, 用"笨力"打球......也可以手和身體一起轉圈圈, 像陀螺一樣打球......但是, 如果想要做到輕鬆優雅, 卻能發出強大的力量, 那麼, 就該練習正確的力量運用, 也就是網球的發勁...
各位不妨自行揣摩練習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