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百分率戰術指南三
底線二: 戰術分區
底線二: 戰術分區
2008 網球舊文
前一篇談到戰術球種選擇...
那麼, 影響到戰術球種選擇的因素有哪些?...
依照重要順序如下:
1. 我方所在球場位置
2. 對方來球
3. 我方能力
4. 對方所在位置
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兩項, 尤其是我方在球場上的位置...也就是說, 自己在球場上擊球的位置, 對於戰術上的選擇非常重要......
因此, 曾經有不少人提出過自己的戰術分區法, 當作比賽練球時的一個依據...
這些方法有簡有繁, 但是概念大致不會差太多, 我打算提出其中的三種作說明, 各位不妨通通試試, 依自己的喜好, 選擇其中一種當作自己的戰術分區...
在介紹戰術分區之前, 有幾個注意事項:
1. 介紹的是分區的概念, 實際的場上區域劃分, 還要依照個人的水準和擊球能力, 稍作調整......
例如假設你是 ATP等級的選手, 也許球只要在發球線附近, 就可以打出致勝攻擊球, 因此你的區域前後可以稍做調整......如果是初中階選手, 也許發球線左右只能算是壓迫區, 只能想辦法壓制對方...
2. 這個區域基本上指的是你擊球時的位置, 而不是球落地的位置......
同一落點, 軟趴趴的球, 和強抽重上旋, 球的跳動, 和你會去擊球的位置可能大有不同...
戰術分區一
本篇介紹第一種, 較為簡單的分區概念
說明:
這個方法很簡單, 把球場依照前後分成三區, 從第三區說起:
三. 僵持區(point building zone, neutral or defense zone):
大約在底線左右往後, 到底線後三四步距離......你的程度越高, 這個區域會稍往後退, 程度越低, 這個區會往前擴張一些...
這個區域應該是你在底線會打最多球, 最常在的位置...每個球開始的時候, 多半是從這邊開始...
在這個位置要做的事, 簡單說就是保持均勢, 伺機而動:
1. 保持均勢:
如果對方已經出現好球, 有壓制性的球, 或是你所在的位置較偏, 或是在跑動中擊球等等...這時在本區的目標, 是想辦法不讓對方獲得優勢...
真的很難打, 位置很不利的球, 要專心打防守球(defense shots), 想辦法讓傷害減到最低...
還可以站好位置打的球, 要想辦法打過渡球(neutralizing shot), 化解對方的壓迫...
2. 伺機而動:
如果球位尚可, 對方來球又沒有太大壓迫性, 那麼要想辦法從這邊給對方壓力, 造成接下來的短球, 進而讓你能控制這一分......
尤其是對方出現的 inside shots, 靠中間的球等等, 都是從對峙僵持轉變成主動的機會, 要抓住時機, 利用這些來球打出壓制球(pressuring shots)...
爭取下一球可以進入加壓區(當然, 也給對手自己失誤的機會...)...
但是, 在本區的壓制球, 是保持控制, 以足夠的深度, 落點, 及旋轉等等, 造成對方難打的壓制球...而不是想要馬上分出勝負的攻擊球......
除非你有像 Gonzalez 的猛爆性正拍, 而且還在狀況內, 否則請記得: 千萬不要在這一區打攻擊球...
二. 加壓區:
大致在底線前一步, 到發球線前一步左右......
同樣, 程度高的球員, 這個區域範圍會稍往後退一些...
在加壓區的球, 多半是已經讓對手出現短球, 自己準備開始要掌控這一分......尤其是位置接近中間, 或對方的位置已經拉開(不在他應該在的準備位置), 更是你的好機會...
因此, 在這一區多半都是用壓制球(pressuring shots), 讓對方疲於奔命, 自己失誤, 或爭取自己進入取分區, 打致勝攻擊球得分...
上網進逼球(approach shots), 正反手大角度球, 甚至 stroke volley等等, 都是這一區可以用的武器...
如果你可以掌握上升期擊球(hit on the rise), 也會有更多的機會, 讓你可以在這一區打壓制球......有些組合攻擊招術(例如 inside out 正手 + 下一球 inside in等等), 也都是從這一區的球當作起手式...
不過, 再強調一次, 這邊的壓制球, 目標是造成之後的攻擊球得分機會, 以及給對方(請對方)失誤的機會......同樣並不是想要一擊取分的攻擊球...這區的球如果都想要一球決勝負, 多半你的失誤會大大超過對手...
那麼, 在這一區就不能打攻擊球囉?...其實也不是...
在本區中, 有少數的球是可以直接打攻擊球的...是什麼球因人而異...基本上, 就是球位已經較接近前方第一區, 又是你擅長的球或是你的武器(例如正拍), 又可以早早準備好, 站好位擊球......這樣的球, 你可以直接打攻擊球......
一. 取分區(point ending zone):
大致是發球線前一兩步, 到網前的位置...程度高的球員, 也許從發球線前就能算是這一區...
在這個區域擊球時, 多半是打攻擊球, 尤其是可以好好跑到, 從容的打球之下, 目標是最好在一球內贏得這一分, 頂多再一球......也許是截擊, 高壓球, 或是正反手...可能打角度, 打向空場, 或是打向對方身後...反正, 就算這一球沒死, 下一球也要斃命...
當然, 也有少數例外, 譬如被對方的短球吊上來, 很勉強才打的到的球...或前一球沒打好, 隨便對方打的穿越球或灌球...那時就看你的反應了...
這樣的戰術分區, 基本上, 就是在每一區有每一區的目標, 有該有的打法也有不該打的球......
整個目標是從對峙僵持, 進而掌握機會壓制, 然後攻擊取分...
在這個過程中, 當然都歡迎對方自行提早失誤......掌握每一分, 進而掌握每一局, 每一盤, 然後贏下比賽...
看比賽的時候, 你如果稍加觀察, 你會發現, 在每個區域做不對的事的人, 多半是自行提早失誤的那一方......例如在底線後方想打死對方的人...(請觀察業餘的比賽, 因為在職業等級, 很少出現這樣的戰術錯誤...)
平時練球的時候, 有幾個階段:
1. 依據自己的程度, 先大致決定場上的分區
2. 在每一球擊球時, 先確認自己知道在哪一區
3. 一區一區練習該打的球
4. 練習區與區之間的轉換
5. 整體縱合, 在比賽時運用看看
各位不妨試試......如果認為這樣的分區法, 太簡略不符合你複雜的頭腦, 或是感覺彆扭, 不符合你的打法......沒關係, 我之後還有不同的兩種分區法, 你可以到時再試試......
戰術分區二
其次來看看一個較複雜的系統......
不僅縱向分區較前一系統複雜, 分為五區, 而且, 還加入橫向的分區:
一. 縱向分區:
1. 取分區:
從網前到大約發球線前2/3的區域, 在這邊打的球, 主要的目標就是以角度或速度得分的攻擊球.....
2. 加壓攻擊區:
從前一區往後, 到底線前三四步左右的區域......這個區域要打的, 是得分機會大的攻擊球, 或是能在一兩球內製造出得分球的壓制球...
3. 選擇區:
這一區的選擇彈性較大, 要看對方來球和自己的準備及能力為主......可能是攻擊球, 可能是壓制球, 可能是化解過渡球
4. 對峙僵持區:
一般是在一分開始或是雙方都沒有特別優勢下, 出現最多對拉的位置......在這邊可能是化解過渡球, 防守球或甚至壓制球, 但是最重要的是避免自己失誤或是出現對方的機會球(短球等等)...
5. 防守區:
在底線兩三步後方......這邊唯一的選擇就是防守球
二. 橫向分區:
事實上, 對一個球的擊球位置考慮(不是球落地位置, 而是擊球位置), 除了前後有影響外, 位置的左右也有影響, 所以也應該列入考慮......
因此, 球場的橫向區域, 也可以分為三類五區, 每一區看起來類似一個跑道:
A區跑道 :
球場偏中間的區域, 中線左右各兩三步左右的區域, 這個區域的球, 一般不需要移動太遠就可以打, 而且, 經常可以閃身用正手的武器來處理, 即使對方來球夠快, 還是能較從容的準備來打球......因此, A區的球, 一般要打的較積極, 打攻擊球或壓制球, 就算較快的來球, 也至少可以化解甚至利用對方球速反攻...
所以, 在A區的球, 應該是可以考慮較積極, 而且抓住機會掌握主控的球
B 區跑道 :
從單打邊線, 到A區邊緣為止的區域...左右各一區
如果你的對手夠好, 你大概最常會在這一區擊球......這一區的擊球, 一般就需要較多的跑動, 有時可以站好位置打球, 有時要在跑動中擊球...
因此, 要考慮你自己的移動和擅長邊.....如果你是從較遠跑動來打球(例如從右 C區跑到左 B區...), 或是在你的不擅長邊, 那麼應該選擇保守一點的打法......如果你的移動不長(例如從 A移到B), 可以站好打, 又是擅長邊時, 就可以選較積極的打法....
C 區跑道:
單打邊線外的區域, 也是左右各一區...
會在這一區打球, 多半是對手角度已經拉開, 你已經處於不利的位置.....因此, 大多以防守球為主, 最好能回的中央夠深, 或過網高一點讓你有機會回位.....
但是, 在很少的情況下, 這個區域也可以嘗試一些低百分率的拼球...例如實在跑不回來時, 偶而試一個 running forehand 直線穿越球, 也無不可......
這些分區的應用, 除了瞭解該分區應該有的擊球選擇外, 還要依照自己的球路, 水準, 作更適合自己的考慮, 然後在比賽時, 再依照當時來球狀況, 對方位置等等, 作最後的決定...
這中間的第一步, 就是要在隨時隨地, 都自然知道自己的擊球在哪一區......甚至是在對方球一打出來, 就已經在移位同時知道將在哪一區打球......因此, 有幾個練習可以參考:
一. 縱向分區練習:
請對場一位隊友送球......因為來球的判斷, 主要以球過網高度, 速度, 及旋轉為依據, 因此:
1. 送不同過網高度的平球, 你在移位擊球同時, 喊出將在哪一區擊球(可以用本篇的縱向五區, 也可以前一篇較簡化的三區, 或下一篇要寫的分區, 隨你高興...以下皆同)
2. 送不同速度的球, 你在移位擊球同時, 喊出將在哪一區擊球
3. 送不同旋轉的球, 你在移位擊球同時, 喊出將在哪一區擊球
4. 送混合不同高度, 旋轉和速度的球, 你在移位擊球同時, 喊出將在哪一區擊球
一但覺得自己能判斷是在哪一區會擊球, 就喊出來試試, 然後看看實際擊球的位置對不對......從最開始可能站好要打球才能判斷, 到最後也許對方球還沒過網就能判斷, 那你就成功了......
二. 橫向分區練習:
1. 同上述練習, 但是加強送不同方向, 角度, 深度, 練習盡早判斷將擊球的 A,B 或 C區
2. 請同伴送球, 練習從 A到A, B到A, B到B, C到B 區等等的移動, 抓住自己在不同區之間移動的準備程度
三. 縱合分區練習:
同上練習, 但是同伴要混合各種球路, 你要盡快判斷出將擊球的縱橫分區......例如一A, 三B...等等...
這樣練習到習慣之後, 自己隨時都知道所在區域, 和判斷擊球區域, 之後的球路選擇和判斷, 才能在一瞬間完成......
有人說,這也太複雜了吧,確實
那麼,下面再談一種介於前兩種分區之間, 並去蕪存菁, 稍做簡化的方法.....
戰術分區三
再來討論第三種, 這種複雜度介於前兩者之間, 而且我個人覺得實用度較高, 這個方法基本上分四區:
1. 高度決定區:
從發球線前幾步, 到網前的區域......這個區域的決定要件, 是你擊球的高度
如果你擊球的高度是高於網子, 那麼, 應該選擇攻擊球或直接得分球...應該要專注在這一球或至少下一球就贏這一分...
如果你擊球的高度比網子低一點或是差不多, 那麼合理選擇是壓制球, 目的要製造下一球的機會, 而不是太急於一球定輸贏
如果你只能在球已經很低了, 快要落地了才打的到球(多半你也不能站好好的打這一球了)...那麼, 這一球的目標應該是化解過渡球, 把球推深或回到空檔, 站好位置防守下一球...
2. 中央控制區:
前一區往後, 一直到底線前幾步, 而且靠球場中央的部份(約在兩邊中線到單打邊線的一半左右)......這一區, 是你應該要想辦法開始掌控這一分的位置...
應該選擇的是壓制球或攻擊球(當然, 還是和對方來球的強度有關, 不過, 這樣偏中央較短的落點, 你至少應該可以打壓制球)...兩個大角的長抽, 閃身inside out 或 inside in正手, 上網進逼球等等...
在這個區域, 你打兩邊的大角(底線和單打邊線角)都是高百分率球, 對方會而且只要球夠深, 回來的球多半仍然在中央這一區, 而且可能會越來越短, 也許下一球會進入一區.....正手好的人, 這一區的球多半能舒服的閃正手來進攻....
總而言之, 只要球一出現在這一區, 你的機會就來了...要好似拳擊賽的鐘響了一樣, 趕緊把握, 主動掌控這一分
3. 兩側個別區
前一區的兩側, 到略為超過單打邊線的區域...這一區可以依據你自己的特色, 喜歡打的球來打...可能是壓制球, 化解過渡球, 也可能是攻擊球...
在這一區的球, 不論你打的是那一種球, 一般落點選擇有三: 對角小角(發球線與邊線角), 對角大角(底線與邊線角), 和直線......可以依照你自己的球路, 喜好, 來決定這一區兩側的打法...
例如正手側可以考慮上旋打對角大小角, 反手側以切對方對角大角, 或甚至小球為變化等等...或例如有人在這區打直線很有把握, 也可以較常以直線進攻為主......在這一區, 可以因人而異, 加入自己的特色與創意......
在這一區的這三種打點, 都有機會為你的下一個球製造機會, 讓你贏這一分
4. 僵持區:
這一區的球, 就以和對方相持, 或化解對方攻擊, 避免造成對方的機會為目標......可能打化解球或防守球, 和之前兩種分區的僵持區基本上類似
5. 在這些區域以外的位置擊球, 例如很後方或者已經被拉出球場, 那當然就都以防守球為主了...
這幾篇討論的分區, 是以擊球位置為考慮, 如果你比較喜歡以球的落點來考慮, 也無不可, 就把區域稍作調整即可(往前往內收到場內), 考慮的方式基本上一樣...
事實上, 這種分區來作球種選擇的基本指標的方法可以說有百百種, 而且, 區域也並不是唯一球種選擇的指標......複習一下:
影響到戰術球種選擇的因素有哪些?...依照重要順序如下:
1. 我方所在球場位置
2. 對方來球
3. 我方能力
4. 對方所在位置
自己在場上的區域, 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也不要忘記其他的因素...
區域的概念, 大致不脫我所要討論的這三種.....
每一個球員, 都應該依照這樣的區域概念, 考慮自己的球路和能力, 還有自己喜歡的打法, 加入來球的影響, 對方位置和能力的判斷等等, 來東修西剪, 弄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系統, 然後在平時練球時試驗並勤練, 最好練習到變成半自動化的選擇......
之後, 也可以經過比賽來驗證修正, 不斷微調, 形成自己獨特的區域系統...
各位不妨試著弄出自己的一個區域系統, 列出自己在哪一區, 針對哪一種球, 對方在哪一個位置, 該有的球種選擇, 然後在練習時逐步把這些概念加入自己打球的反應之中......
到最後, 你的比賽整體的擊球, 就會是一種高百分率, 有系統有效率的戰術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