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書籍介紹
這兩天開始讀這本,我兒子強力推薦,怪獸教練強力審定,翻譯本熱騰騰強力上市的書
其實我才剛讀完第一章
第一章的標題是: 肌力與體能教練,教練還是科學家?
圖片中我圈起來的部分,是一看到封面就注意到的東西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實證的方式
要是我沒記錯, evidence based,也就是所謂實證的方法,最早就是用在醫學上,到現在越來越講究實證醫學的態度與施行
簡單的說,實證方法就是要考慮某一個問題的嚴謹科學證據,加上專家自己的專業素養與經驗,再根據病人的獨特狀況,做出最有利的判斷,找出解決的方法
這樣的模式,其實就是兼顧科學和人為因素的一種解決問題模式,從醫學也慢慢拓展到其他跟人有關的領域
例如肌力與體能的訓練
這其中,當然還有很多細節
各項研究的量浩瀚如海,如何尋找,如何做出科學證據的效度判斷等等 ... 例如之前貼過的那個所謂分析師的文章,就是效度很差的東西,離科學很遠,根本不能稱為證據來應用
還有所謂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跟經驗,在醫療界當然有很嚴謹的學習養成跟認證過程,也有很嚴格的繼續教育規定
所謂經驗,也不一定越多就越好,假如經驗沒有跟專業知識和科學證據掛勾,個人的經驗並不見得是有用的東西
例如某個密醫有一天打了病人一個耳光,那個病人第二天感冒就好了,從此他從經驗認定,打耳光可以治療感冒,之後只要有感冒病人他就打,打一次沒用就打兩次,打到第三次一定有效(因為感冒本來就會自己好)...這就是純粹經驗法則
這個聽起來很好笑,但是很多領域有類似的狀況,只是沒那麼明顯,但是其實同樣好笑(或是假如在現實世界,同樣可悲)
那麼醫界就算這樣,也還是良莠不齊(而且很多人更喜歡找密醫)
在其他某些並不嚴謹的領域,就更常可以看到水準笑掉你大牙的人,卻能洋洋得意的自稱專家,或是將一己的經驗當作世界,以管窺天而自稱專家的貨色了
例如健身網紅,自己練幾塊肌肉出來,就可以開課當教練了?
這些閒話先不提
本書的第一章,提到對於教練的定義跟需求,也非常有趣且紮實
提到的某幾個論點,例如 marginal gain(邊際收益),critical non-essentials, non contact coaching 也非常有意思
每天在某個部分增加一點點的邊際收益,長久下來就會很多...在每個跟你的重點(例如網球)有關係的細節上,也都進步一點點,那麼加起來也會很多
這個概念,教練應該都要解釋給高階球員了解
有興趣的不妨自己去讀讀看(假如你是教練,那麼請讀看看)
那麼第一章標題的問題,答案是甚麼?
當然是...
是教練也是科學家
在肌力與體能教練界,我知道有些老師除了自身力行之外,也就是期許他們的學生也可以身兼教練和科學家
可能是因為我的醫療背景關係
我非常的贊同這個結論
但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其實非常辛苦,需要學的東西汗牛充棟,要累積的經驗也山高海深,要花的時間更是天長地久
但是,這才是真正的專家養成
那麼,在網球教練界呢?
有沒有人在注重這種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有沒有人在想教練應該要身兼科學家的角色? 退一步,有沒有人想要充實好教練應該有的專業知識跟經驗,每天有一些 marginal gain?
光要求要達到教練的專業能力,就已經很不容易
教練兼科學家?
我想,網球教練界,比起肌力與體能教練界更是等而下之,這樣的專家,不能說沒有,但是,比例上根本就是鳳毛麟角
甚至連向這個專家路上去走的,也並不是很常見
反而比較多見的,是.....
自己從小打球打到大,不會做別的,只好靠自己的經驗去當教練,二十年前自己的教練怎麼教自己,現在就那樣去教別人,這樣的純粹自我經驗式教學
致力發展商業模式,怎樣吸引學生研究很多,但是教學內容萬古不化的紅頂商人模式也不少
跟一些有名球員想辦法沾上邊,靠著他們的名氣來廣為招徠,其實胸中無半點墨水的狐假虎威者,也不是沒有
用這些一點都不專業的態度,要乎巄乎巄初學者,耍耍周末網球員,賺個營生,假如可以讓大家都打得很高興,都享受到網球,讓人找到網球的樂趣,那也算情有可原
但是假如面對的是一些想要當選手的小朋友,想要達到自己最佳成就的認真球員,把自己人生很重要的網球部分交給你這個教練的學生
那麼請你們捫心自問
有沒有讓自己往這個方向去?
能不能達到教練兼科學家的角色,在每個環節每個問題上,給你的學生找到符合實證的,專業可行又針對個人優化的最佳解?
這很困難我知道
但是假如每天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做,每天的 marginal gain 就會讓你往更專業的教練方向走,往真正的專家方向走
假如根本沒有這樣的意願,每天只想著要多收學生多收錢,滿嘴荒唐言,一天混似一天,半點也沒專業可言,蹉跎學生的光陰,浪費球員的生命,誤人子弟
那麼 ....... 我想這樣的人是不會來看我文章的,所以只要讀到這裡,應該就不是我說的這類偽教練
其實只是讀了第一章有感
結果卻寫了一堆廢話
但是對於再次審視當教練的態度跟方向,也不啻是一個反省,也希望於其他領域的人,同樣有幫助
最近逛博客來又看到一本日本人寫的,也說是 evidence based guide to resistance training
雖然標題寫說破除你90%的錯誤觀念,顯然是譁眾取寵,不過還是買來看看
結果發現精簡的不錯,把一些重訓需要知道的概念,還有營養攝取要注意的概念,甚至還精簡了"肌力訓練聖經"裡面幾個動作的概念,都很簡明的,有引經據典的(evidence)講了出來
之前那本"調控力量",比較是教科書的概念,這本比較是科普讀物的感覺,很輕鬆就可以讀完
上一本如果看不完的(我也還沒讀完,因為動森還有 Xenoblade 終極版實在都很好玩...),也許可以考慮看一下這本
至於為什麼以我一個網球的專頁,最近都在介紹肌力與體能訓練的書
因為肌力與體能,就是你打網球的基本啊
並非只有職業球員要練,一般業餘的球員當然更是要練
肌力練下去,不但網球會打更好,還可以更健康,更愉快,預防老化,頭腦清楚,考第一名不用說,心儀的女生還會主動來戳戳你的肌肉.......
大家快開始練吧
補充 :
後來想到,最近值得看的還有怪獸的這本 "大重量訓練抗老化",這本也是很多概念寫得很清楚,一些最基本的重訓動作包括退階動作也有介紹
雖然目標是中老年重訓,但是對於初學者也是很值得一讀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