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臉書舊文
競技運動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
就是一直突破自我,一直超越界限
這一點,除了加強自己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部分更重要,就是克服自己的恐懼
人都會有恐懼,尤其是小朋友,表現的會很明確,不像大人一樣掩飾。同樣的,應付恐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逃避
那就永遠在原地打轉,繼續恐懼
這陣子一直想辦法要小朋友克服自己的恐懼,也許是怕被球打到的恐懼,也許是怕努力了卻還是做不好的恐懼,也許是怕滿足不了別人期待的恐懼.....
想要讓他們知道,就像曼德拉說的:
"勇氣,並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戰勝恐懼。
真正的勇者,並不是感覺不到害怕的人,而是征服了懼怕的人。"
沒有恐懼的人,只是個白癡。敢直面自己的恐懼並且戰勝它的,才是勇者。而認清那個恐懼為何物,做好戰勝它的準備,是智者。智勇兼備,其實也就是競技運動要教我們的事情,也就是希望小朋友參與競技運動,能培養出的特質。
不過,這對小孩子來說,好像很難理解,畢竟怕就是怕,要硬著頭皮去做,怕都怕死了,有可能只有越來越怕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甚麼好方法或是意見?又或者這多多少少是天生的特質?
前兩天剛好看到這個影片,小男生打針非常害怕,但是勇敢地伸出手,而且一直念念有詞鼓勵自己:
這讓我想到多年以前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支援某地區醫院到處去小學抽血,一天要抽幾百個小朋友。小朋友沒幾個不怕針的,哭哭啼啼的有之,閃閃躲躲被老師押過來的有之,毫不在乎的當然也有。但是大部分都還是要有人幫忙抓住手,否則一定會亂動閃避。
其中有一個小女生,我到現在都還記得
坐上位子後,哭的非常厲害,淚光晶瑩的眼中滿是恐懼,但是並沒有尖叫也沒有大鬧,是那種安靜地哭。雖然看起來怕得要命,但是她很堅定的捲起袖子伸出手,一點都沒有扭動,眼睛也沒有躲開,雖然還是有人幫忙按住她的手,但是就算針扎下去的那個霎那,她也沒有一絲閃躲的意思。
她非常害怕,但是她戰勝了這個恐懼。
要是當年我就已經當教練,一定要想辦法去遊說她來打網球,也許現在她就已經名滿天下。不過不管後來她的路是怎麼走,我想她一定能克服種種困難,挑戰高峰。
藉由網球,來把小朋友培養出這樣的勇氣,這樣的特質,來應付他們人生以後的挑戰。我想,那也就是競技運動的迷人之處,也正是當教練的挑戰與成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