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臉書舊文
我沒有要改寫棒球,棒球其實我一竅不通
只是,昨天看了 Moneyball 這部真實人物事件改編的電影,很有趣,也很有意思
其中提到的要能思考跳脫窠臼,勇於改變,頂住挫折就先不提
影片最後,總經理Billie Beane尋求總冠軍來改變棒球文化的努力還是功虧一簣,多少有一點消沉的時候。他的小胖子助理兼分析員,給他看了一段影片
這個影片也是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打擊不怎麼樣,跑的也慢的胖子捕手Jeremy,基本上可以上一壘就很高興了,很少往二壘跑。某次他奮力擊出一球,也許感覺打得不錯,跑過一壘想要繼續往二三壘跑的時候,不小心絆倒了.....
他老兄大吃一驚,趕忙連滾帶爬摸回一的壘包,怕被封殺.....等到他爬回一壘,發現附近的人怎麼都表現很奇怪,一站起來才發現...
原來他打了一個特大號的全壘打
於是他半尷尬半得意地繼續跑完全程
小胖子助理要告訴經理Billie的意思是,雖然他們做的改變最後似乎功虧一簣,但是其實造成的影響,已經跟全壘打一樣,只是Billie自己還沒有意識到
他不知道自己已經打出了全壘打
這一點非常有趣
也許有的人會嗤之以鼻,嘲笑他說連自己打出怎樣的球都不知道,顯然是塞到的。
也許有的人會認為,這是因為他缺乏自信心,所以完全沒有想像過自己會打全壘打。(事實上真正的這個人物,職業生涯的紀錄上,真的也就這一支全壘打)
不過,我個人比較傾向認為:
他在打擊的瞬間,沒有想到安打,沒有想到全壘打,只是全力地去打擊,只是專注地去打。
也就是心中無全壘打,反而打了一個全壘打。(也許之後他再也沒有全壘打,就是因為想要打全壘打)
就像經理Billie,他在做改變的當下,只是認為這是應該做的事情,也確信這個方向是對的,就全力去做,無視於可能會失業,無懼於名聲跌到谷底,反正就是全力做到底。
反而達到他自己沒有預期的驚人效果。
老子道德經有云: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是功或是過,是寵還是辱,假如你一直想到的只是這些,一直顧慮的只是這些"結果",一直汲汲營營的只是這些表面現象
假如你想到的只是自己可以有甚麼功勳,有甚麼獎盃,別人會怎樣誇讚你,打破甚麼紀錄...又或者得到就怕它失去,也怕的是怎樣的出醜,怎樣的失敗,別人的譏笑或辱罵
那麼整天跟你相處的就只有驚和患而已
你就打不出這個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全壘打了
還沒打的時候只想到要打全壘打,但是沒打好會怎麼辦?旁邊的人會不會笑我?打到了又會有怎樣的喝采?拿到怎樣的獎金?這次打到了萬一下次沒打到又怎麼辦?
網球比賽下場的時候也一樣
這個對手我應該要贏,萬一輸了怎麼辦?這個對手很強,我是不是打不贏?這傢伙上次我贏過,這次如果輸了會不會被嘲笑?贏了有多少獎金?輸了會被罰跑多少圈?
這些其實都不關你的事
唯有你先沒有了功和過的念頭,沒有了輸跟贏的執著,寵也不喜,辱也不驚。就是單單純純無我無他的全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專注地去打你要打的球,簡簡單單的就是去揮你的棒,揮你的拍
那麼這個全壘打自然就出來了
這場球也自然就贏了
打出來以後,你知道或不知道也無所謂了
即使沒打出來,沒有贏,或是你自己也不知道有沒有全壘打,這樣全力專注的做過想做的事情,也已經夠了。就算贏了很大的功績,之後也不需要居那個功,也無須沉溺於那個寵。
弗唯不居,所以不去
繼續期待下一次可以無忮無求的全心付出努力的時候即可。
這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
我想,也是棒球之道,網球之道,萬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