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百分率戰術指南二
底線一: 方向與球種選擇
底線一: 方向與球種選擇
2008 網球舊文
方向選擇
有了前一篇的概念, 再來就是要開始形成整個戰術的架構了...
本篇先從底線的戰術開始, 建立基本的方向選擇模式...
最基本的底線高百分率戰術, 如果以中分天下的球員來說, 只有以下三個原則:
一. Outside shots: 不改變方向
所有較深的, 較快的, 較不容易處理的離身球( outside shots), 原則上都回往球來的方向, 也就是對角回對角......這是較高百分率的回擊, 理由前篇已談過...
二. Inside shots: 改變方向
對於所有的向身球(Inside shots), 則可以改變球的方向
如前一篇所述, 對 Inside shots 來說, 回往原方向, 或改變方向, 都可以算是高百分率回球, 不過, 對於大多數的 Inside shots 來說, 改變方向的擊球, 是打向對方的空場(open court), 因此, 在最基本的戰術選擇來說, Inside shot 的回擊, 以改變方向為主...
另外, 這樣的來球, 尤其是如果球不深, 多半是你該掌握主動, 開始控制這一分的球, 因此, 可以盡量踩進球場, 甚至第一時間擊球, 主動掌控優勢...
三. Outside shot: 垂直改變方向
當然, 所有的 outside shot 通通回對角, 也會造成戰術太單調, 太容易預期......因此, 某些 outside shot, 也要適時改變方向...也就是, 對角改打直線...
哪一些來球可以選擇改變方向?...
主要是較短的來球為主, 其次是較慢, 壓迫性不強, 你又可以站好位打的球...也就是, 基本上你已經可以站好好在場內打的 outside shots...
這些球改打直線時, 有幾個要點:
1. 不是瞄邊線, 而是垂直改變方向...
意思是你打的方向垂直底線, 平行著邊線瞄準對方場地......也就是你的球路徑大約垂直對方底線......這樣可以讓你不要瞄太邊邊, 有多一點的安全範圍, 因為這樣改變方向的球, 左右較容易有誤差...
2. 這個球要以深度為主...
深度夠的話, 穿透性就夠, 也就會對對方造成壓力
以上是三個最基本的戰術原則, 不過, 對於偏安一邊, 有重武器的人來說(強力正手), 還有一個第四項原則:
四. 控制中場: 閃身正手 Inside out 及 Inside in
除了原本就是正手側的 Inside shots之外, 較短, 或較偏中間的來球, 即使本來是反拍的 Outside shot, 也可以閃身打正手......尤其是落點在球場偏中央(如動畫中的範圍)的來球, 都是開始用正手控制這一分的機會...
正手的 Inside out 和 Inside in, 都可以算是高百分率擊球, 而且, 只要能這樣控制中場來球, 贏得這一分的機會就很高
正手Inside out 的打法, 在另篇有提到......至於 Inside in, 基本上也不要瞄太邊, 留一些安全範圍, 以深度為主要目標
練習:
1. 先由對方送球, 要能馬上分辨出來球是 Outside or Inside shot
2. 對方由對角(正反邊)送 Outside 和 Inside shots, Outside shots回對角(不改變方向), Inside shots打另一個對角(改變方向)
3. 由對角(正反邊)送長短不同的 Outside shots, 練習分辨出可以改變方向的球, 改打直線(垂直改變方向)
4. 自由對練, 練習針對不同來球, 根據以上戰術原則回球
這幾個基本原則看起來簡單, 但是, 如果實際運用純熟, 在比賽時, 就可以毫不猶豫的依照高百分率來回球, 有一個很紮實的高百分率戰術基礎了......
光僅僅運用這些基本原則, 就算你的球技沒有絲毫提升, 比賽的勝率就已經可以大大改進了...不相信, 找個機會在平時練習比賽中, 只專注運用這幾個原則看看...
不過, 這篇僅涵蓋方向的選擇......再來還要談站位和球種的選擇......
球種選擇
接下來要談到球場位置(court position)和球種選擇(shot selection)...
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先談談球種選擇...
什麼是球種選擇?...有那幾種選擇?...
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 很多人的答案類似這樣: 正手抽球, 反手上旋, 高吊球, 平擊球, 切球, 截擊, 正手對角球, 反手直線球......等等......
事實上, 當我們在想到戰術時, 這時談到的球種選擇, 不是根據以上這樣的戰技面思路來考慮, 而是在戰術面...
好的戰術, 是攻守分明的...
因此, 球種選擇的基本, 就是攻擊球(offense), 和防守球(defense)...
但是, 網球並不是一味攻或一味守, 其間的轉換和過渡也很重要...因此, 第三種選擇是過渡球(neutral)...
這樣就構成網球戰術上最基本的 DNO 球種選擇系統(Defense, Neutral, Offense)...
不過, 在較進階的戰術上, 過渡球還可以細分為兩種: 壓制球(building), 和化解球(neutralizing)...
所以, 戰術上總共有四種選擇, 待我一一解釋...
一. 攻擊球(Offense shot):
1. 概念:
攻擊球應該很容易瞭解, 就是這一球能很有效的傷害到對方, 讓你在很有利而對方變成很不利的狀態......有可能這一球就解決對手, 否則至少也能讓對手有很大的麻煩, 而你能在接下來一兩球內贏這一分...
2. 形成條件:
你在場上的位置很好(例如很短), 球的位置也很好, 高度速度都很適當, 你可以站好位, 準備的好好的打這一球...所有條件幾乎都有利時, 就應該打攻擊球.........這些條件和你在場上位置關係很大(下一篇討論), 而且有時依你的技術面而稍有個別差異......
3. 可以使用的技術:
一般來說, 正反手平擊球, 平上旋球, 大角度球, 截擊, 高壓球, 甚至切球, 都有可能用來打這種攻擊球......依照球位, 球況, 各人擅長球技, 等級等等, 各有不同......但是, 它的攻擊意圖及目的, 是完全一致的.....
當然, 有些球是較不可能用來當作攻擊球的...例如防守性高吊球, 月亮球等等...
二. 防守球(defense shot):
1. 概念:
這種球你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讓這一分繼續, 不要死掉......
多半是在對方打出好球之後, 可能來球很快, 很重, 很深, 或是很歪, 或是綜合以上...讓你根本不能好好的回擊, 或者是被壓迫到手忙腳亂, 或跑到劈腿才搆的到球......反正, 存活是你唯一的目標......
2. 形成條件:
你的場上位置非常不利(已經貼到鐵網, 或已經快要跑到隔壁場), 或沒辦法站好, 保持平衡擊球...
3. 可以使用的技術:
多半是一個向中央的月亮球, 或是高吊球等...
三. 壓制球(building shot, or pressuring shot)
1. 概念:
嘗試開始控制這一分的球, 進而在下幾球內可以得到攻擊機會, 或使對方出現漏洞...也就是透過球的落點和威力, 給對方壓力或迫使對方移動, 打開僵局, 進而掌握主動的球...
2. 形成條件:
在球場的位置也許並不完成有利, 但是球的高度速度適合...或者場上位置還可以, 雖然球的高度也許不佳......也就是, 有幾個條件有利, 而其他也不是太差, 又可以站好打這個球的時候 , 應該要試著打進逼球...
3. 可以使用的技術:
可能是大角度球, 強上旋球, 上網球, 過網急墜的穿越球等等...
四. 化解過渡球(neutral or neutralizing shot)
1. 概念:
用來化解對方可能掌握的優勢, 讓情況保持在均勢的球.....可能前一球對方打的不錯, 你沒有辦法掌握而且打壓制球, 但是, 你可以運用球的落點, 或旋轉, 或對方的缺點等等, 讓對方無法明顯掌握這一分的優勢...
2. 形成條件:
對方前一球頗有質量, 也就是對方的壓制球...你在場上位置也許不大好, 也許球在你不喜歡的位置, 但是還沒有到需要打防守球的地步...
3. 可以使用的技術:
可能是高遠上旋球, 或是深遠的切球, 很好的高吊球, 或是推到對手反拍的球等等...
所以, 在一場比賽內, 雙方的擊球, 不論打球的人自己知道不知道, 就是在這幾種戰術球種中變化......而且, 兩邊多半是此消彼漲的態勢...
例如, 一邊如果有機會打攻擊球, 對方則變成防守球......也常常兩邊都在過渡球中耗著, 直到某一邊有機會打壓制球, 對方化解失敗, 這一方變成攻擊球......等等...
瞭解這樣的戰術變化, 對自己比賽時的擊球選擇非常重要, 各位在觀賞職網比賽, 或是一般球場中業餘球員比賽, 甚至有名的"球場阿伯"等等比賽時, 不妨從這一個觀點, 看看雙方來回的球, 各是哪一種球.....
你將會發現, 攻守不分明, 或是該攻時卻守, 該守時卻攻...這樣的一方, 多半是輸的一方......
再進一步, 在你自己的比賽時, 在球的來回間, 盡量在要打球的那幾微秒, 想一下自己這球是攻是守, 還是壓制或化解......
那麼你說...這篇雖然寫了概念, 但是, 好像沒有寫的很詳細......我怎麼知道這一球, 我該打攻擊還是該壓制?...該化解還是該防守??......
事實上, 球種的選擇, 和你在球場上的位置, 關係最大...這一點關連, 下一篇再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