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網球舊文
如何讓球黏在球拍上?
好了...標準的第一反應答案是三秒膠......
聽說, 有些球剛剛好在擊球點, 正正的黏在拍面上的照片......確實是用黏的...
也就是說, 把球黏在拍面上, 再揮動作來拍...
比賽中, 選手的照片, 當然就不能這麼拍...現在應該也有很多攝影師是用連續鏡頭一直抓, 然後選其中好的照片...
但是, 真正剛剛好拍到球和球拍接觸的那一個瞬間的照片並不多...
為啥?...
因為, 那個瞬間, 只有 4~5 ms, 也就是 0.005 秒
之前也提過, 一般人的反應時間是 200 ms, 也就是你看到或感覺到什麼東西, 然後動作要去做出反應, 要 0.2 秒...因此, 想要在球接觸球拍那一刻, 再做啥動作, 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 常常有教練會要求學生: "隨揮要做好, 才能把球留在球拍上久一點"...或是在擊球時要推出三四個球的距離, 增加黏球的感覺等等,
各位也可能有過經驗, 在看高手打球時, 覺得他的球好像黏在球拍上特別久...
或是自己打球時, 有時狀況好, 覺得今天球會黏在球拍上特別久, 控制特別好...
那麼, 到底這些通通是錯覺?
還是, 真的有什麼方法, 可以讓你擊球時球黏的特別久?...
很多人都認為, 如果可以讓球停留在拍線上久一點, 控制會比較好......不論黏球, 咬球等等, 都是這樣的感覺描述......
大家也都提出恨多想法...正如某球友提到的, 這部份可以分成感覺和實際兩者......打球的人或看球的人所感覺到的, 還有真正球接觸到拍面的狀況, 還有它的影響...
我們先來看看實際面, 先說一些科學數據和觀察.....
1. 首先, 球從地面反彈, 接觸時間大約 4ms(0.004秒), 從拍面反彈, 大約 5ms(0.005秒), 因為拍面較軟, 而且線床會稍稍變形.....
2. 另外, 如果線床越軟, 或是球越軟, 接觸時間都會稍稍拉長...(因此, 磅數拉越低, 或是用軟線, 接觸時間會稍長)
3. 如果同樣軟硬的線床, 球或球拍的速度越快, 接觸時間會稍稍減短...不過差距非常微小...
原因是雖然速度快的時候, 線床會凹下去多一點, 讓球陷進去到彈出來的距離稍多一點, 但是因為傳給球的能量大, 球彈出去的速度也較快, 所以兩相抵消...
4. 球或球拍的質量較大時, 接觸時間或稍稍增加...但是因為球的質量有規定, 球拍的質量大小也不超過幾十公克, 因此影響可以不計...
5. 球在線床滑行(接觸)的距離...球接觸的那0.005秒, 和球拍有相對運動, 所以會在線床上滑行一段距離...就像球在地面上彈起, 如果你有注意過球印, 它大約是一個長橢圓型, 也就是接觸滑行了一小段距離...而不是像鷹眼顯示出的一個圓點...
滑行的距離和相對的速度, 撞擊角度有關...
試算一下, 如果是垂直刷球, 依我之前測一般乙組快一點的抽球球速約 90KPH, 那麼拍頭速度大約要 80KPH, 也就是大約秒速 22公尺......2200(公分/秒)X0.005秒 = 11公分......大約4英吋
頗遠的距離.....
但是, 因為角度和其他的因素, 實際接觸距離大約 2~4 英吋, 也就是大約 5~10公分...
理論上, 揮拍速度越快, 這個接觸距離越長, 揮拍速度越慢, 接觸距離越短......線床很硬, 接觸時間稍短, 接觸距離也會縮短
這樣的距離, 也足夠對球的反彈回去路徑等等, 造成明顯的影響了...所以, 真正有影響的, 是球在線床上接觸滑行的這幾個英吋時, 球拍的拍面方向和軌跡, 造成的球反彈軌跡的偏移......
這段距離時, 球拍和球進入角度相對的垂直速度分量, 也和對球造成的旋轉有關...
根據以上這些科學觀察, 各位有沒有得到什麼結論?......你的咬球或控球的概念有沒有不同?...和你原來的想法有沒有改變?......一些由來已久的老建議(例如球拍推出幾個球的距離, 隨揮要完全等等)合理嗎? 有用嗎?......或者是這些建議是有用的, 但是原因和原來認為的原因並不同?......
接下來再觀察一些選手的正手擊球慢動作, 請觀察擊球點那時前後, 再根據以上論點, 看看有沒有人有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