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網球舊文
看著體育台轉播各項精采職業網球大賽, 頂尖職業球員超人般的表現, 大家可能都看得大呼過癮, 精采無比....
比賽看多了...如果一場比賽中, 把球員的臉通通遮起來, 你還是看的出: 這個是Federer, 那邊的是Gonzales, A Rod, Black......不是只有打球的動作, 姿勢, 移動等等...基本的戰略運用, 也各有特色,一個一個絕不會混淆...
這就是打球風格...
一般球員, 球打著練著, 越來越進步, 於是開始參加比賽...可能是校際比賽, 可能是社區比賽, 社會組比賽; 可能有單打, 雙打......有些人自然而然, 就形成或有或無的打球風格, 有些人則是打了一輩子, 還是見招拆招, 風格隨時隨地而變...好聽一點叫做無招勝有招, 其實說穿了, 就是完全沒有自己的風格......
打球風格, 和個人的體能, 身材, 專長, 個性, 喜好等等關聯甚大, 不可強求, 但是有可能隨時間進化...那麼, 是否隨著時間, 讓它慢慢成型便好!!??
對於娛樂型球員, 順其自然也無不可......但是, 對於想精益求精, 或是說比賽想更容易贏球的人來說, 早早確立自己的基本風格, 並且以這個風格為標準來進行訓練, 效率當然最高...
所以, 假設球隊練球, 是否每個人通通練一樣的東西?......其實到了中階以上球員, 確立自己的基本球風之後, 其實應該練相關的東西...所以, 不同風格的隊員, 應該有略有不同的訓練...
但是, 你看職網好手, 細數之下, 哇...球風百百種, 可以說每個人都有點不同......但是, 分析簡化之後, 單打的基本球風其實可以分為四種:
1. 就是不會死型 (Counterpuncher or pusher)
2. 從底線就打死你型 (Aggressive baseliner)
3. 上網萬歲型 (Serve and Volleyer)
4. 無所不能型 (All court player)
分述如下:
Counter Puncher
大略描述:多半喜歡窩在底線後方, 不喜上網, 腳步快, 不常主動攻擊, 可是不但幾乎什麼球都打的回來, 而且可以回的深遠, 多半有好的穿越球和高吊球, 有無限的體力...
體能特點: 腳步快, 體力好, 耐力足
個性特點: 超有耐性, 永不放棄, 韌性十足
球員舉例: 張德培(基本型), Leyton Hewitt(進化型), R. Nadal(超進化型)
應優先加強訓練項目: 接發球, 底線抽球, 防守性打法
Aggressive baseliner
大略描述: 多半站在底線左右, 以具有威力的底線抽球調動對手, 並伺機向前攻擊中場短球, 至少有一個致命的武器(常常是正手拍), 底線抽球也能常常打出致勝球, 也有好的發球以製造機會.....
體能特點: 腳步快, 反應快, 平衡能力好, 且有力量
個性特點: 見機快, 膽子大, 能不怕失敗去抓住機會
球員舉例: Jimmy Conners & Jim Courier(基本型), Agassi(進化型), 今年的Gonzales & 兩年前的Federer(超進化型)
應優先加強訓練項目: 發球, 接發球, 底線抽球, 中場攻擊球
Serve and Volleyer
大略描述: 近年由於底線抽球越來越強勢, 此類球員慢慢絕跡...多半身材高大, 反應快且手感好, 發球要好, 高壓扣殺也一定要好......
體能特點: 爆發力強, 反應靈敏, 身材高大較好
個性特點: 具侵略性, 不怕危險, 喜歡速戰速決
球員舉例: Stefan Edberg, P. Rafter, Tim Henman
應優先加強訓練項目: 發球, 接發球, Volley, Smash, 中場球(approach)
All court player
大略描述: 能運用以上任一型態打法, 也許沒有某一項特別好, 但是每種打法通通能執行, 反應靈活, 可視情況或對手, 隨時改變打法, 移動快, 腳步好, 變化多端...
體能特點: 行動靈活, 耐力強, 反應快
個性特點: 頭腦靈活, 有決斷力, 喜歡思考應變
球員舉例: 後期的Pete Sampras(基本型)...這一兩年的Federer(超進化型)
應優先加強訓練項目: 呃...基本上, 所有的東西通通要練的啦......
各位在基本球技進入中級以後, 可以依照個人的體能特點, 個性趨向以及喜歡的球風等等, 選定一個基本的球風, 依此球風來進行重點訓練, 並且依照此球風來擬定基本比賽策略, 如此, 你的練球效率必定可以大大增加......隨著球技的進步, 球風也可以慢慢進化, 訓練和策略也可以慢慢改變......
如此一來, 不但有自己的打球風格, 而且更容易贏球, 豈不樂哉!!!???
由目前的男子職網看來, 很明顯的, 能稱霸網壇的, 應該還是兼併各種球風之長, 又能隨場地對手不同而變化運用自如的 All court player. 例如Federer...
其他的球風, 雖然各有拿手的武器, 但是也有相對較弱的部分...遇上相剋的球風, 或是變化自如的All court player, 或是球風被人研究透徹, 難免礙手礙腳, 不易發揮...
有些職網的tour coach認為, 還是要從某一個球風開始, 先有穩固的打法, 再練習進化, 最後目標可以是All court player...例如某些Aggressive baseliner, 會加強net play, 慢慢進化成All court player......有些counterpuncher, 會先加強中場攻擊球, 也加入一點net play, 也往All court player之路邁進(當然在現在的男子職網, 單純的counterpuncher和serve-and-volleyer已經很少)......這些球員多半可以先以某些球風闖出一點名堂, 再求更進一步.....
可是, 也有不少轉型失敗的例子...球風一但成型, 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
所以, 另一些tour coach認為, 一開始就應該以All court player 為目標, 所有的球路打法全部要精通, 雖然一開始沒有明顯的武器, 也許比賽成績不是很出色...但是, 假以時日, 會變成所有的球都是武器, 所有的打法都可以運用自如, 不論對手球場怎麼變, 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對未來想要稱霸職網的球員來說, 應該沒有疑問, 成為一個好的All court player才是終極目標...
但是, 業餘球員, 大學球隊或是club player等等的人, 又是如何呢?
對於打球純粹健身的人來說, 這個問題當然不用費心......除此之外, 刀神倒是有個考量的方式:
1. 有一項明顯武器, 但是也有明顯弱點的風格
對於一些娛樂為主, 但是又想打一些比賽, 練球時間並不多的球員, 以自己既有的武器為主(例如一隻夠大隻的正拍), 選擇一種球風, 盡量加強這個武器, 並且設定一些以這個武器為主的作戰策略, 確實執行......如此在某種程度之內, 也可以成為一方高手......這種球員基本上會有某些明顯的弱點, 如果遇到程度稍高, 或是能找出這個弱點攻擊的對手, 一般就會潰不成軍......所以, 如果行有餘力, 還要盡量練習彌補這個弱點, 或是以策略來隱藏缺點...(如果是雙打, 還可以用搭配來彌補, 所以有時候兩個都有明顯缺點的人組成的雙打, 卻異常的強...不過, 本篇討論是以單打為主)
2. 有一項明顯武器, 而且沒有明顯弱點的風格
常常比賽的業餘球員, 或大學球隊, 目標應該至少練習到有一項武器, 而且其他的球路也沒有明顯弱點...練習時要加強武器, 並且保持其他項目, 以免出現明顯弱點, 作戰策略擬定得當, 自己心理建設的好, 在這個程度的比賽應該也會有不錯的表現...不過, 遇到球路相剋的對手, 也容易一籌莫展......行有餘力時, 應該加強其他項目訓練, 以轉型成為All court player為目標...
3. 有好幾項武器, 甚至每一種球都是武器...弱點很少或沒有的風格
天賦異稟, 或是企圖心強, 可以投注很多心力在練球上的業餘球員, 可以一開始就以這種風格為目標, 每一種球都要練都要會, 不但沒有明顯弱點, 而且至少有兩三項相輔相成的武器, 可以視情況對手靈活運用...登峰造極者就如Federer, 擋者披靡, 無人能揠其風......但是如此不但需要練的球多, 戰略擬定較複雜, 而且臨場反應轉變要靈活, 剛開始的時候, 雖然也許沒有明顯弱點, 但是也沒有拿手武器, 要能在比賽嶄露頭角, 一般需時較久...甚至抑鬱而終, 始終沒有闖出名號......
各位可自行斟酌, 自行其道, 然後......自食其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