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功能檢查
鹼性磷酸酶(Alk-p) 標準值:42~128 IU/L
青少年發育期,僅Alk-p昇高而γGT正常時,可能正常之骨成長;而成年人Alk-p升高,為骨發炎,骨再生或惡性腫瘤引起增生性骨轉移;在肝膽疾病中,肝腫瘤、膽道腫瘤或膽道阻塞、嚴重肝炎及某些胃腸道阻塞會引起Alk-p昇高,應到肝膽科做腹部超音波及其他檢查鑑別。
丙種球蛋白(γ-GT) 標準值:0~45 IU/L
因嚴重肝炎、肝腫瘤、肝膿瘍、膽道阻塞、藥物肝炎、化學刺激或藥物誘導等而昇高,尤其注意酒精引起之肝疾病;某些正常人會終生不明原因昇高;腎細胞癌及一些腫瘤亦會昇高。需肝膽科進一部檢查。
總蛋白(T-P) 標準值:6.5~8.4 IU/L
蛋白質的異常現象即表示體內蛋白質的正常合成與代謝的平衡發生異常變化,總蛋白可作為評估營養攝取、肝臟、腎臟功能及感染症等重要檢查項目。
白蛋白(Albumin) 標準值:3.2~5.5 IU/L
白蛋白是用來維持血漿的滲透壓,在肝臟製造,所以肝臟發生疾病、脫水、營養失調、腎臟病等情況,白蛋白就會減少。
球蛋白(Globulin) 標準值:2.0~3.8 IU/L
肝臟製造為主,用來幫助判斷肝機能與腎病變
白蛋白球蛋白比率(A/G) 標準值:1.0~2.0
比例異常,可能與免疫系統疾病或感染有關,需肝膽內科再檢查。
總膽紅素(T-BIL) 標準值:0.2~1.5 IU/L
膽紅素是紅血球與血紅素分解後的代謝產物,濃度高時可能使皮膚、眼球泛黃,即稱黃疸,常見於急性肝炎,溶血性黃疸、膽結石、膽管炎及阻塞性黃疸等。
直接膽紅素(D-BIL) 標準值:0~0.5 IU/L
直接膽紅素濃度過高時,可能與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黃疸等疾病有關。
膽
目錄
A-基本概述
B-生理功能
C-功能失調
D-論治方向
E-經絡保養
F-中藥作用
A-基本概述
膽囊在右上腹,肝臟的下緣,附著在肝臟的膽囊窩裡,借助膽囊管與膽總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長約7~9釐米,寬約2.2~3.5釐米,其容積為30~50毫升,分為底、體、頸三部。底部游離,體部位於肝臟髒面的膽囊床內,頸部呈囊狀,結石常嵌頓於此。膽囊管長約2~4釐米,直徑約0.3釐米,其內有螺旋式粘膜皺襞,有調節膽汁出入作用。膽囊管及其開口處變異較多,手術時常易損傷此處.
膽的上方有管道與肝相通,肝之餘氣化生膽汁,然後通過此管道流到膽內;膽的下方有管道與小腸相通,隨著消化的需要,膽汁經此管道排泄到小腸中,以幫助對飲食物的消化。膽排泄的膽汁,具有幫助對某些飲食物消化的作用。膽腑通暢,貯存和排泄膽汁的功能才能正常進行。膽腑阻塞不通,必然會導致膽汁排泄不暢。膽腑阻塞的因素,主要有濕熱、瘀血、砂石、寄生蟲等直接阻塞管道,或氣機紊亂所致膽管痙攣,形成膽腑不通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脅肋脹滿、疼痛等症。由於膽汁對消化飲食有特殊作用,所以膽汁排泄不暢,則會影響到消化功能,產生食欲不振、厭食油膩、腹脹、大便秘結或腹瀉等症。膽汁上逆,可見口苦、噁心、嘔吐黃綠苦水等症。膽汁外溢肌膚,則可發生黃疸。
膽排泄膽汁還與肝有重要關係。肝通過疏泄功能以調暢氣機,令膽氣疏通,膽汁暢流。所以,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調節著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疏泄正常,膽汁排泄暢達,消化功能就正常。若肝失疏泄,則可導致膽汁排泄不利。膽汁鬱結,肝膽氣機不利,導致肝膽同病,出現消化吸收方面的病變。所以有“肝膽同主疏泄”的說法。
含義:膽(形聲。從肉,詹聲。本義:膽囊。動物體內消化器官之一)同本義。通稱膽或苦膽[gallbladder]膽,連肝之府也。--《說文》。俗字作“膽”。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素問·靈蘭秘典論》。按形如瓶,長三寸,在肝之短葉間。華佗曰:“膽者,中清之府,號曰將軍。主藏而不瀉。”膽為雲,肝為風,腎為雨。《淮南子·精神》。注:“膽、金也。”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李白《行路難》又如:膽結石(膽石症);膽裂(膽為之破裂。形容恐懼之甚);膽裂魂飛(恐懼驚怖到極點);膽液。
膽與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合稱為六腑。膽汁又稱為精汁,其味苦色黃,來源於肝,受肝之余氣而成,排泄下行,注入腸中,有助於對飲食物的消化,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重要條件。膽汁的生成、貯藏和排泄,均受肝疏泄功能的調節和控制。膽主決斷,是指膽在精神意識上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能力,故人的勇、怯都與膽有關。
膽主決斷 膽氣虛弱人在受到精神刺激使易於形成疾病 如失眠多夢,切除膽囊的人約10%由於膽汁過多會患慢性腹瀉 通常飯後立即腹瀉。“膽有多清,腦有多清 ” 膽汁需要人在子時前入睡以完成新陳代謝。
B-生理功能
1.貯藏和排泄膽汁:膽汁,別稱“精汁”、“清汁”,來源於肝臟。膽汁由肝臟形成和分泌出來,然後進入膽腑貯藏、濃縮之,並通過膽的疏泄作用而人於小腸。
2.主決斷:膽主決斷,指膽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過程中,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膽主決斷對於防禦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如大驚大恐)的不良影響,以維持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確保臟器之間的協調關係有著重要的作用。精神心理活動與膽之決斷功能有關,膽能助肝之疏泄以調暢情志。肝膽相濟,則情志和調穩定。膽氣豪壯者,劇烈的精神刺激對其所造成的影響不大,且恢復也較快。膽氣虛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響時,則易於形成疾病,表現為膽怯易驚、善恐、失眠、多夢等精神情志病變,常可從膽論治而獲效。
3.調節臟腑氣機:人體是一個升降出入氣化運動的機體,肝氣條達,氣機調暢,則臟腑氣機升降有序,出入有節,而陰陽平衡,氣血和調:膽為腑,肝為髒,臟腑之中髒為主。總之,“十一髒取決於膽”旨在說明在思維活動中,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肝膽相互為用,而非指膽具“五臟六腑之大主”的作用。膽之決斷必須在心的主導下,才能發揮正常作用。
C-功能失調
膽功能不良可以引起腹瀉。切除膽囊的人約10%由於膽汁產生過多會患慢性腹瀉,通常在飯後立即腹瀉。有些患者雖然沒有切除膽囊,其症狀也是飯後即瀉。檢查發現他們的膽囊功能低下,測試分值為0到正常值的42%。如果患者的腹瀉找不到其他原因時,應考慮檢查膽囊功能,若低於正常,可以嘗試服用消膽胺來治療。與以下有關:
①消化不良。膽汁生成減少,且排泄不暢,膽鹽缺乏,影響了脂肪的乳化和吸收。
②吸收障礙。腸粘膜瘀血水腫,造成缺血而糜爛,妨礙了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使腸腔內容增多,滲透壓增高,使糞便變得稀薄。
③腸蠕動過快。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強,使腸蠕動加速,食物排出過快。
D-論治方向
膽病從肝論治是中醫藥治療膽道疾病的基本原則,內涵豐富,有充分的理論依據,廣泛的臨床基礎。
D1理論依據
中醫認為,膽與肝相連,附於肝之短葉間,有經脈互為絡屬,構成表裡關係,膽汁來源於肝之餘氣,膽汁所以能正常排泄和發揮作用,亦依靠肝的疏泄功能。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謀慮後則必決斷,而決斷又來自謀慮,可見肝與膽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關。現代解剖、生理學認為,膽囊借疏鬆結締組織附著於肝臟面的膽囊窩內,其血管、神經均來源於肝臟的分枝;膽道系統由膽囊、肝外膽管、各級肝內膽管、肝臟毛細膽管組成;膽汁由肝細胞和膽管分泌而成;膽紅素、膽汁酸等膽汁成分通過肝細胞進行代謝;肝與膽共同發源於前腸末端腹側壁內胚層細胞增生而成的肝憩室。可見,肝與膽密不可分。
D2臨床基礎
1)膽病多由肝而生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會影響膽汁的分泌與排泄而形成膽道疾病。膽道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膽石即是一種由肝而生之病。各種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由於膽酸分泌減少,常有脾功能亢進致紅細胞破壞使膽紅素產生增多,且結合膽紅素載體蛋白減少及酶活性障礙不能酯化未結合膽紅素,其膽囊因慢性水症水腫及收縮減弱,這些都有利於膽石的形成。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組織學改變除肝細胞受損外,主要發生在匯管區的膽管,膽管上皮細胞內可見甲型肝炎病毒。
2)膽病易累及於肝膽汁排泄不暢,會影響肝之疏泄,膽病常波及於肝。例如,急性膽道感染時受損最嚴重的器官便是肝臟,如果失治、誤治可形成細菌性肝膿腫;膽石病遷延日久可致膽汁性肝硬化、肝萎縮;膽道狹窄不解除終成膽汁性肝硬化、門脈高壓;原發性膽管癌直接生於肝內而常歸於“肝癌”之列。
3)膽病常有肝病徵肝病及膽,膽病及肝,肝膽病臨床互見。但是,膽病常缺乏特異性症狀和體征,而同肝病相似。膽石病多表現為脅肋部疼痛,右上腹不適,食後飽脹、打呃噯氣、口幹口苦、大便幹結,進食油膩後症狀加重,症屬肝氣鬱結或肝陰不足。急性膽道感染時,可出現發熱、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AST、ALT升高等肝功能損害,症屬肝膽濕熱。膽汁性肝硬化則可表現為腹大堅滿,脅腹刺痛,脈絡怒張,手掌赤痕,大便色黑,舌質紫紅或有紫斑、脈細澀,症屬肝脾血瘀,這些都說明膽病常表現為肝病的症狀。
4)治膽必依賴於肝肝五行屬木,主疏泄,與脾胃升降密切相關。藥食同性,藥物發揮作用必依賴肝之正常疏泄,以維持脾胃的運化,否則,藥物難以見效。肝臟是人體的“化學工廠”,藥物主要通過肝臟代謝而發揮作用,最後需經肝臟之“解毒”以排出體外,治療膽病的藥物亦不例外,只有通過肝臟才能起作用。
5)膽病直接從肝治由於肝與膽解剖、生理、病理方面有著非常密切而直接的關係。因此,某些膽病可直接治肝。例如,肝內膽管結石可可行肝段或肝葉切除;硬化性膽管炎發展到嚴重階段需進行肝移植。
D3“膽病從肝論治”
在治療膽石病中的體現與應用膽病從肝論治的具體方法很多,概而言之,大凡疏肝、清肝、軟肝、溫肝、柔肝、瀉肝、補肝、平肝等一切治療膽病的方法都可歸於此範疇。
1)膽石患者多肝陰虛膽石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常表現為脅痛隱隱,頭目眩暈,口幹口苦,大便幹結,舌尖紅起刺,或有裂紋,舌苔光,脈細數,此證屬肝陰不足。
2)養肝柔肝作為基礎既然膽石患者多表現為陰虛,治療膽石病自然不能囿於“疏肝利膽”之陳規。肝陰不足,宜採用“補其不足”的方法治之,可遣生地、杞子、首烏滋養肝陰。然有“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之古訓,故可于滋養肝陰方中加黃芪、太子參補氣助陽,以促陰生。肝膽氣鬱型者,亦當注重養陰益氣,是為“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脾”之理,體現了葉天士宣導的“務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則。
3)肝為剛髒不可妄伐膽石病病在膽而根在肝,膽病當從肝論治。然而,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肝氣肝陽常有余,肝陰肝血常不足,從肝治膽切不可伐劫肝陰。一般認為,膽石病多屬肝膽氣鬱,“疏肝解鬱”法切中病機,柴胡、枳實、木香、陳皮、青皮為必用之品。即使是“肝膽氣鬱”型膽石病,疏肝解鬱之品仍當慎用,此類藥物辛燥居多,易耗氣傷陰,用之失度,於病無益,反而加害。柴胡性能升發,易於耗氣而劫肝陰,臨床基本不用;枳實味辛苦,能破氣;木香辛溫香燥,有傷陰之嫌,兩者我們很少使用。陳皮、青皮辛溫苦燥,性烈耗氣,劑量宜小。如果患者有肝氣郁滯之征時,多用玫瑰花、綠萼梅、香附等甘酸性平力緩之品。對於肝陰不足型者,即使有肝氣鬱結之症,也基本不用疏肝理氣之品,以防劫陰之弊,而專遺養陰益氣之藥,如南北沙參、天花粉、天麥冬、石斛等。
4)從肝治膽正本清源膽附於肝,有經脈互為絡屬,肝膽互為表裡,膽汁來源於肝之餘氣,肝與膽在生理和病理上關係均十分密切。肝臟產生病理性膽汁是膽石形成的基本要素,許多肝病患者易併發膽結石。治療膽石病的關鍵不僅是清除膽石異物本身,而且要恢復肝膽系統的正常功能,防止病理性膽汁的產生,只有正本清源,才有可能防止膽石的復發和再生,從根本上治癒膽石病。雖然膽石病的成因尚未完全闡明,病理性膽汁的產生機理、組成成分仍不甚明瞭,防止病理性膽汁的產生還有相當難度。由杞子、首烏、生地、白芍等組成的複方能降低結石模型的成石率,具有抗肝細胞變性、逆轉肝細胞超微結構異常變化的作用。
E-經絡保養
子時(23:00-1:00)此時膽經最旺。有些人輕易切掉患者的膽,是不負責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晰,氣色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氣色清白。特別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睡覺,利於骨髓造血。
F-中藥作用
1、補益藥人參粗皂甙可使膽汁鬱積因數所致大鼠膽汁流量下降者回升。當歸、白術也有一定程度的利膽作用。
2、瀉下藥大黃使膽囊擴大,促進狗膽汁分泌,並增加膽汁中膽紅素和膽汁酸的含量。巴豆也有利膽作用。
3、清熱藥梔子有明顯的利膽作用,所含京尼平甙於消化道內轉變為京尼平而有利膽作用,京尼平在顯著增加膽汁流量時使膽汁酸濃度下降,故認為京尼平的利膽作用是膽汁酸非依賴性的,還觀察到膽汁中的鈉離子濃度稍降而鉀離子濃度不變、氯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顯著降低,結果產生陽離子和陰離子差,而京尼平經代謝和葡萄糖醛酸結合為甙作為陰離子狀態存在並隨鈉離子于肝細胞向毛細血管主動轉運時排出,此時因隔著細胞膜而產生滲透壓致使水分移動,故而有利膽作用,其它所含成分也以同樣的機理而有同樣的利膽作用。敗醬草疏通肝毛細膽管而利膽。牛黃和牛膽汁均有鬆弛總膽管和括約肌的作用,可促使膽汁的排泄加強。龍膽加強膽囊收縮,增加膽汁分泌。半邊蓮增加膽汁流量並使膽汁中固體物、膽酸鹽和膽紅素明顯減少。知母、穿心蓮、黃芩、黃連(小檗堿)夏枯草、胡黃連、青蒿、白花蛇舌草、玄參、黃柏、蒲公英、豬膽汁等也有利膽作用。
4、理氣藥陳皮增加膽汁及膽汁內固體物的排泄,所含檸檬烯對膽固醇結石有明顯的溶石作用。青皮、香附、木香等也有利膽作用。
5、利水滲濕藥金錢草對大鼠具有明顯的利膽作用,由於大鼠無膽囊,故其利膽的機理認為是促進肝細胞分泌膽汁,使肝管內膽汁增多而內壓增高,奧氏括約肌鬆弛並排出膽汁,由於利膽作用而使膽管泥砂狀結石易於排出並減輕膽管阻塞和疼痛,又使黃疸易於消退,對犬的實驗也表明,能收縮膽囊而利膽,並使膽汁中固體成分減少。茵陳增加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膽汁分泌量增加時其幹重也增加,北茵陳的多種成分在利膽同時使膽汁中的固體成分和膽紅素增加並協同梔子的利膽作用。扁蓄也有利膽作用。
6、複方由黃芪、太子參、元胡、莪術、三七等組成的益氣活血方對家兔,可增加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降低總膽酸/膽固醇比值。由柴胡、郁金、茵陳、梔子、青皮、山楂、何首烏、蒲黃等組成的疏肝理氣方,可使家兔膽汁中的膽汁酸含量升高,增大總膽汁酸/膽固醇比值。由大黃、金錢草、青皮、雞內金等組成的複方煎劑加熊膽粉,能促進家兔膽汁分泌和增加膽汁流量。
7、其它生薑、虎杖、枳實、柴胡、薄荷、薑黃、郁金、烏梅、小薊、天麻、檳榔、威靈仙、大薊、川芎、桃仁、旋覆花、半夏、等也有一定的利膽作用。
8、減輕膽結石形成的藥物川楝子、萊菔子、磁石、石決明、夏枯草、茵陳、海金砂、法半夏、海藻、昆布、白芥子、山慈菇、決明子、珍珠母、槐花、郁金、火硝、金錢草、雞內金、澤瀉、浙貝母、生牡蠣、鱉甲、陳皮、枳殼、威靈仙、白礬等。
http://www.baike.com/wiki/%E8%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