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血壓、血脂、血糖--官方

A--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者會伴隨出現嗎?有其中一項問題的時候,也會有其他問題嗎?請問如果這三者都太高,可能會有哪些問題?

(A1)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者之間可能互相關連,也會各自出現。

(A2)如果血壓、血脂、血糖三項檢查結果都太高,罹患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及其併發症等之機率,比一般人高。

B--請問飲食方面要注意些什麼,才能避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的問題?

飲食原則如下:

(B1)定時定量。

(B2)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少鹽、少糖、少油,多吃蔬菜及補充水分,少吃動物性油脂與動物內臟。

(B3)多攝取含高纖維的食物,可以燕麥、薏仁、未加工的乾豆類食物(綠豆,紅豆等)替代主食,蔬菜、全穀類也是纖維良好的來源。

(B4)儘量避免吃精製糖類或加糖的食物,例如各式蛋糕、冰淇淋、煉乳、調味乳、水果罐頭、蜜餞 等宜避免。

(B5)慎選食物烹調方式,宜選用清蒸、水煮、清燉、燒、烤、涼拌等烹調方式,避免油煎、油炸及放過多的鹽份與佐料,肉類上之肥肉以及家禽肉之皮最好能避免。。

(B6)外食:只要熟記可食份量,懂得食物代換及自我節制,一樣可以出外應酬、外食。

(B7)儘量避免喝酒:若應酬需飲酒時,要限量飲用,並應避免空腹喝酒。

C--如果家中有三高病史,那麼我有均衡的飲食與適度的運動,還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戒酒,一樣可以遠離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危害嗎?

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家族史的民眾,除了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生活正常(戒菸、戒酒、適當休息、良好睡眠)等健康生活外,仍需配合下列事項: (C1)定期健康檢查:例如定期接受全民健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 定期測量血壓、血糖及血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C2)心理衛生:做好壓力及情緒之調適、保持心情愉快、培養良好的休閒娛樂、參與社會活動,增廣見聞。

(C3)接受醫師、護理、營養等專業人員之指導,學習及執行適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等健康促進或自我照護方法,早期預防及早期接受療護。

D--糖尿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外,為什麼也要控制血脂跟血壓呢?是因為他們發生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比率比常人高嗎?

(D1)是的。糖尿病人發生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比率是比常人高,依據本署三高調查,高血糖個案發生中風的風險是非三高個案的2.86倍;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是非三高個案的1.47倍。

(D2)糖尿病人的血糖未控制好,猶如身體器官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堙A容易發生併發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隨著時間及疾病的進展,由於血糖太高,漸漸傷害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等,逐漸產生病變,例如心臟、血管、眼睛、腎臟、神經等併發症的出現,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失明、腎病變等殘障或死亡。 (D3)控制血糖於理想範圍,並定期監測及控制好 血脂、血壓值,可以有效降低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E--膽固醇-- 不吃蛋或是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血中膽固醇會不會就比較低,或是不會有高血脂的問題啊?

E1.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在動物實驗雖會造成高血膽固醇現象,但在人類未必顯著,或反應不一。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或熱量,則會造成血液中膽固醇濃度的增加。

E2.蛋是一種高生理價值的食物,正常人每天食用一個蛋仍無妨。若是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在飲食方面除了控制油脂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豬皮、雞皮、鴨皮、魚皮等外,炒菜宜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還需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肝臟(腦、肝、腰子等)、蟹黃、蝦卵、魚卵等,蛋黃則每週以不超過2~3個為原則。

F--一般高血脂好像不會有症狀,那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問題呢?抽血可以知道嗎?一般幾歲開始會建議定期檢測呢?

(F1)高血脂初期並沒有症狀,如果你是高危險群(如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庫欣氏症候群、腎病症候群、甲狀腺低能症,飲食中脂肪、膽固醇攝取量過高、飲酒過量,及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女性荷爾蒙、避孕葯丸、類固醇、或貝他阻斷劑的使用等),或年齡已達40歲以上,請記得定期檢查血脂濃度(血中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

(F2)全民健康保險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64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提供的健康檢查,包含有血脂濃度的檢查,建議可多加使用。

G--高血脂可能會有哪些併發症?

高血脂症可能併發急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猝死)、心絞痛、腦中風及週邊動脈血管阻塞等疾病。

H--台灣地區的高血脂盛行率是多少啊?聽說不管是台灣還是國外,高血脂的治療普遍有無法達到治療目標的窘境,那有這方面問題的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到控制得宜呢?

H1.根據國民健康署九十一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調查顯示,國人十九歲以上高膽固醇盛行率11.6%,高三酸甘油脂之盛行率16.6%。

H2.有關控制高血脂自我照護的建議:

(1)定期檢查血脂濃度(血中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

(2)均衡飲食:控制油脂攝取量、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多食高纖維食物。

(3)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4)情緒與壓力之調適。

(5)戒菸、戒酒。

I--聽說高血脂是可以控制的,那應該怎麼做?在哪個範圍內才能算是血脂正常?

i1.血脂正常值如下: 總膽固醇<200mg/dl 三酸甘油脂<200mg/dl 低密度脂蛋白<130mg/dl 高密度脂蛋白>40mg/dl

i2.有關控制高血脂自我照護的建議:

(1)定期檢查血脂濃度(血中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

(2)均衡飲食:控制油脂攝取量、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多食高纖維食物。

(3)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4)情緒與壓力之調適。

(5)戒菸、戒酒。

J--高血脂是不是會遺傳?如果會,那有辦法預防嗎?

造成高血脂的因素有遺傳、飲食、運動、肥胖、抽菸、飲酒過量、糖尿病及某些藥物(如類固醇)等。若是因為遺傳因素造成,必須即早就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適當運動等),給予適當治療。

K--肥胖跟高血脂症有什麼關係嗎?胖的人血脂就會比較高嗎?另外,瘦子就不用擔心血脂的問題嗎?

血脂既然是血液中的脂肪,肥胖者血脂高的機率也就相對會比較多,像體重過重常會合併有高三酸甘油脂血症 和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過低的現象。 雖然瘦子並非是高血脂症的危險因子,但仍建議須定期檢查血脂濃度(血中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

L--坊間有很多中藥宣稱可以降血脂,請問那些有效嗎?

坊間宣稱降血脂的中藥很多,使用前請諮詢合格之中醫師,或請中醫師診治,不可以冒然使用。

M--如果有高血脂問題,請問我該掛哪一科看診啊?

請至家庭醫學科、一般內科、心臟內科或新陳代謝科就診。

N--新聞說許多高血壓患者在家自備血壓計早晚測量都正常,到了醫院卻發現血壓太高,也有人天天量血壓,數值看起來正常,卻還是引發中風、心肌梗塞,這是為什麼啊?難道血壓在正常值內還是會有風險嗎?

(N1)血壓值會隨著每次測量的時間、所使用的血壓計以及當時的身體狀況,而有不同的數值,如有問題,應請教醫師。

(N2)建議高血壓患者應於平時定期且持續測量血壓,並做紀錄(儘量以同一台血壓計為原則,且血壓計需定期校正),以瞭解自己的血壓值狀況。

(N3)高血壓是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的的重要危險因子,此外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症、肥胖、紅血球過多症、吸菸、酗酒、嗜吃含鹽分高的食物、咖啡及茶、家族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缺乏運動等都是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之危險因子。

O--請問一般成人正常血壓值應該是多少以下?

120/80mmHg。

P--高血壓之標準?

依據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的全國聯合委員會議發表第7次報告(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收縮壓大於等於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毫米汞柱即屬於高血壓。

Q--高血壓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Q1)心臟衰竭、冠心病 (Q2)腎衰竭

(Q3)中風、半身不遂

R--體重腰圍都正常為什麼肚子還是看起來會很大?

(R1)-體重腰圍都正常,肚子看起來卻很大,表示脂肪開始囤積在腹部,這是身體的警訊,提醒著︰再不注意「腰瘦」問題,代謝症候群可要上身囉!

(R2)-脂肪依照堆積的部位不同,大致可分為「內臟脂肪」及「皮下脂肪」兩種,而每個人在胚胎期便決定了兩者比例的不同,因此也造就每個人 體態與 代謝程度不一的情況,內臟脂肪最容易觀察的表徵便是腰圍大小,內臟脂肪過多會導致腹部肥胖(也就是腰圍過粗),而且內臟脂肪活性大,會釋出游離脂肪酸,流入肝臟導致胰島素阻抗,就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其他代謝各種代謝性疾病的機會。

(R3)-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呼籲,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應小於80公分(約31吋)。正確測量腰圍方式分三步驟:

(1).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

(2).皮尺繞過腰部,調整皮尺高度在左右兩側腸骨上緣(側腰骨盆上端骨頭)、肋骨下緣的中間點,並讓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緊貼而不擠壓皮膚。

(3).在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

S--常見肚子囤積熱量,腰圍大的原因有哪些?

腰圍過大的原因,有若干因素需要考慮,如遺傳、神經系統、飲食生活習慣、代謝紊亂、熱量供需失調等。但是形成腹部肥胖的具體機制是一致的,即飲食能量攝入量多於身體消耗量,過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儲存於身體。

肥胖者往往有

●飲食過量 ●睡前進食 ●晚餐多食

●體力活動過少,尤其人到中年以後,體力勞動量逐漸下降,導致脂肪壅存在腹部與臀部。另外,

●睡眠不足、 ●壓力大、 ●女性妊娠 等

都有可能是導致腹部肥胖的原因。

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QA.aspx?No=200712250011&Parentid=200712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