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結果說明
100.10.15
一、 在<健康檢查結果報告書>上標出的,是異常項目或不在參考值範圍內之檢驗結果。總評醫師也會針對您的結果提出需要注意的事項與建議。如果有異常項目,請進一步複檢與追蹤,以免延誤病情。
二、 本說明中逐項列出之各項參考值與敘述僅供參考,切勿據以自行診斷,因為不在正常範圍中的檢查結果,有時是生理現象而未必代表病態,有時還需加上其他資料輔助才能正確判斷。
三、 健康檢查的項目只能涵蓋較常見之疾病,而且每一種檢查都有其極限,很多疾病也無法被一般性的檢查發現。因此,萬一身體有任何不適,仍應就醫檢查治療。健康檢查結果即使完全正常,也請妥善保存您的<健康檢查結果報告書>,以備未來需要時比較對照之用。
四、 本次體檢並未篩檢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若有焦慮、憂鬱、失眠、適應不良或藥物成癮等問題可先求助於學校內的心理輔導人員、或預約身心門診由精神科醫師診治。倘若您不確定症狀是否與心理或精神疾病有關,可先至家醫科門診就醫,由家醫科醫師先排除各種身體疾病之可能性,再視情況需要轉給精神科醫師治療。
身高與體重
一、 常用來計算標準體重的方法有下列兩種方式:
(一)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此 BMI 指數若介於18.5~23.9為正常體重,介於24~26.9為體重過重,大於或等於27為肥胖,不足18.5則為體重過輕。
(二) 男性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80】×0.7
女性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70】×0.6。
二、 肥胖者較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膽結石及若干癌症,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因此,肥胖已被視為一種慢性病,必須加以治療。飲食控制與運動是減輕體重副作用最少的方式,其中減少飲食熱量攝取的方式,可向營養師請教。必要時,應至醫院的減重門診或內分泌科(內科)就醫。
三、 體重過輕時需評估是否有偏食、運動量不洽當、或有潛在疾病。尤其體重在短時間內有明顯減輕時,更應就醫追查原因。
心跳
正常人的心跳介於每分鐘60至100下中間,某些生理狀態或疾病可能會改變心跳速率。休息或睡覺時心跳較慢,運動員或老人在休息時心跳可降至50下左右;運動或緊張時心跳會加快。由於許多疾病也會改變心跳速率,故心跳速率異常時需進一步追查原因。
血壓
一、 定義:
單位:毫米汞柱
二、 血壓會受運動、飲食、氣溫、情緒、睡眠、姿勢、吸煙、藥物及生理狀態等許多因子之影響。當在三個以上不同場合,經充分休息後測得的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才能判斷有高血壓。因此,本次健康檢查只量血壓1~2次,即使發現血壓偏高現象,仍需進一步追蹤,多測量幾次血壓才能確立高血壓的診斷。
三、 慢性高血壓控制不良,長期下來可能導致心臟、腦部、腎臟、主動脈等各處嚴重的併發症,不可輕忽 。
四、 高血壓不一定有症狀,不要在不舒服時才接受治療。血壓是否控制得宜,必須靠多量血壓來判斷,不能依有無不適症狀決定。
五、 治療上:請至家庭醫學科就醫。原則上適度運動、控制體重、低鹽飲食、戒菸、限量飲酒、避免過勞、充分睡眠、生活壓力調適等非藥物治療為第一線治療。若無法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或中、重度高血壓者,應同時接受藥物治療。
口腔檢查
一、 若有牙疾,請至牙科就醫。
二、 口腔衛生的保持,需注意睡前與進食後以含氟牙膏刷牙,並以牙線清理刷牙的死角¾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另外每半年可至牙科洗牙一次。
視力
一、 許多原因可能會造成視力異常,年輕人最常見的原因為近視。本次視力檢查以篩檢異常為主,並非為了提供驗光服務,若裸視或矯正視力未達0.6以上,請至眼科接受進一步檢查或治療。
二、 若您自知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每年應定期至眼科檢查視力。近視度數半年內增加100度以上或視野中突然發生黑影者,也應至眼科進一步評估。
辨色力檢查
辨色力異常表示對某些色彩間的分辨能力較一般人差,可肇因於先天遺傳或後天眼睛或腦部疾病。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一、 參考值:小於 200 mg /dL 。
二、 血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易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
三、 總膽固醇過高時需注意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控制體重與適度運動,若需進一步飲食衛教,請至保健中心家庭醫學科掛號後,轉診營養諮詢門診。
四、 以飲食、運動方式治療三個月後,請再驗血追蹤成效。嚴重高膽固醇血症者需接受藥物治療。
腎功能--肌酸酐 (Creatinine)
一、 參考值:0.6 ~ 1.3 mg /dL 。
二、 此物質來自肌肉分解的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當腎功能受損三分之二以上時,肌酸酐數值便會上升,因此為一種常用來評估腎臟功能的指標。
三、 肌酸酐如有異常,請至腎臟內科或家醫科就醫,追查原因。
尿酸(Uric acid)
一、參考值: 男:3.5 ~ 7.5 mg /dL ;女:2.6 ~ 7.5 mg /dL
二、體內的普林經代謝後形成尿酸,當尿酸形成的速度超過腎臟排泄尿酸的速度時,便會造成血中尿酸偏高。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7 mg /dL 時呈過飽和狀態,容易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急性發炎,就是所謂的痛風。腎功能異常的人,血中尿酸也容易升高。
三、尿酸偏高者需避免攝取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啤酒、海鮮、菇類、豆類製品(含綠豆湯、豆漿等)。請至家醫科複檢,並由醫師依病情決定是否需服藥治療。
理學檢查
一、 理學檢查的異常有些是短暫的,複查時便已消失,有些則是持續存在。每一種理學檢查的發現(例如:甲狀腺腫大、心雜音…等),各有許多可能原因,有些需要治療,有些觀察即可,必須就醫複查,由醫師進一步決定處置方式。
二、 理學檢查如有異常,可至家庭醫學科複查。也可考慮依異常的部位尋求專科協助,例如:
胸部X光
一、 胸部X光目的在檢查肺部、心臟、大血管或胸壁之骨骼是否正常。
二、 若胸部X光經影像醫學科醫師判定有異常發現,建議至醫院就診,由另一位醫師再確認,並決定進一步處置方式。
尿液檢查
血色素、紅血球、血球容積比
一、 參考值:
二、 此三數值通常呈平行關係,數值偏高代表紅血球增生症或身體脫水造成血液濃縮;數值偏低代表貧血。在某些特殊狀況下,此三者可呈不同方向之變化,例如:某些輕微海洋型貧血者,紅血球數目可呈增加現象,但血色素卻反而輕微下降。
三、 許多原因可造成貧血,請至家醫科或內科追查病因。
白血球
一、 參考值: 男:3.59~9.64 K /mL ;女:3.04~8.54 K /mL。
二、 白血球可因感染症、發炎、過敏、腫瘤、自體免疫疾病、組織壞死、物理性刺激、情緒反應或藥物之影響等原因升高。白血球可分很多種,不同病因造成不同種類的白血球增加。若有白血球增加,需進一步檢查白血球分類並追查原因。
三、 某些感染症、血液病、免疫疾病、肝臟疾病、藥物等原因,可造成白血球數目降低,請至家醫科或內科複查。
血小板
一、 參考值: 男:148~339 K /mL ;女:150~361 K /mL。
二、 血小板數目減少時,身體容易出血;數目增多時,有可能容易產生血栓,造成血管阻塞。
三、 很多疾病可造成血小板數目異常,請至家醫科或內科深入檢查。
肝功能
一、 參考值:SGOT:<37 U / L(男)、<31 U / L(女)。;
SGPT:<41 U / L(男)、<31 U / L(女)。
二、 肝臟中有此兩種酵素存在,某些肝病會使肝細胞受損,造成此兩種酵素上升。然而,心臟、腎臟、肌肉或血球也有這些酵素存在,這些器官或組織受損時也可能造成酵素上升。故『肝功能』指數異常時,仍應就醫,經綜合病情後,才能判定真正原因。
三、 肝功能異常,請至家醫科或消化內科就醫。
B型肝炎
一、 檢驗代表之意義:
註1:檢測結果若為borderline或weakly positive,代表抗原或抗體只能測到微量。
二、 B型肝炎帶原者須維持正常作息,避免過度勞累、酗酒及亂服成藥,至少每6個月追蹤肝功能一次,並由醫師決定是否需檢測甲型胎兒蛋白或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可至家醫科就診。女性帶原者懷孕時需告知醫師,以便採取適當措施,減少胎兒感染之可能性。有B型肝炎者,不可以捐血給他人。
三、 欲接種B型肝炎疫苗者,請至家醫科就診後自費施打。考量B型肝炎對身體的危害,注射疫苗是相當值回票價的。
=======================================================
一、一般檢查
1. 身高與體重
體重要考慮到與身高的平衡,和身高相稱的體重稱為理想體重(IBW);肥胖是指體內有過多的脂肪,但測量脂肪含量較為困難,因此目前有理想體重法及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簡稱BMI)等方法來界定肥胖。以下為計算公式:
身體質量指數(BMI):實際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理想體重(IBW):身高(公尺)2*22
肥胖的定義(依BMI值)
2. 體脂肪率
藉由體脂肪計檢查,體內脂肪含量可判斷個體肥胖程度;其原理乃利用阻抗原理,阻抗較低者表示身體組成肌肉部分較多,脂肪較少;反之為脂肪較多。
脂肪含量百分比健康標準(適合各年齡人士)
3. 腰臀比
所謂腰臀比是站立著用皮尺測量腰圍最大值及臀圍最大值,然後再用腰圍除以臀圍所得的比值就是「腰臀比」。
正常人的腰臀比:男性是0.85~0.9,女性是0.75~0.8。
經過統計分析發現腰臀比與心臟血管疾病有很密切的關係,腰臀比值愈高,得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也就愈高。
4. 血壓
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所產生的壓力。量度血壓的單位叫毫米水銀(mmHg)。血壓在一天中並非恆常不變的,常會隨一天的時間、季節、室溫及疲勞程度或精神壓力而有所變化。,因此,應當在不同的場合下,至少量三次血壓,才能斷定是否患有高血壓。
成年人高血壓之定義分類及建議追蹤檢測時間
5. 牙齒:
長久以來國人一直認為口腔疾病無致命性,因此口腔衛生一直是健康的死角,鮮少人會認真注意,以致於齲齒(蛀牙)及牙周病發生率相當高。
什麼是造成齲齒原因?乃為多項因素相互參與的結果,其中最主要的是:
細菌+含糖食品 酸+牙齒 蛀牙
a .牙菌斑:及唾液中的黏液素、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及細菌等混合物,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薄膜會讓口腔的細菌駐足在牙齒表面,並改變酸鹼值造成牙齒脫鈣,形成容易蛀牙的環境。
b .食物:又黏又甜的雙糖類,最容易殘留在牙齒上,經細菌的酵素作用產生足夠的酸,進而影響琺瑯質的結構,這對牙齒的健康將造成很大的傷害。
c .宿主:在牙齒的結構上,如果鈣化愈完全(較黃)且含氟量高者,則在酸中較有抵抗力;另外,唾液中有大量抗菌酵素和免疫球蛋白,可抑制牙菌斑中的細菌,所以牙齒的鈣化完全否、唾液分泌的多寡也是關係著牙齒的健康。
6. 胸部X光檢查
利用放射線穿透人體,以X光片上的黑化部分(即透過的部分)和白化部分(即組織構造),來觀察人體內部。除檢查肺部組織之外,也可做為觀察心臟、肋骨、脊柱及部分胃、腸的方法。
二、實驗室檢查
尿液檢查
泌尿系統會將血液從全身組織中帶回的廢物,連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當身體某處有異常時,則無法排泄廢物或者會將不該排出的物質混在尿液中排出。
1. 尿蛋白:
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應呈陰性(-)或疑似(+/-)反應,若成陽性,則可能是下列因素:
生理:肌肉運動過度、冷水浴過久或食入過多蛋白質等。
姿勢:有的人站立過久會產生尿蛋白。
病理:腎小球病變、腎病症候群、發高燒、妊娠毒血症等。
2. 潛血:
正常人尿中沒有血液,測定尿中是否有帶血,尿中沒有血呈陰性(-),若尿中有血呈陽性(+)。少部分的人於劇烈運動後會發生血尿。血尿的原因有:尿路結石、感染、攝護腺肥大、腎臟發炎或泌尿系統癌症等。若尿液放置過久、女性生理期、吃大量維他命C等情形可能造成假陽性。
3. 尿糖:
正常情況下尿中沒有糖份,應為陰性()或微量糖份(+/-)出現。若尿糖為陽性則應考慮是否為糖尿病、胰臟炎、肝病變、甲狀腺疾病等。
血液檢查
1. B型肝炎
B型肝炎的HB病毒,在血清學上會呈現三種不同的抗原體系,分別是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及e抗原,而每個抗原都有相對的抗體,它們各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因此,透過抽血檢查血清中的B型肝炎抗原體系,便可得知體內有無感染B型肝炎病毒。
▪ 何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稱為表面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
▪ 何謂B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
抗體是人體製造出來對抗抗原的物質,稱之為表面抗體。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存在,對B型肝炎病毒具免疫力,不怕感染。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表示體內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或者從未受到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而且對B型肝炎病毒沒有抵抗力。
B型肝炎抗原、抗體的判讀表
2. 肝機能GOT、GPT檢查
GOT與GPT人體輔助製成胺基酸的酵素,存在於各組織器內,其中GOT主畏分布在心臟、肝臟、骨骼肌之中,GPT則幾乎都存在肝臟中。當這些部位罹患疾病時、細胞受到破壞時,GOT與GPT便會被釋放出,流入血液中,因此檢驗血液中GOT與GPT值,即可知肝臟的健康狀況。
3. 梅毒血清反應VDRL
梅毒是最古老的一種性病,病原為梅毒螺旋體,主要由性交或血液而傳染,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狀,也可能無症狀,需靠驗血才能得知結果。
VDRL為篩檢梅毒最常用的方法,呈陽性時表示可能罹患梅毒或因其他疾病造成的偽陽性,因為有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VDRL出現陽性反應,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及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等。所以當VDRL檢查為陽性反應時,需進一步作TPHA(梅毒螺旋菌體血球凝集試驗)來加以確認。
4. 紅血球RBC
紅血球的功能是存在身體的組織細胞中,擔任搬運氧氣、排除二氧化碳之氣體交換任務,紅血球數目過高,可能患有紅血球增生症或地中海型貧血。一般而言,紅血球數目男性低於350萬個,女性低於300萬個即稱之貧血。
5. 白血球WBC
白血球具有抵抗外來細菌的能力,為身體組織、細胞間擔任防禦工作。當身體某部位有發炎情形或組織壞死時白血球數會增加,但孕婦或激烈運動後,其數值亦有增加現象;白血球減少時,可能為病毒感染、惡性或再生不良性貧血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
6. 血色素Hb
血色素存在於紅血球中,是攜帶氧氣的重要物質。血色素過高可能為紅血球增生症;血色素減少或不正常,可能為低血色素貧血或缺鐵性貧血。一般而言在10g/dl以下即為貧血。
7. 血球比容Hct
為某一定容積中的血液紅血球存在的比例,是作為瞭解貧血的程度。一般而言,血球比容比率高,可能有脫水或多血症;太低時則可能是貧血。
8. 血小板PLT
血小板在出血時有止血的功能,當血小板數目減少時,體內容易出血,反之則容易發生血栓。一般而言,患有紅血球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纖維慢性感染症,血小板會增高;而發生血小板減少則可能與紫斑症、肝硬化、再生不良性貧血、白血病有關。
9. 總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質,它是製造腎上腺皮質賀爾蒙及消化性膽汁酸的材料,為人體不可或缺的部分。過高時易導致動脈硬化等成人病,且高血壓、腎病變、膽道阻塞及中風等罹患的機率也會增加;若膽固醇太低,則見於貧血、肝障礙或營養不良等情況。
成人血中膽固醇濃度參考值
參考資料:仁愛醫院健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