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漏油?7招保健-- 脂漏性皮膚炎
【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2014年12月6日 11:00
剛升任部門經理的ivy,為力求表現,幾乎天天加班,連休息時腦子也停不下來。但總能達成業績目標的她,最近卻為了頭皮問題傷腦筋,即使已經天天洗頭、換用抗屑洗髮精,頭皮屑還是很嚴重,頭皮總是又油又癢,甚至連鼻翼、前胸都開始發紅、脫皮!工作狂ivy再也受不了,不想被誤會是不愛乾淨的人,她決定向醫師求助。
在皮膚科門診中,有和ivy一樣困擾的人可不少,他們其實是罹患頭皮脂漏性皮膚炎,可不是因為不愛洗頭才頭皮油、掉頭皮屑,卻很容易被誤會,因為有礙觀瞻,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彭賢禮皮膚科毛髮復育中心主任張宏嘉表示,病人來門診時常再三澄清已經非常注意清潔,但還是會有頭皮屑,一天沒洗頭,就又油又癢,都快抓成禿頭了!
頭皮!難纏脂漏性皮膚炎的一級戰區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發炎性疾病,好發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張宏嘉醫師強調,「脂漏性皮膚炎百分之百會侵犯頭皮!」因為被頭髮覆蓋,頭皮有紅、脫屑等症狀,患者通常不會注意到。不少病人是去美容院洗髮,被美髮師提醒後才來就診的;也有患者覺得頭皮屑太多、頭皮癢,或是症狀嚴重已經有黃黃的滲出液才來就診。在門診中,有時會看到因為頭皮太癢忍不住抓傷頭皮的患者,這種情況易導致感染的風險。
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重點在殺菌、止癢,雖然頭皮也是皮膚,但因為長滿頭髮,所以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常讓患者覺得困擾,因此,像洗髮精一樣使用方便的藥用洗劑,就成為解決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最佳選擇。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強調,使用於改善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藥用頭皮洗劑」需經由醫師處方,是治療用藥物,並不是一般的洗髮精,而是特別配合頭皮的需求,做成像洗髮精一樣,讓患者更方便使用。
藥用頭皮洗劑+藥用洗髮精 最佳療法
「藥用洗髮精是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主流治療方式。」張宏嘉醫師強調,大部分患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內含 clobetasol propionate 成分的藥用頭皮洗劑,再搭配一般或具有抗屑、抗黴菌效果的藥用洗髮精(例如含ketoconazole成分),可以達到理想的療效,少數嚴重患者可能需要搭配口服藥物治療。但藥用頭皮洗劑在使用時,要注意讓洗劑在頭皮上停留5~10分鐘,讓藥物充分發揮治療效果。
張宏嘉醫師把這種治療方式稱為「縮時脈衝治療」,他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結果,將 clobetasol propionate 成分藥用頭皮洗劑分別停留在頭皮上5、10、15、25分鐘,結果發現只要5~10分鐘就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建議洗頭後至少停留超過5分鐘,「就把浴室當KTV,留給頭皮幾首歌的時間,歌聲不錯就多練幾首。」他常用這種輕鬆的方式提醒患者記住用藥秘訣。
要注意的是,使用時不要碰到眼睛,萬一接觸到,要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以免造成刺激。治療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頭皮狀況建議療程,例如每週使用2次 clobetasol propionate 頭皮藥用洗劑,再搭配其他抗屑洗髮精,例如有抗黴菌效果的藥用洗髮精。
洗髮精的品牌要常換,效果比較好嗎?張宏嘉醫師認為,重點是要含有能改善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症狀的有效成分,如果用起來效果不錯,不需要特意更換品牌,「當然也有病人主觀感覺某一種藥用洗髮精洗後太乾澀,或有特殊味道,如果病人很不喜歡,醫師也會建議換其他品牌試試看。」畢竟要患者願意使用才能發揮效果。
臨床上,用起來就像洗髮精一樣簡單的藥用頭皮洗劑,患者使用後的反應很好,尤其是症狀比較嚴重的中度以上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患者,更願意自費換取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反覆發作 頭皮脂漏性皮膚炎難纏
有頭皮脂漏性皮膚炎體質的人,常在季節變換時發作,黃毓惠醫師表示,尤其秋冬季節比較常見,症狀也會比較嚴重,而較冷、乾燥的冬季,更容易讓脂漏性皮膚炎惡化,但也有報告顯示,四季都可能發生。
頭皮保健 適度清潔最重要
多久該洗一次頭?張宏嘉醫師表示,有些病人1天洗2次頭,結果發炎反應更嚴重,因為在頭皮明顯發炎時,勤洗頭、過度清潔,反而會造成頭皮的傷害,這時可能隔1天洗1次頭比較好;相反的,等症狀穩定,頭皮恢復健康之後,天天洗頭也沒問題。但也不能3、4天都不洗頭,以免細菌過度增生,讓症狀惡化。
有些研究發現,營養和脂漏性皮膚炎有關,維生素B6、生物素、鋅、亞麻仁油等常被認為有助改善症狀,可以考慮在飲食中多攝取富含上述營養成分的食物。
但最重要的,要學會紓解壓力,讓作息規律,黃毓惠醫師強調,因為脂漏性皮膚炎和體質有關,壓力、熬夜、失眠常會促使症狀發作,因此,調整規律作息很重要,「脂漏性皮膚炎無法斷根,平時就要注意保養,避免發作,病發時,一定要耐心配合治療。」
就像ivy,身為工作狂的她,頭皮脂漏性皮膚炎也跟著工作壓力一起來報到,要改善症狀,除了要乖乖用藥,學會照顧自已,才能真正遠離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困擾。
【頭皮保健7 Tips】
在日常保健方面,頭皮脂漏性皮膚炎體質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多休息,遠離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輕微頭皮屑較多時,可以使用抗屑洗髮精。
˙少吃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適當清潔,避免皮屑芽胞菌和黴菌過度增生。
˙不要用太熱的水洗頭,溫水最好。
˙三溫暖可能使症狀惡化。
˙不要抓頭止癢,以免抓傷感染。
----------------------------------
張宏嘉醫師特別指出,對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患者來說,「適度清潔」是很重要的觀念,但什麼才是適度,沒有標準答案,要看患者當下的情況來決定。
油頭皮 都是細菌惹的禍?
根據國外文獻記載,脂漏性皮膚炎多發生在30~60歲的成年人身上,發生率約為3~5%;嬰兒也是好發族群,不過,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即使不治療也會自然痊癒,很少持續超過2個月;另外,像是住院病人、帕金森氏症、顏面麻痺等疾病患者,也是脂漏性皮膚炎的好發族群,愛滋病人出現脂漏性皮膚炎的比率更高達83%。
關於脂漏性皮膚炎的病因醫界有一些推測,例如免疫力問題,以及皮膚上常見的皮屑芽胞菌和馬色拉黴菌等造成。這些菌種是皮膚上的正常菌種,它們喜歡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恰好正是脂漏性皮膚炎的好發部位,包括頭皮。張宏嘉醫師表示,皮脂分泌會有利於細菌生長,適度清潔可以避免細菌過度增生;但這些菌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卻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脂漏性皮膚炎,所以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多半還是和體質因素有關。
黃毓惠醫師也強調,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體質,並不是清潔的問題,容易反覆發作,需要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選擇正確的藥物治療,就像頭皮脂漏性皮膚炎,雖然會有頭皮屑,但可不是簡單的用抗屑洗髮精就能解決問題。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 381期】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9/22184?page=5
=============================
頭皮狂掉屑?脂漏性皮膚炎洗髮4大關鍵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
頭皮皮膚紅腫、狂掉屑?當心!恐是脂漏性皮膚炎釀禍!雖然脂漏性皮膚炎不會害人性命,但發作時的搔癢難耐感,以及伴隨而來頭皮、肌膚脫屑症狀,卻是讓人難以忍受。皮膚科醫師表示,想要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發生,除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外,適度使用含藥洗髮精,並謹記4個洗髮關鍵,將有助於緩解症狀的發生。
皮膚脫屑、不明紅斑?恐是脂漏性皮膚炎作祟!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皮膚科李瑜芬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的慢性發炎疾病成因不明,但一般醫界認為其與遺傳體質,以及自體免疫疾病,或皮膚上的皮屑芽孢菌過度增生有關。
脂漏性皮膚炎多好發於嬰兒期以及中老年人,常見的部位有頭皮、眉毛、鼻側、嘴邊、耳朵及耳後,有時在眼皮、胸前也會發生。從外觀上可以清楚看見明顯的紅色斑塊,且紅色斑塊上往往會伴隨有發黃及油膩的皮屑覆蓋,嚴重時甚至會有組織液滲出的情形發生。
防脂漏性皮膚炎復發?日常保養別馬虎!
且有脂漏性皮膚炎體質的患者,特別容易在季節交替、身體感覺疲累、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時,反覆發作。所以,常有許多病人在臨床治療上會覺得脂漏性皮膚炎怎麼一直都不會好,其實是曾經好了又再復發。
李瑜芬醫師表示,事實上,造成脂漏性皮膚炎不易根治的原因,主要與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反應生理與心理的皮膚病有關。當兩者無法有效控制時,自然容易再度反覆復發。因此,脂漏性皮膚炎在治療上需從整體性著手,除了在皮膚症狀明顯時,可以局部塗抹薄薄的藥膏或藥水加以緩解外,日常的保養更是不可馬虎!
脂漏性皮膚炎 洗髮4大關鍵
特別是頭皮部位,由於被大量的頭髮覆蓋,所以在使用藥物治療時,常讓患者覺得困擾。因此,坊間也出現不少,含有殺菌、止癢成分的洗髮精,可供有脂漏性皮膚炎的朋友選擇。
一般來說,建議患者當覺得頭皮結痂,或頭皮屑發生的情況較為頻繁時,可以考慮選用含有焦油(tar)、Zinc pyrithione,或是含有ketoconazole成分,能有效降低皮屑芽孢菌數量的藥用洗髮精來保養頭皮。不過,要注意的是,為了讓洗髮精的有效成分加以發揮,洗髮時應謹記4大關鍵。
關鍵1/倒足夠份量的洗髮精。
關鍵2/於頭髮上並搓揉成泡沫,並以指腹輕輕按摩頭皮。
關鍵3/不要太早用水沖掉,讓洗髮精多停留在頭皮上5至10分鐘。
關鍵4/用低於40℃的溫水清洗,以免造成頭皮過度刺激。
一般而言,有脂漏性皮膚炎問題的患者,在使用上述含藥洗髮精的情況下,每星期頭髮大約洗2到3次就足夠。若習慣天天洗頭的人,真的無法1天不洗頭,則建議可將藥用洗髮精與平常的洗髮精輪流使用。
【醫師小叮嚀】:
李瑜芬醫師也提醒,有脂漏性皮膚炎困擾的人,除了適度就醫,尋求專業醫師開立相關藥物,或是選擇含藥洗髮精,適度保養及緩解不適外,日常生活應維持規律作息、充足的睡眠,並注意飲食均衡,盡量減少工作壓力,避免焦慮不安情緒的產生;再配合適度的運動,自然有助常保身體健康,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症狀反覆發作。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49/28193
==============================================
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嬰幼兒的頭皮、耳朵、臉部與身體屈側皮膚的一種非濕疹樣的乾燥、油膩、落屑的紅斑。對於這種病症,醫學上尚未有明確的報告出爐,目前臨床多指向兩個因素:一是黴菌感染,另一是皮脂腺分泌過於旺盛導致。
簡介
嬰兒的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好發在0~4個月嬰兒的皮膚病,大部分會自然痊癒,屬於暫時性的現象。特徵是從頭皮到額頭,或者是眉毛、耳朵後出現黃色的凝固狀皮塊,症狀輕微時不一定要理會,或者只要以嬰兒油塗在有痂塊的部位數小時,之後再以梳子剝落,並用肥皂等清潔乾淨即可,但不可強行清除,否則很可能因抓破頭皮導致感染。
注意事項
目前仍不清楚其確切病因,然而有某些因素會引發脂漏性皮膚炎或使脂漏性皮膚炎惡化∶
一、油脂分泌旺盛∶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比較容易發生脂漏性皮膚炎,雖然並非所有的脂漏性皮膚炎患者都有油脂分泌旺盛的現象。有幾種理由可以證明油脂分泌旺盛與脂漏性皮膚炎是密切相關的;如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皮脂腺分佈最明顯的部位,如鼻子兩側、眉毛、睫毛、頭皮、髮際、耳後、胸前等部位。3~12月大的嬰兒容易發生脂漏性皮膚炎,可能是受到母親的男性賀爾蒙留在嬰兒體內,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影響;青春期之後是另一個脂漏性皮膚炎的好發年齡,女性的發生率小於男性,可能都是與男性賀爾蒙上揚,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才引起脂漏性皮膚炎。
二、皮屑芽孢菌(Pityrosprum ovale)∶目前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脂漏性皮膚炎是皮屑芽孢菌與皮脂接觸後,活化補體所產生的發炎反應。使用抗黴菌藥物可以使脂漏性皮膚炎的症狀明顯改善,而且停用後會再復發,是脂漏性皮膚炎與皮屑芽孢菌有關的強力證據。但皮屑芽孢菌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的黴菌,為什麼有些人會發病,有些人並不會發病,卻無法解釋。
三、物理或化學性刺激∶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比較敏感,比較容易受到物理或化學性刺激而惡化。
四、季節變換∶雖然一年四季都會發生脂漏性皮膚炎,但秋冬季節的發病機會明顯上升。秋天之後,天氣變得乾冷,理論上油脂分泌會降低,應該會使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生率下降才對,為什麼反而上升?因為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是屬於敏感性膚質,也就是說患者的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膚看起來很油,但角質層卻很幹,秋冬季節會讓乾燥的角質層更幹,毛毛燥燥的角質層就會刺激皮膚引起發炎。再加上一般人都習慣用比較熱一點的水來洗臉、洗澡、洗頭,或是吃熱騰騰的火鍋、牛肉麵等。為了散熱,汗腺會加強排汗,也連帶使油脂腺加強分泌,而熱水蒸發之後卻使角質層又更幹,所以變成乾燥發紅的皮膚上鋪著一層油,當然更癢了!另一方面,患者大多不敢擦乳液,因為角質層不完整,所以除了凡士林之外,幾乎擦什麼乳液都刺激(因為乳液中都含有乳化劑,乳化劑的結構是一邊親油性一邊親水性,與肥皂類似,所以擦某些品質不良的乳液,其實就像把肥皂留在臉上沒有洗掉一樣,對敏感的皮膚上當然會刺激)。而患者也覺得即使不擦乳液,不久皮膚也是油油的,這是因為太乾燥的皮膚又會回饋性的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結果又是角質層幹幹,皮膚卻看起來油油的狀態。
五、壓力∶住院的患者或戰爭時的軍人比較容易發生脂漏性皮膚炎,可能是與壓力大有關。
六、抵抗力不好∶脂漏性皮膚炎是愛滋病患者最常見的皮膚病,一般人的發病率只有3~5%,而愛滋病患者卻可能高達85%。而且愛滋病患者的脂漏性皮膚炎通常是比較嚴重的。這可能與CD4陽性淋巴細胞降低有關。
綜合以上的病因得知,保持合適的清潔習慣是預防與治療脂漏性皮膚炎的關鍵。所謂合適的清潔習慣就是能去除旺盛的油脂又儘量不傷角質層。患者要儘量避免會讓皮膚熱起來的情形,如泡溫泉、洗三溫暖、用熱水洗臉等,洗澡要快,要用蓮蓬頭淋浴、不要泡澡,洗頭時必須注意不可以讓熱水及洗髮精的泡沫流到臉上,因為洗頭水通常比洗臉水熱,而洗髮精也比洗臉的清潔品刺激。至於如何做好臉部清潔保養呢?首先,筆者建議患者使用略低於表皮溫度的水來洗臉,大概介於25~30℃,所以在臺灣春夏秋都可以用冷水洗臉,冬天用微溫的水就可以了。秋天過後,洗臉所使用的清潔品最好不要用油性膚質專用的,可以挑選含燕麥、pH5.5或標示有敏感性膚質使用的清潔品,輕輕的搓洗後,必須用大量的水把泡沫沖乾淨,然後用質地柔軟的毛巾輕輕拍幹了,就馬上塗上保濕乳液。至於乳液要如何挑選?目前有許多公司致力於研究開發刺激性較低的乳化劑,消費者可以挑選敏感性膚質專用的產品,如果有試用品,先試用後再購買是最好了。除此之外,也必須注意保養品要簡單化,因為使用的成份越多,敏感或過敏的機率就越高。沒有化妝的時候只要用洗面皂(乳)洗臉及洗臉後擦乳液就可以了,有化妝的時候在洗臉前才需要卸妝。
假如您已經做好以上注意事項,脂漏性皮膚炎仍困擾您,那就必須借助藥物了。對於臉部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傳統上都是使用比較弱效的類固醇藥膏,如皮質醇hydrocortisone 1% 或尤妙裡clobetasone butyrate 0.05%乳膏。由於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發炎性疾病,而類固醇藥膏具有良好的消炎效果,當然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許多患者會自然而然的一直使用下去。但是長期塗抹類固醇卻會為臉部皮膚帶來更多問題,如容易長痘痘、皮膚變薄、變得更敏感、或是變得又有皮膚炎又有痘痘,稱為酒糟鼻樣皮膚炎。所以筆者時常叮嚀患者,皮膚發紅發癢時,擦一點類固醇藥膏能夠得到治療效果,也可以避免一直惡化下去。但是想要一直擦到它斷根,可能適得其反。
那麼假如不擦類固醇藥膏,該怎麼辦?目前抗黴菌藥膏已經成為醫學界用來治療輕中度脂漏性皮膚炎的主流。一天二次塗抹患部,能有效降低皮屑芽孢菌落的數目及改善症狀,持續使用也可以預防復發。但有些患者在長期使用抗黴菌藥膏之後,反而會降低療效,可能是皮芽孢子菌產生抗藥性所致。至於頭皮脂漏性皮膚炎的治療,可以使用抗頭皮屑的洗髮精,如含有2.5% selenium sulfide、1~2% pyrithione zinc或1~2% ketoconazole(仁山利舒),天天洗或隔天洗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一旦症狀獲得改善,這些藥用洗髮精就可以降為一週二次。假如頭皮上有厚厚的頭皮屑,可以在洗頭前二小時先塗上嬰兒油或橄欖油來軟化角質,然後再使用含有煤焦油的洗髮精洗頭,如果仍然發紅、發癢,則可以塗抹類固醇洗劑。
總而言之,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體質性的疾病,它可能會反反覆覆發作,患者必須儘量避免讓它惡化的因素,如保持適當的清潔保養習慣、減少壓力,則可以儘量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病機率與嚴重度。如果需要用藥時,必須與醫師配合使用類固醇或抗黴菌藥膏。千萬不要相信有什麼神丹妙藥能夠根治脂漏性皮膚炎,因為這些很有效的藥大多含有類固醇,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有可能發生難以恢復的副作用。